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研究室

“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口述历史研究室

http://www.ith.sinica.edu.tw/about_05_look.php?no=5&page=1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口述歷史室簡介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以下簡稱臺史所)的口述歷史工作,始於1995年;當時設置的口述歷史室,工作重點主要在臺籍日本兵的訪談,並出版專書兩本。其後,陸續以政治、學術及醫界人物如林至潔、曹永和、賴永祥、蘭大弼等為主題,進行專案訪問。2004年正式設所後,成立口述歷史委員會,得以展開更具規劃性的訪談工作。相關事務,簡介如下:

一、已出版之口述訪問專書


臺史所口述歷史室設立至今,已完成口述訪談並編輯出版之專書如後列:

(一)周婉窈主編,《臺籍日本兵座談會紀錄并相關資料》,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7年。

「臺籍日本兵歷史經驗」座談會於1995年3月11日由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會議室舉行。座談會邀請60餘位臺灣人原日本軍人、軍屬出席,為歷史作見證。座談會共分三場進行,主題為:海外戰地經驗、戰後心路歷程、索債求償問題。

會後,本所將座談會發言內容整理為文字紀錄,出版《臺籍日本經座談會紀錄并相關資料》一書。因與會者之發言雜以國、臺、日語,為便於閱讀,本書以繁體漢字為統一文字,並收入相關資料、地圖,期能為這段歷史留下寶貴資料。

(二)蔡慧玉訪談、吳玲青整理,《走過兩個時代的人──臺籍日本兵》,臺北:中研院臺史所,1997年初版,2008年再版。

本書一共收錄臺籍原日本陸海軍志願兵、軍屬、看護助手、遺族等口述訪談紀錄26篇(含4篇附帶訪問紀錄),以及日文譯稿一篇,約30萬字。訪談採專題方式,從個人生命史角度,敘述前一輩臺灣人的學校教育、工作經歷、戰時動員、戰爭經驗,以及戰後生活與感言。

本書以受訪者跨越日本與中華民國政府兩個時代的生活經驗為經,戰爭經驗為緯,為臺灣人弔詭的歷史經歷做了豐富的見證。

(三)劉翠溶、陳美玲、劉士永訪談整編,《蘭大弼醫生口述歷史》,臺北:中研院臺史所,2002年初版一刷,2007年二版一刷。

蘭大弼醫生1914年出生於父親蘭大衛醫生(1870-1957)創設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在臺灣度過快樂的童年時光,於1949年離臺。1952年,蘭大弼醫生再度來到臺灣,在彰化基督教醫院服務,並於1954年接任醫院院長一職,直到退休,長達26年。蘭醫生的人生,除在倫敦學醫及1980年退休後,大部份時間都在臺灣和中國大陸度過,對臺灣的地方醫療付出相當大的心力和時間。
蘭大衛、蘭大弼父子對臺灣醫療的貢獻,在臺灣的西方醫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口述訪問是以英文進行,偶爾夾有臺語和國語,經翻譯後,再整理成中文稿,故全書以中英文對照刊行。附錄包含四項資料: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圖書館收藏有關蘭大衛、蘭大弼父子檔案清單;蘭大弼醫生訪談後信件;蘭醫生於1998年擔任川流基金會講座的講辭;以及編者整理蘭醫生生平大事年表,讓讀者對蘭醫生的一生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四)許雪姬、張隆志、陳翠蓮訪問,賴永祥、鄭麗榕、吳美慧、蔡說麗紀錄,《坐擁書城: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7年8月。

賴永祥先生畢生從事圖書館實務工作,及相關的研究與人才培育。1970年代,賴先生在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展開事業新階段,使其圖書專業更具國際視野,並在海外為臺灣的發聲盡最大力量。圖書館之外,賴先生也為臺灣西文史料、基督長老教會史料的譯介與編纂研究,打開了學術研究的窗口;其對基督宗教信仰的堅定與相關事務的推動,更是不遺餘力。

本書呈現了賴先生的學思歷程,其身世、家庭、婚姻、交遊與人際網絡等經歷,豐富而動人,幾乎就是近代臺灣社會史、宗教史、學術史具體而微的縮影。

(五)林玉茹、王泰升、曾品滄訪問,吳美慧、吳俊瑩紀錄,《代書筆、商人風: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訪問紀錄》,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年10月。

