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苑利]民间艺术:一笔不可再生的国宝

[苑利]民间艺术:一笔不可再生的国宝

  从原生程度看,艺术可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民间草根艺术;一类是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改造加工或是由艺术家自己创作出来的文人精英艺术。我们将前者称之为“原生艺术”,而把后者称之为“次生艺术”。由于原生艺术产自民间,难免有些“土气”,再加之历时久远,难免会有些违背时尚的地方,故在当今社会中,除了那些真心喜欢传统的人群,更多的人似乎更喜欢在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更符合当代审美的精英艺术。
  但令人不解的是,无论哪个国家,一旦经济进入高速成长期,都会特别关注那些源自民间的草根艺术,并将其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特别保护。日本是这样,韩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为什么放着受人追捧的时尚艺术不去保护,而专门挑些“土掉了渣”的民间艺术并实施特别保护呢?

  首先,保护“民间艺术”是保护民族艺术DNA的需要。民间艺术是典型的“草根艺术”,即被广大民间社会所接受、认同的最典型的艺术。就像听到《沂蒙小调》就知道自己到了山东,听到《信天游》就知道自己到了陕北一样,这些作为地域标志性文化的民间艺术已经与中华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所以,即或中国艺术命悬一线,只要保存好这袋救命的“脐带血”,中华民族的本土艺术同样能起死回生。所以,保护好“民间艺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保护“民间艺术”是保护艺术多样性的需要。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再加之山水阻隔、族源差异,中华艺术本身便会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特点。但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体现文化多样性的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保护“民间艺术”已是迫在眉睫。

  第三,保护“民间艺术”是确保本国艺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艺术是一国国民重要的精神食粮。政府的工作就是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足够的精神产品,以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对于精神产品的需求。如何让国民的艺术需求永不“断顿儿”,便是各国政府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解决艺术“供给侧”改革有两条路可供选择:一是要保护好那些能传之久远的传统“民间艺术”,这是民间社会日常消费中最主要的“精神食粮”,也是确保民间社会精神食粮永不“断顿儿”的最简单最保底的做法。不要小觑这些产自民间的“草根艺术”,也不要一听到“草根艺术”就觉得民间艺术有多么粗糙。我们可以拿出任何一部老戏与当代新创剧目相比,看看那词、那曲,是多么精致,多么讲究,多么精益求精!作为草根艺术的“民间艺术”可以做到演出几百年长盛不衰,当代剧目有多少敢与它叫板?!这种既“现成”又“管饱”,同时还是百年磨一剑的精神食粮,我们根本没有理由不去继承、保护和弘扬。二是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作出更新、更好、更符合当代人口味的新作品。这做法和农家既备腊肉以解不时之需,同时又会时不时地杀只小鸡打打“牙祭”的生活哲学不谋而合。

  但是,也许是整个社会对遗产价值认识不足,对遗产稀缺性、不可再生性的认识还很不够,总觉得一些民族的艺术这不好那有问题。那么,我们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目标是否还有机会实现?我们会不会因为自身的浅薄,破坏了我们的民族文化,成为这个民族的罪人?费孝通先生生前有句名言。他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他的意思是说,各民族人民在保护好本民族认为美好的东西的同时,也应学会欣赏其他民族认为美好的东西,只有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保护下来,天下大同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把这句话放在这里,与各位遗产保护工作者共勉。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苑利  链接:http://www.cssn.cn/ysx/ysx_fwzwhyc/201604/t20160406_2952947.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