打印

阿凡提形象的现代阐释

阿凡提形象的现代阐释

机智幽默类故事实际是对生活类故事的分类和提炼。这类故事往往短小精悍,诙谐幽默,表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同时也嘲弄了官绅商人等有权阶层为富不仁、贪婪愚蠢的丑恶嘴脸。这类故事数量很多,往往围绕一个主人公展开一系列故事。流传在我国新疆的阿凡提的故事就是机智幽默故事中的典型人物。过去的研究大多限于对阿凡提故事和形象的文学分析,而当我们把这样一个民间人物形象自觉地纳入民俗学视角后,会发现该人物的象征寓意和其产生的民间背景。

1、 阿凡提是一个逐渐生成的人物

我们在收集整理和阅读各种关于阿凡提故事的版本后会发现有些很突出的特点。那就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间故事中的阿凡提形象有着或多或少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体现出一个共性:阿凡提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完善,而且性格在随着时间和时代的变化而更加丰满。民间文艺学家的研究一般认为,阿凡提故事最早的原型是阿拉伯人朱哈,在10世纪前后出现于阿拉伯地区的口传故事当中,11至13世纪之间传至周边地区。16世纪,土耳其人拉米伊已将朱哈的趣事与当地流传的纳斯尔丁笑话收录到同一本书里。当这些故事又回到阿拉伯时,阿拉伯人直接把霍加同朱哈混为一体,称为"霍加•纳斯尔丁•阿凡提•朱哈”。而在新疆维吾尔人口述的故事中,阿凡提是生活在12世纪的人物。也就是说,阿凡提本身并不是新疆本土土生土长的民间人物,而是受到周边地区文学的影响,经过本土化后逐渐生成的。另外,这个经典的民间英雄并不是一蹴而就形成的,而是在民间传播过程中,逐渐被加工、改造,慢慢变得完美高大起来。而这个过程一方面要受传说在所传地域文化、经济的、政治的影响外,还必然与所流传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影响。新疆地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那里淳朴的民风、乐观向上的民风势必要在民间文学中有所表达,所以故事中的阿凡提成为一个善良而乐观而且善于打抱不平的民间英雄。在民间的生活中,百姓希望英雄就生活在他们周围,他们随时可以为他们伸张正义,这朴素的愿望其实正是民间的特点。他们不相信权贵,不相信所谓的命运,所以他们将自己的精神镜像通过一个心目的理想人物予以表达。通过嘲弄反讽,用民间的智慧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胜利,这是一种精神的胜利,如同民间广场文化的“狂欢”。 “狂欢化可视作更宽泛的精神文化现象。他凝聚着人类历史进程中更深刻的文化积淀。他是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和交流的产物。”(1)阿凡提恰恰具有了多种文化相互交流后的特点,这种特点让他同时负载了人类对良善和英雄主义的美好热望。
阿凡提从境外流传到境内的过程说明了,民间对英雄人物的向往,和不同地域文化对传说的认识和改造,并让这样一个民间人物具有了多方面的艺术变化。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重要特点,那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在渐进的时间流程中是趋于完美的。这样一个极化或者至美或者圣化的过程似乎和人类文明的进程有些不符。“从10世纪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阿凡提故事从境外流传到中国的过程中,凡暴露其缺点的故事被逐渐删去,而关于他对抗宗教、封建统治者,展现其英雄气概的故事却越来越多。这样一个增减的变化,对阿凡提形象的形成及其变化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而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文明的进程经验告诉我们,越是对现实失望或者无奈,民间越要产生一些完美的英雄形象来为民请愿,完成民众在现实中无法获达的愿望。而在经济发展的时代里,或者经历了大变革的时代,人们的个人意识逐渐增强,对自然力和外力的依赖越来越疏淡,人们更多地相信人自身的力量,权威被消解、神圣被平常化,人类在思想进步的同时就是祛魅的过程,而阿凡提人物形象中所表现的趋魅倾向无疑是令人质疑的。“从整体脉络来看,同一类型故事的变异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由嘲讽阿凡提自己的变成嘲讽他人的;聪明的主人公从别人变成阿凡提自己;阿凡提对待国王或者其他统治者的态度从惧怕变为无所畏惧;原来只是表现巧合,后来是要表现阿凡提故意与统治者作对;本来对邻居、小孩或者青年的戏弄变成对王公大臣的戏弄。”(3)而对质疑的回答似乎还应该回到民俗学的视角中,在都市文明大力倡导现代性的今天,民间故事似乎在某个特定的时段是停止的,似乎在具体的某个时代和民间区域的影响下造成了民间文学与时代发展的相对滞后,其实这也正显示出民间与主流的差距。而如果深入到阿凡提人物背后的民间背景,我们似乎能明白一个清楚的道理:尽管阿凡提在当代流行的版本中和过去流行的版本相比似乎更完美,更勇敢无畏,有些无所不能。但这种圣化或者魅化不是盲目的崇圣、拜神,从另一个角度看,他这个形象正显示出民间文化的现代性特征,即对权威的蔑视、对权力的戏谑、让人物充满个性和个人英雄主义气概,而骨子里呼唤的是平民英雄。