一個平凡的「唐山過臺灣」家族,落腳於平凡的南臺灣小鎮,沒有顯赫先祖,亦非政商名流,本書受訪者孫江淮先生,年過百歲才做口述歷史,卻能以清晰的思路與記憶,將其貼近庶民生活的鮮活掌故,帶給我們一段不平凡的歷史記憶。

百歲人瑞孫江淮先生早年擔任過日治時期的司法代書人,並陸續開設幾家會社、參與戰時統制會社的經營,亦參與壯丁團、善化防衛團及皇民奉公會等地方組織。戰後,除繼續從事司法書記及土地代書人外,也受聘為善化鎮調解委員會委員、臺灣省司法保護會善化輔導區保護輔導員,一生經歷豐富。由本書,我們看到臺灣的平民生活、社會的世道變遷,也見到一段重要的歷史和時代證言。

(六)中研院臺史所口述歷史室,《臺灣口述歷史書目彙編(1953-2009)》,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年8月。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以口述歷史成果為主旨編輯的書目,其內容主要採集1953至2009年間臺灣地區以中文書寫的已出版口述歷史專書與單篇文章,並兼及部份未出版但不應遺漏的書目。書目以「總類」、「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五項進行分類,其下再依內容性質分為若干次分類;而每一次分類下,又有「專書」、「單篇文章」兩種區別,以充分反映臺灣口述歷史的成果。書目總數有5,005筆,並製作「受訪者」、「編著者」兩種索引供學界查考。為能繼續補充每年的新增書目,本所正以書目為基礎,製作得以雖時收錄、編輯、修改的書目資料庫中。

(七)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訪問,吳美慧、謝仕淵、謝奇鋒、蔡峙紀錄,《曹永和院士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0年10月。

曹永和院士為國際知名史學家,精通古荷蘭文,為國內第一位直接使用古荷蘭文獻從事研究的歷史學者;並在早期臺灣史研究中,扮演引領角色。曹院士在海洋史上的研究提出「臺灣島史」概念,更成為目前研究臺灣史的一個方法、一種思想,在臺灣新史學的建立上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本訪問計畫由臺史所鍾淑敏、詹素娟、張隆志三人負責,自1998年9月開始訪問,至2002年8月7日陸續完成37卷訪談錄音。整稿過程中,又於2004年進行五次補訪,以加強細部資料,擴大學術視野。2009年6至7月間,再以曹永和院士之公子:曹昌文、曹昌仁及曹昌平三位先生為訪談對象,藉以補充資料。諸稿合併後,本書於2009年下半年送審;再經多次增補、修改、校訂,於2010年出版。本書內容分為前篇、後篇與附錄三大部份,前篇為「生平自述」,後篇著重「學術研究」,共計9章。

(八)立法院委託國會耆宿口述歷史訪談計畫,由許雪姬、黃富三、吳文星、薛化元、陳翠蓮主訪,刊行共19冊訪談錄,依序為《林基源先生訪談錄》、《趙自齊先生訪談錄》、《李宗仁先生訪談錄》、《蔡萬才先生訪談錄》、《呂學儀先生訪談錄》、《吳梓先生訪談錄》、《林聯輝先生訪談錄》、《沈世雄先生訪談錄》、《張希哲先生訪談錄》、《賴晚鐘先生訪談錄》、《饒穎奇先生訪談錄》、《蕭天讚先生訪談錄》、《許張愛簾女士訪談錄》、《羅傳進先生訪談錄》、《張平沼先生訪談錄》、《謝深山先生訪談錄》、《李友吉先生訪談錄》、《康寧祥先生訪談錄》、《鄭水枝先生訪談錄》,臺中:立法院議政博物館,2010年。

立法院為臺灣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基地,曾經活躍其間的人與事,更是臺灣近現代政治史的重要素材;針對國會耆宿進行口述歷史訪談,將是文獻蒐集工作中至為緊要的一環。而見證或創造歷史的資深立法委員已日漸凋零,此時此刻可說正是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的關鍵時機。

