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语境下村落民俗重构与节庆品牌塑造研究 ——以婺源篁岭晒秋为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23-04-21 22:01:23 / 个人分类:邯郸学文
摘 要:近年来,乡村发展备受关注,村落民俗资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符号载体和经济要素。婺源篁岭积极挖掘并重构本地独有的晒秋农俗,使篁岭晒秋成为“最美中国符号”,成为其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节庆品牌。当然,在旅游凝视下,其景观生产痕迹明显,而导致其问题的“症结”在于城乡巨大差异性。因此,建构旅游市场新型文化关系,推动主客体进行真正的对话,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关注、尊重作为主体的村民,在保护村落民俗的基础上,激活其生命力,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无疑是当前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的一个努力方向。
关键词:乡村振兴 篁岭晒秋 村落民俗
节庆品牌 景观生产
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分割格局,导致的乡村衰败,成为制约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为此,党和国家提出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其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我国乡村地区民俗资源丰富,是产业发展的潜在力量,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符号载体和经济要素。因此,建构旅游市场新型文化关系,加强主客体对话,植根乡村,依靠社区民众[1],促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在保护村落民俗的基础上,有效挖掘其符号元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无疑是乡村振兴或民俗旅游发展值得探讨的路径。
一、民俗反哺:乡村振兴与村落民俗资源利用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解决相对贫困、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仍是未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奋斗目标,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也是人心所向。当然,我们党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已经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根据十九大会议精神,2018年1月2日,印发2018年中央1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2019年2月19日,2019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三农”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2020年1月2日,2020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对“三农”工作再次作出全面部署。2021年1月4日,2021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出指导性意见。2022年2月22日,2022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三农”工作多年来都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而乡村振兴战略则是近年来党和国家最为重要的工作。如何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重心何在?其制约因素是什么?依靠谁?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问题很重要,也是见仁见智的问题。笔者认为,乡村振兴无疑需要振兴乡村产业,避免或解决乡村空心化问题,也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和关键。基于城乡的巨大差异性,伴随城市化、现代性而来的城市人口膨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巨大等问题,乡村不断被都市人所想象和建构,成为栖居乡愁的诗意的居所。因此,乡村以“他者”的形象呈现,成为都市人“抗拒”现代性、建构与重塑“自我”的一个客体,而旅游则是其重要现实载体和意义符号。“现代性的阴暗面,特别是人类在现代生存条件下的异化、生活程式化、工作刻板化、都市化及随之而来的生活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疏远化,使得旅游充满了大众对现代性无声的批判与控诉的色彩。旅游正是现代性这把寒光闪闪的‘双刃剑’下人们本能的、暂时性和周期性的逃避与解脱方式。”[3]