2、 箭垛现象的民俗思考

“民间叙事人物形象塑造中还有一个值得提出的箭垛现象。箭垛者,集矢之地也。在民间叙事中,一个著名人物具有某种独特品质,如鲁班的巧技,孔明的神算,关羽的忠义,包拯的铁面无私,徐文长、阿凡提的机智善谑等等,以后凡有此类事迹便如飞矢般集射到他们身上,这些人物遂成为特定品质的集大成者,也就是箭垛,而为民间所津津乐道。”(4)具体到阿凡提人物形象,我们如果深入思考之所以有现在这个集智慧幽默勇敢仗义于一身的人物,是因为民间文化的需要,是它们的创作者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民间总是处于社会的边缘,他们的思想文化包括对政治和整个社会的整体思考需要寻找一个通道,这样的通道在民间有很多种表达方式,民间艺术就是最好的载体,具体到阿凡提这个民间文学的典型,他则寄托了大多数百姓对人生对历史对社会方方面面的认识,其中带着冷幽默的嘲弄无形中形成了一种对现实的批判。而这样批判意识其实是民间的话语力量。“话语是一种权力,即话语权。在历来的社会里,话语权总是和行政权、经济权、文化权一起被统治者所掌握、所把持。民间叙事则是下层百姓的话语,体现着下层百姓的话语权;而他们对叙事活动的热衷执着,实质上体现着他们对话语权的运用和维护。民间叙事传达民众的心声,打破了统治阶级官方话语和主流话语的霸权,其意义是重大的。”(5)而在表现这种话语的时候,阿凡提故事大多采用的是讽刺和戏谑的手法,而这种手法传达出的“笑”的阅读效果,增加了民间文学力量。因为这些“笑”无一不是将矛头指向权力,具体表现在权力/真理,无序/有序,无望/希望,欺压/反抗,在故事中的矛盾斗争中,在指向性很明朗的故事结局中,我们看到了正义和公正,看到了官方/民间斗争的戏剧表现。
其实民间文学有着和一般小说和诗歌作品不一样的特征,那就是更广大的大众性通俗性。它其实具有着广场文化的最大特点。阿凡提人物因为从民间来,因此他身上广场文化性质就特别明显。如果将民间故事当作一个广场的话,民间故事中的典型人物或者中心人物就是广场文化中的主角,那个主角总是在嬉笑怒骂中让人物在笑声里获得快乐。他的身份是平民中的任何人物,是最普通的一个,却有着全能的性质,谁都逃不过他的法眼和批判,不过这批判是嘲讽性的或者笑虐性的。“广场是全民性的象征。狂欢广场,即狂欢演出的广场,增添了一种象征的意味。”(6)所以,阿凡提形象从狂欢的角度看,就是一种全民性的象征符号而已。


3、 阿凡提形象的展望

每个民族的传说故事中,都会有类似阿凡提这样集中体现本民族优秀品质的理想化人物,这样的人物几乎成为每个民族民间文化中的类型。他们勇敢善良充满智慧,他们将本民族的优秀品质集于一身,而且在民间不断地影响和感化着民众,获得大家的认可和喜欢。这样的题材和人物其实在流传过程中已经发挥着它的文化功能,将本民族的价值观伦理观借助人物得到了传播。其实无论什么民族,他们流传的英雄人物总是负载着本族人的理想和愿望,只不过用几乎相似的形式表达而已。“以往的民间文化,在它上千年发展的一切阶段上,一直追求以笑声战胜官方文化的一切主要思想、形象和象征,使它们清醒过来,并把它们改换成物质——肉体下部语言。”(7)所以,在看似笑话一样的故事情节里,深层蕴涵着道德的判断和理想的选择,蕴涵着一个民族起码的文化传统。在国外的研究学者那里英雄人物被称做“卡里斯马典型”“卡里斯马是那种具有神圣性,原始性和感召力的特殊力量,它在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其实这里的神圣性是民间对英雄主义的信仰,是对正义力量的召唤,这和迷信无关也与神话中的具体的英雄崇拜以及图腾崇拜无关,从阿凡提人物形象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给予这个人物身上的现代人的平民意识,对人性的礼赞,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尊重。符号化的英雄主义通过民间传播而具有了可爱可近的色彩。
“卡里斯马典型符号之产生于文化语境,具体讲就是它基于一定的基本价值体系,迫于一定的文化压力,运用一定的审美惯例而由一定的文化原料加工、改造而成。这种典型符号虽然从文化语境产生,但也反过来影响文化语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赖的。”(9)阿凡提的故事通过民间传说的方式影响了当代人的生活和文化,而这样一个民间人物形象在当代媒体传播的时代不能因为是过去时代的产物而消失。因为它本来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交流和互赖中生成而发展的,因此,在民间文化的传播中,这个人物形象是否可以借助当代文化的拓展和交流,通过新的手段和现代意识的加入获取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时候民间文化的发展似乎已经不再是民间的事情,它在获得发展的同时已经成为当代知识地图的一部分,对这个人物进行现代性的改造,让他本来就混杂的人物身份,在当代这样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时代焕发出他更大的魅力也未可知。因为每个时代都有民众自己的英雄,而英雄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变化有所变化,将一个本来就在不断变动和完善的文化符号推到变革的前言,让他诙谐幽默善良勇敢的特点在面对复杂的当代社会表现出更为光彩的形象是大势所趋。如果阿凡提活到现在,他也会有新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注释:
(1)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2)(3)田欢:《生成过程中的民间英雄——试述阿凡提形象的变化特征》[J]民族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
(4)(5)董乃斌/程蔷:民间叙事论纲(下)[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169页
(7)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第458页
(8)(9)王一川:《中国现代卡里斯马典型:20世纪小说人物的修辞阐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第9页,第23页

联系地址:250014  济南文化东路91号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研究所  马知遥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好文章!!!

TOP

多指点一二。谢谢

TOP

满族中有墨尔根这一人物形象,和阿凡提颇多类似之处。

TOP

为什么汉族没有“阿凡提"?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竹林遗风 于 2010-6-2 16:54 发表
为什么汉族没有“阿凡提"?
有啊!湖北有“杜老幺”

TOP

引用:
原帖由 木兰山人 于 2010-6-2 17:07 发表

有啊!湖北有“杜老幺”
哦  以前不了解 谢谢木兰指点
竹林青青,微风徐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