本訪問計畫是以臺灣民主發展史的角度,希望藉由國會耆宿的訪談,記錄其親歷國家重大事件,或參與中央重要決策、成立法案等事務的經驗,現身說法,以重現真相,補闕正史。戰後迄今的臺灣史是本所長期發展方向中的必要項目;立法院國會耆宿的訪談工作及由此獲致的資料,對本所發展戰後臺灣史的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助益。

本訪問計畫由本所許雪姬所長主持,臺史所黃富三研究員,臺師大吳文星教授,政大薛化元教授、陳翠蓮教授協同主持。自2009年2月執行,至2010年2月止,以行憲後歷屆立法委員的任期為時間脈絡,以立法院沿革、歷年通過的重要法案、國家重大事件為訪談主軸;一方面收集議事資料、發言報告,並針對資深委員進行專訪,記錄檔案文物無法顯現的口述史料。訪問對象以曾任立法院首長、副首長、轉任其他中央四院、部會正(副)首長及資深委員,現仍居住國內且有受訪意願者優先。訪問課題為:(一)生平簡述;(二)參選立法委員經過;(三)國會問政經驗;(四)國會發展歷史回顧;(五)重要法案的立法;(六)國家社會的重大事件觀察;(七)對國會之期許。

本套訪談錄已於2010年12月刊行,但因未依政府出版品管理辦法進行統一編號(GPN),並向國家圖書館申請國際標準碼(ISBN)定價銷售,故坊間無法親見或購獲。

(九)許雪姬、詹素娟、楊麗祝、陳儀深、劉士永訪問,吳美慧、李鎧揚、林丁國、陳南旭、黃惟信、詹雅筑、劉芳瑜、簡佳慧紀錄,《災後十年──九二一地震口述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6月。

2009年適逢「921地震」十週年,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委託本所進行「921地震口述歷史先期規畫研究」計畫,並獲階段性成果,釐清災後重建體系之重要議題,建立訪談清單,且完成三人的口述訪談。

2010年本所更進一步進行「921地震口述歷史研究案」,試圖應用口述訪談方法,針對十年期間的政府決策、影響決策因素、執行要項、重建問題的發掘與呈現等,進行細緻的探索與釐清,以利於地震災害管理的檢討與精進,或對防災體系的建立提供參考。

本計畫針對震災相關職務,受訪對象分成七類: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監督管理團體、軍方救災、公共衛生、文化重建和文化資產,共計三十一位受訪者。訪問重點主要為:生平簡述、震災時實際職務、921震災時的決策與實際運作、災後重建成果與發生的困難、相關法案的立法、對臺灣災害防制機制建立的看法與建議、臺灣重大環境災害事件之觀察等。

本計畫由本所許雪姬所長主持,本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詹素娟、副研究員劉士永,近史所副研究員陳儀深、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楊麗祝協同主持。

本計畫針自2010年初開始執行,已於2010年12月完成訪問,2012年6月出版《災後十年──九二一地震口述訪問紀錄》一書。書中共分成六章: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監督與管理團體、軍方救災、公共衛生、原住民文化重建、文化資產,共計三十萬字。

二、正在進行出版之口述訪問專書

(一)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成員口述訪談紀錄

開羅會議後,中國重慶政府思及中日戰爭終結有望,接收臺灣之期不遠,乃於1944年4月17日,在中央設計局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調查臺灣實際狀況,供作未來領有臺灣之設計,並派陳儀主事。不久,又於中央訓練團舉辦「臺灣行政幹部訓練班」,召訓培育民政、工商、交通、財政、金融、農林、漁牧、教育、司法等領域人才。警察人員之儲訓,則委由中央警官學校辦理。

1944年,中央警官學校先後於校本部設立臺灣警察幹部講習班;復於同年11月,在福建長汀成立第二分校(湖南耒陽東南警官班裁併二分隊),設立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以下簡稱「臺幹班」),計分講習、學員、學生、初幹四班,儲訓臺警幹部。12月初,在福建、廣東等地展開招生及訓練工作。1945年10月24日,臺幹班成員先後來臺,接管警務工作。

