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诠释中华思想文化传递中华特色声音

诠释中华思想文化传递中华特色声音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读后有感

何世剑 秦璨 《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7月22日   18 版)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年5月第一版,定价:45.00元

    随着人类历史驶入21世纪,国际社会越来越将目光投向中国,关注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动态,他们希望更多、更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华思想文化的渊源流变和精确内涵。中华民族有着灿若星河、源远流长的浩瀚文明,中华文化思想精粹代代承传,不断地丰富完善。近年来,中国国际竞争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与世界的对话也日益广泛频繁,整理、诠释、传播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有助于深度挖掘中华思想文化的精髓、构建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帮助世界更快、更全面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民族和中华思想文化,推动和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由李学勤、林戊荪、叶嘉莹、张岂之等著名学者担任顾问,韩震、王博、袁济喜等历史、哲学、文艺、翻译等学科领域70余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共同编纂出版的著作《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着眼于上述思考,做出了有益尝试。

    一、整理、诠释中华思想文化精粹,面向世界进行传播对话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探索和理性思索的成果,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最高智慧,反映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以及理性思索的深度与广度;其所蕴含的人文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已经作为一种“生命基因”深深融于中华子孙的血液,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性格和信仰,并由此支撑起中华数千年的学术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世界。

    从本书的思想文化术语选择上来看,本书共选取了100条术语,内容囊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哲学、历史和其他领域。第一,对比同类型的术语阐释词典类书籍如《中华美学词典》《中国哲学辞典》《中国文学大辞典》等,其术语所包含的范围不局限于某一领域,而是将文学、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凝聚着中华文化核心思想与美学精神的术语都囊括其中。其中就包括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核心思想的“道”“诚”“德”“仁”等术语;也有体现中国人价值追求和人生信条的“中庸”“无为”等术语;同时也有文学和哲学交叉的“赋比兴”“风雅颂”“诗言志”等术语。在这些颇具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思想的术语中,有些是第一次进行释义和翻译,如“不学诗,无以言”“玄览”等,颇具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研究价值;第二,术语的选取都源自中国本土文化和传统思想,规避了西方外来思想和文化,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在术语筛选中基本排除“五四”以后的词汇和外来词汇,对有些经过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化,被中华文化所融合与本土化了的外来词汇则予以收录。整体而言,这是对中国悠久历史和厚重传统文化思想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从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中选择精粹加以诠释并向国际舞台传播。

    本书立足于发掘、整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内涵,视野却是面向世界,彰显了国际化视野与多元化思考。在术语的筛选中,那些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中使用频度较高、具有国际交流与传播价值的词语也纳入了考量。正如编纂者之一的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所说:“如果把中华文化看作一张地图,术语就是这张地图上的坐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有意识地建构这一坐标,让我们找到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位置,同时也能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的厚重文化、悠久历史与核心思想。它既建构了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价值体系,也能帮助我们在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赢得更多话语权,促进世界文化的更好融合与建设。

    二、自觉承传中国诠释学优秀传统,体系性阐释中华思想文化内涵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一书在编纂体例方面是颇有特点的,它秉持和承传了中国诠释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优良传统。

    众所周知,对于思想文化经典的诠释,是体认古今学术演变的重要方面,也是了解文化复古与创新内在关联的手段之一。诠释经典,代不绝人,它推动了中华思想文化不断地向前发展。经典诠释,生生不息,它既表现了中华学人对于思想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也丰富了中华思想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多元表征。无论是我注六经,还是六经注我,从整体上讲,它们都是中华思想文化的重要构成。汤一介先生曾经归纳了中国古代经典诠释的三种路向:一是“历史事件的解释”,以《左传》对《春秋》的注解为代表;二是“整体性的哲学解释”,以《系辞》对《易经》的发挥为代表;三是“社会政治运作型的解释”,以《韩非子》对《老子》的阐说为代表。历史的、哲学的、政治的诠释模式对后世诠释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细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一书,我们不难发现,编纂者自觉地承传了这一诠释学传统,体现在他们对于许多术语的诠释上都尽可能地根据这一术语的特性,或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或着眼于本体探求的深度,或根基于发掘政治文明建设的效度等方面,更好地诠释这一术语的思想内涵和多元文化表征。