从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乡村不仅仅可以成为都市人的精神“原野”,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旅游扶贫的重要方式。我国拥有广阔的乡村,资源禀赋优越,山川溪流、奇花异树、田园牧场、农耕渔猎、楼台亭阁、古宅老巷、民俗器物、岁时节俗、庙会集市、传说故事等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资源均具有地域独特性、差异性,能够满足游客猎奇、追新、逐异、求知等心理需求,尤其是民俗文化资源,具有生活性、活态性、传承性、差异性及参与性,凸显了人的创造性和主体地位,能极大地唤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温暖回忆和自然眷恋,在乡村旅游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在旅游发展中,民俗文化或民俗的特性使其在乡村旅游中备受青睐,甚至可以说其已成为乡村旅游资源的灵魂和精髓,“并非是国家权力和制度的力量促进了民俗与旅游的结合,而是民俗本身的文化内涵、神秘色彩及现代化的演进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使民俗成了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最宝贵的无形资产之一”[4]。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中,乡村日渐远去、消亡,但心灵中的乡愁和想象中的“原野”饱含温度,成为都市人无法躲避、拒绝的精神归途和栖居之地。而民俗文化与乡愁文化有内在的契合性和交叉性,两者“在外在表现上都呈现出‘往后看’形态,都有回归性的指向意义”[5]。在人们心中,此时的民俗文化显然不能等同于落后、封闭,而更多被视为民族根脉、文化脐带,融入了自我与祖先、起源与归宿的精神寻根之旅,从而达到文化认同、纾释心怀的心灵治疗的功效。换一句话来说,民俗文化在这里不再是被反哺的对象,而是反哺的施动者,为都市人提供了精神、心灵治疗之药方。源于此,民俗反哺的内涵还在于基于民俗的生活性、差异性、参与性等独特魅力,民俗资源被广泛而深入地挖掘、利用,促进了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和产业实力。
在城镇化背景下,民俗文化不仅是被保护对象,同时也具有文化反哺功能,其亲近自然、展现自我、融入生活的文化属性赋予其极大的亲和力、吸引力、凝聚力和生命力,让都市人对其神往不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那些异域他族的、无时间的、与部落历史联系在一起的、口传的、仪式的、集体的、非理性的、封闭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图式,使人们寤寐思服,哪怕只是借助部分象征符号,也会在浮想联翩中获得相当满足。而在‘猎奇’、‘新鲜’的旅游心态的背后,则蕴涵着人们对‘实际参与’与体验乡土情怀的追求,构成了民俗旅游活动中更为深沉的动力”[6]。因此,融入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在近年来快速发展,据权威资料统计:从2014至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由10.5亿人次上升至32亿人次,增长3倍多,而经营收入则有3600亿上升至8500亿,增长2.36倍。
表1 2014-2019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数据统计表
年份 | 接待游客量(亿人次) | 经营收入(亿) |
2014 | 10.5 | 3600 |
2015 | 22 | 4400 |
2016 | 21 | 5700 |
2017 | 22 | 6200 |
2018 | 30 | 8000 |
2019 | 32 | 8500 |
注:2014-2019年间的六年统计数据网上有一定出入,上述数据为笔者结合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农村部及新华网等权威网站公布的相关数据整合而成。
在乡村振兴语境下,在“双创”方针指引下,旅游资源尤其是民俗资源成为乡村旅游的“香馍馍”,被各类旅游公司充分挖掘、利用,并结合本地实际,加以提炼整合,形成了不少独特的乡村旅游品牌,带动了当地就业市场,活跃了人们的思维,有效发挥了旅游富民增收作用。
二、肌理激活:篁岭晒秋农俗的重构
民俗文化,并非天然成为旅游资源的,由于其具有内在的传统性、封闭性、自足性等特性,在时间的长河中,尤其是现代社会转型中,不少民俗文化逐步衰微,乃至消亡。因此,对于民俗文化,需要注入时代、科技元素,融入当代民众生活世界,在传承其文化内涵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创新,丰富其表现形式,以更好顺应时代发展。“近年来随着传统社会的转型,许多旧民俗从人们的生活中淡出,出现了体现都市市民的现实生活和时代新动向的文化现象。”[7]在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两者关系的基础上,乡村旅游无疑是民俗文化活态传承的一种有效形式,江西省婺源县篁岭古村即是一个样板,昔日一个“半空心化”的凋敝村落,其晒秋[2]农俗经过深挖、重构以后,成功打造出蜚声遐迩的“晒秋节”,使其成为篁岭一道独特景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成为一个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品牌。
篁岭,位于婺源县东北部,赣、皖、浙三省交界处,地处石耳山脚。石耳山地势险峻、风景绮丽,宛若仙境,相传昔时黄道仙、叶依仙、赵真仙均在此修真升天。明代游芳远《题石耳绝顶》诗云:“石耳山头望大荒,海门红日上扶桑。山连吴越云涛涌,水接荆扬地脉长。春树抹烟迷近远,晴虹分字入苍茫。蓬莱咫尺无由到,独立东风理鬓霜。”[8]篁岭,古称篁里,山岭多竹,如方竹、水竹、苦竹、斑竹、紫竹、观音竹等,修篁遍岭,故又称为篁岭。清道光版《婺源县志•山川》载:“此地古名篁里。篁岭,县东九十里,高百仞。其地多竹,大者径尺,故名。”“篁岭,离城八十五里,曹氏世居。”[9]篁岭为曹氏祖居地,唐末曹全晸[3]十八世孙曹文侃在明宣德年间从婺源上晓鳙迁至邻近的篁岭,至今已580多年,人口繁衍近800人。
篁岭村悬挂在石耳山余脉一侧,海拔485.9米,因处在山岭,“地无三尺平”,出于生活需要,村民充分利用空间,在眺窗上支出一排杉木[4],用晒匾晾晒各种果蔬、茶叶、粮食等农作物。由于老宅镶嵌在山岭中,错落有致,晒出的各色粮茶、果蔬等色彩艳丽,如同天然调色板,在蓝色天际下构成一幅色彩丰富的晒秋风景、充满丰收景象的农村生活画卷。其素朴、丰收景象吸引了一些摄影爱好者、画家,晒秋美景常被其收入“镜”中或画中,在圈子里及社会上有一定美名。
当然,尽管篁岭有晒秋农俗这一独特资源,但在开发前村民并未发现其实际价值与意义。相反,由于地处山区,山路蜿蜒,交通极为不便。且因老宅的年久失修,颓圮严重,常缺水缺电。此外,村落还间歇性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这些问题常常困扰村民。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少村民陆续外迁,村落逐步空心化。伴随村落空心化,不仅晒秋农俗,祭山神、跳傩舞、舞龙灯、舞板龙灯、抬阁、演地戏、踩高跷、打麻糍等民俗活动也不断走向衰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