本計畫即以這批臺幹班成員作為訪問對象,訪談項目有四:(一)個人生命史;〈二〉大陸到臺灣的警界接收情形:(三)二二八事件;(四)警官學校、警察制度、警察人事。計畫由蔡慧玉研究員負責訪談、吳慧美整稿;目前正在進行出版校對、印刷等工作,預計2013年12月底出版。

(二)日治時期臺灣人在滿洲的生活經驗

許雪姬研究員於2002年3月出版《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本院近代史研究所)後,於2006、2009年度接受補償基金會委託訪談具滿洲經驗、回臺後陷入白色恐怖政治案者,計有林恩魁、謝秋臨、李水清、涂南山等四人(已取得該會同意)。2011年,許研究員又在美國加州訪問陳琁女士(夫為滿洲醫科大學畢業之張登財醫師);2012、2013年又相繼訪問謝久子、謝文昌、吳谷喬、吳淑麗、黃文生等五人,成稿共約232,000字。

上述訪談紀錄中,除林恩魁、謝秋臨、涂南山已有其它的訪談紀錄出版外,其餘都是第一次受訪,而前述三人已出版之口述訪談中,較少提及他們在滿洲的經歷,故亦值得出版,裨益日治時期海外臺灣人活動之研究。
訪談稿共九篇,十名受訪者分別為林恩魁先生、謝秋臨先生、李水清先生、涂南山先生、陳琁(張琁)女士、謝久子女士、謝文昌先生、吳淑麗女士、吳谷喬先生、黃文生先生。

本計畫由許雪姬研究員訪談,其中張琁女士訪問稿由許研究員親自整稿外,其餘由黃子寧、林丁國、鄭鳳凰和藍瑩如整稿;目前正在進行出版校對工作,預計2013年12月底出版。

三、已完成訪談之計畫

(一)林至潔女士口述歷史

林志潔女士,原名林雪嬌,現為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董事。在近年的白色恐怖平反運動中,林女士一直扮演重要的催生角色;本所對林女士的口述歷史訪談,對二二八以來的白色恐怖歷史,應能增進更為完整的瞭解,供學界研究參考。

本計畫由許雪姬所長負責,訪談工作分三部份進行,分別為︰「五○年代白色恐怖平反促進會」、「美好的世紀」、「女囚犯的告白」。目前,已完成兩個部份的訪談工作,第三部份則擇期再做。

(二)「新鄉與原鄉: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口述歷史座談會」

原住民離開部落、進入都會區工作,已有二、三十年以上的時間。以臺北市為例,目前約有上萬名入籍原住民,但不入籍的人更多。就大社會來說,都市原住民人數似乎有限,不過就原住民總人口而言,全臺灣進入都會區的原住民已快接近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了。這種持續的人口移動現象,對原住民社會亦已產生深刻的影響,藉由口述歷史訪談紀錄當代移住民的經驗,是本所有意發展的訪談方向。

本所為建立相關的人脈與訪談經驗,在海樹兒‧犮剌拉菲(布農族)、伊萬‧納威(賽德克族)協助下,與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合辦,邀請陸光朝(卑南族),胡順理、章金妹、曾芸琇、該映•犁百(阿美族),林秋英、高健生(布農族),蔡玉蘭(達悟族)等人,參加2008年12月18日舉行的「新鄉與原鄉:大台北都會區原住民口述歷史座談會」,暢談「都市原住民」的切身體驗。此一座談會紀錄,已刊登於2009年的《臺北文獻》直字167期,頁1-53。

(三)家族、教會與音樂─鋼琴家高慈美相關人物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2007年,已故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教授高慈美女士(1914-2004)之公子李建禮先生、媳婦郭月如女士,捐贈本所一批高女士生前收藏之照片、日記、書籍與樂譜等珍貴資料。本所隨即展開史料解讀,口述歷史委員會亦協助進行以照片圖像為中心的口述訪談。2008年12月,本所將該批圖像連同解讀資訊,出版為《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一書。

高慈美出身臺南高長家族,嫁入臺北李春生家族;其生前活動,不僅在時間上跨越日治時期與戰後,空間更涵括臺灣南、北兩大都會與日本下關、東京等地。綜觀高慈美一生,其出身之高家、聯姻之李家及往來友朋故舊,亦有多位值得進一步訪問;而相關人物的家族、基督教信仰及音樂修養或專業等背景,更與臺灣家族史、基督教會史、音樂史等近現代史課題關係深遠。