    在词条的行文表述方面,《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一书内在地承续了《文心雕龙》诠释文体的写作体式。本书看似非常零散,是对中华思想文化中的一条条关键术语的单篇杂论,显得不成体系。其实不然,它的编纂有着内在的、一致的、通贯的精神主旨。它深受《文心雕龙》“论文叙笔”的辨体意识影响。《序志篇》指出:“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刘勰通过“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来把握“文之枢纽”,建构起了《文心雕龙》的篇章结构和理论体系。《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一书承续了这一写作方式。下面以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为例来说明:

    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文本形象之外的第二艺术形象,是读者经联想产生的精神意象。【总释】前一个“象”“景”指诗歌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物象和景象,后一个“象”“景”则是指由此引发读者多方面联想所营造出的新的意象或意境。【分释】由道家与《周易》关于“言”(语言)、“意”(思想或意义)、“象”(象征某种深意的具体形象)三者关系的学说发展而来。【演变简述】魏晋至唐代的诗学倡导“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旨在追求文本之外的精神蕴涵和意象之美。这一术语同时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艺术趣味与审美境界。【价值或作用】……

    从这一词条来看,它先有总释,后有分释;既有演变简述,又有价值评说。此外,它还举了司空图《与极浦书》、彭辂《诗集自序》中的两条关键例子来辅助解说。引例使得本书的释义充满了学理性。通过这种写作方式,每一条术语都能清晰明了,整体上又体系严密、逻辑性强。

    三、术语释义翻译建构标准,“雅”“俗”结合定位文化坐标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注解、释义,长期存在着误读、误解、误释、遗漏等问题。不少术语,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尤其是术语的翻译,各说各话,译法形式多样,水平参差不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范与整理,深远厚重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犹如四处散落的明珠,斑驳闪烁,却没有集中发散出耀眼的光芒。《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的编纂、出版与发行,正视、回应和解答了上述问题,它不仅对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做了一次全景式的整理,同时也建构起了统一的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翻译与释义标准,使之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简练的解释。

    关于术语的诠释,本书尽可能地做到明晰化、规范化、共识化。书中选择了100个术语进行诠释,其中大多数术语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以达成对这些术语思想文化内涵及表征的广泛共识。对于颇有争议、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看法的术语,在释义中本书选取了通行的、主流的、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定义与看法。对于属于中华思想文化中基础范畴的如“道”“气”“理”“阴阳”等术语的释义,由于其含义非常复杂,不同学派、不同时期的思想家们又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故本书在释义时归纳出了最本质、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人文精神、文化特征的含义作为核心要义。

    关于例句的释义,尽可能地采用通俗易懂、浅显简洁的语言。为了保证传播范围的广度,本书在释义中本书打破了传统教科书式的教条式、古板式的释义方法,通俗化写作使之更贴合各个层次不同受众的接受要求。如书中对“日新”的释义:“天天更新。努力使自身不断更新,使民众、社会、国家不断更新,持续进步、完善,始终呈现新的气象。”原本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通过口语化、通俗化的解释,让人读起来之时不觉沉闷刻板,昏昏欲睡。在保证了本书专业性和准确性的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国内外普通大众的需求。

    关于术语的英文翻译,在尊重本土文化特性的同时尽可能翻译得“地道”。如“性”“仁”“道”等术语的英文翻译,都直接采用拼音“Xing”“Ren”“Dao”,而不是采用英文原文的“”等词进行翻译。这一方面体现了本书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另外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所在。文言文的翻译,由于涉及到诸多专业名词和中外文化的差异,本书强调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精髓,翻译中的用词和语句贴合母语,较为口语化、本土化,通俗易懂。对比传统的介绍和讲解中华传统思想和文化的书籍,后者容易陷入文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误区。不仅很难向欧美国家和国际社会进行广泛的发行和推广,在国内也很难得到大众的青睐,没有群众基础的支撑,中华文明的承传与发扬无从谈起。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粹,对其的梳理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复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代都市社会中,物质文明急速膨胀发展,精神文明似乎节节败退。在中国的都市丛林中,如何找到现代人的精神良药;如何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思想代代承传;如何将已离我们渐远的传统文化术语口口相传,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沟通交流;如何植根于本国的民族文化,并在世界文化交流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在解决上述问题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1》不失迈出了重要一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