基於上述,本所自2009年起,擬定「家族、教會與音樂:鋼琴家高慈美親朋故舊口述訪問計畫」,委請音樂學者連憲升博士、郭月如女士協助,訪問高耀明、高雅美、李建禮、李傳然、陳敏芳、林和惠、林媽利、施素筠、吳淑姿等女士先生,以深化並延展「高慈美史料」的歷史價值。

(四)蘇哲夫先生、夫人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蘇哲夫先生,臺南縣善化人,畢業於善化公學校、臺南長老教會中學,1942年就任新化郡製菓合同株式會社,翌年(1943)前往海南島任軍屬(通譯),至1946年7月始回到臺灣。訪問主題為:家族、海南島任通譯狀況、1947年至1959年任職嘉南農田水利會、1960至1988年由合會到中小企業銀行之經驗,以及他所蒐藏的臺灣地契等相關資料。

蘇夫人陳秋月女士,臺南縣善化人,善化公學校、高等科畢業後考入善化公學校幼稚園任教,一年後得有資格報名善化公學校老師檢定考試,入公學校任教。兩年後受同事之邀一同參加第二回看護助手派遣隊,考上後接受訓練,隨即派到香港陸軍醫院服務。陳女士在香港待了一年三個月,回臺灣三個月後,臺灣即光復;光復之初,曾在善化農會工作一段時間。與蘇哲夫先生結婚後,即在家相夫教子,兩子皆卓有成就。大兒子蘇顯揚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二兒子蘇顯達為國內優秀小提琴家,目前為臺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任。

四、目前正進行訪談之計畫

(一)施素筠女士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施素筠女士口述訪問計畫原為2009年「家族、教會與音樂:鋼琴家高慈美親朋故舊口述訪問計畫」的受訪者之一,本所進行訪問後,發現施女士本人經歷相當豐富,本人為鹿港施家長女,從鹿港公學校到臺北蓬萊公學校、臺北第三高女、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到嫁入基隆顏家,戰後曾開設工廠、從事裁縫教學,從靜修女中、實踐專科學校、輔仁大學、國立師範大學教育英才,亦曾自行創辦裁縫教學補習班,辜家成立榮星幼稚園後,受聘為榮星幼稚園園長等等,等等經歷,皆足以為現代婦女典範。

施素筠女士在接受本所訪問後,將收藏的三千多張照片交給本所進行掃描存檔,因覺得本所檔案館作事認真負責,已決定將所有照片於本訪問紀錄集結出版後,全數捐給本所檔案館,以做為學術研究之用。

本計劃由本所許雪姬研究員主持,本計畫前後已進行十餘次訪問,目前正在進行改稿、補訪等工作,預計於2013年出版。

(二)林瑞明教授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林瑞明教授為臺灣文學史研究先驅,亦是詩人,自1970年代起開始研究被忽視的日治時期臺灣作家,並參與《大學雜誌》、《夏潮》等雜誌的活動,見證臺灣鄉土文學論戰前後的文壇變遷及臺灣意識的發展。1990年代中期後,致力推動「臺灣文學研究所」的成立,2004年出任「國家臺灣文學館」首任館長;其人其事,實為一部活生生的臺灣現代文學史。

本計劃由本所許雪姬所長主持,屏東科技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王昭文協同訪問,主題為林瑞明教授的歷史研究、文壇經歷和推動臺灣文學研究進入學院的過程。本計畫前後已進行十餘次訪問,預計編輯為20萬字的口述歷史。

(三)楊寶發先生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楊寶發先生,1930年生,臺南縣人,1953年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畢業,高考通過後,進入臺南縣政府工作,因為表現優異,而為國民黨所賞識,在當時黨政不分的時期,1966至1972年先後任苗栗縣、南投縣黨部主任委員,而後任臺北市政府民政局長。1977年至1985年受黨部支持,連任二任臺南縣縣長,卸任後由1986至1990年分別任唐榮鐵工廠公司、臺灣土地銀行常駐監察人,而後擔任3年臺灣省政府委員、3年臺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又曾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之後擔任7年內政部政務次長,卸任後歷任內政部各種委員,如政黨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法規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考選部公平之候選人稽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最後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

楊寶發先生接受本所訪問十五次,訪談的主題甚多,以任臺南縣長、臺灣省政府委員、內政部政務次長等職為主。可惜的是楊寶發先生不幸於整稿期間因病過世(2012年5月16日),未能親閱本訪問紀錄,故本所現在進行楊寶發夫人及其部屬親友的訪問,以資完備楊先生個人生平的完整性。

本計劃由本所許雪姬所長主持,謝國興鍾淑敏、曾品滄、林玉茹協同訪問,預計將於2012年底完成訪問。

(四)從臺灣史田野研究室到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86-1993)相關人物訪問計畫

為配合本所二十週年所慶以及所史編纂作業,就本所前身之臺灣史田野研究室之相關人物史事,以及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之成立背景過程進行專題訪談。本計畫訪談對象為參與臺灣史田野研究計畫之策劃委員、執行小組成員、各分支計畫的主持人、以及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學術諮詢委員。

本計畫預定訪談內容以1986年至1993年期間,本院推動臺灣史研究及討論設立專職研究機構的背景、過程與具體成果為重點。本計畫訂於2012年7月1日展開,為期一年。

本計劃由本所張隆志副所長主持,將進行一年的訪問。

(五)臺東基督教醫院譚維義醫師(Dr. Frank Dennis)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譚維義醫師 (Dr. Frank Dennis)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夫婦於1961年來到臺灣醫療宣教,一直在偏遠地區服務,被臺東人稱為「譚爸爸」,「臺東天使」等。1969年創辦臺東基督教醫院,榮獲臺東縣榮譽縣民。譚維義醫師初到臺灣醫療宣教,當時小兒麻痺大流行,他看到臺東醫療資源貧乏,於是創立臺東基督教醫院,為三百多個病童開刀。為了建醫院,譚醫師向美國家鄉發了上百封求助信,四處勸募。譚醫師第一次回美國募款、找設備,這不是件簡單的事,最後他以募款所得八萬美元買下玉米田,建立臺東基督教醫院。當年臺東民眾稱作「阿督仔病院」,「美國醫院」的東基,座落在開封街和慈愛街交會處的一大片玉米田中。東基創院院長譚維義醫師,夫婦將33年(1961-1994年)的青春奉獻給後山的同胞,對臺灣東部的醫療貢獻厥偉。

本計劃由本所劉士永副所長主持,長庚大學張淑卿教授協同訪問。由於譚醫師每年5、11月均會返臺一段時間,口訪人員原則上將利用其滯臺期間進行口訪,預計工作期間為2012年11月-2014年5月。

(六)白色恐怖時期政治受難者女性家屬口述歷史訪問計畫

1950年代前後,白色恐怖巨大的陰影壟罩下,許多人因為當時政府的「政治暴力」而繫獄,無數正值青壯年的生命隕落,更多無辜的生命慘遭禁錮,造成許多家庭殘缺破碎。「歷史可以原諒,但不可以遺忘」。在走過幽暗坎坷、令人驚懼的「白色恐怖」年代,政治犯家屬的痛苦遭遇、內心煎熬與艱辛心境,很難為外人所道。

為突破以往訪談對象及方式,大半限於政治受難者,本次期望透過訪談政治受難者家屬(女性為主),瞭解其家人身陷白色恐怖事件,如何面對困境,接受挑戰,終究走出生命中的陰影。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正式於去(100)年12月10日掛牌運作,希望藉由該訪談工作,累積國家人權博物館的能量,並蒐集到更多有關受難者或家屬的家書、文物、史料等。後續並運用該訪談成果,出版白色恐怖時期以台灣女性為主角的心路歷程論述之專書,讓社會大眾對於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家屬的心境有更深入的瞭解。

本計劃由本所許雪姬研究員主持,曾品滄與楊麗祝、侯坤宏、陳翠蓮協同訪問。本計畫自2011年10月1日開始進行,將於2014年8月31日結束,預計進行訪問五十位左右的受難者家屬,成稿約90萬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