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后者则特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艺术(verbal arts)。人类学与民俗学对口头传统的研究有着长久的学术史,二者大都注重在田野调查,注重民间口传基本素材的记录、观察、描述、采集与分析,也就是口承文化本体的研究。人类学向来注重无文字社会的历史,并由此积累了研讨各族群的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及其长久传承的诸多研究经验。民俗学的范畴之中,也同样将神话、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或口头文学(Oral Literature)视为该学科研究对象的核心,而“口承性”(Orality)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者虽然有着各自的独特研究方向,但这两大领域之间在注重口头传统资料的收集、考察和研究方面也有着共通的视域。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代开栏语)


 

·中国的口头传统要用“广博深厚”来形容
·[车锡伦]宋代瓦子中的“说经”与宝卷
·[色音]蒙韩民间故事的影响比较
·[车锡伦]明代的陶真、盲词、门词和明代弹词
·[叶春生]浅论雷歌的文化意蕴
·[董晓萍]华北说唱经卷研究
·[董晓萍]故事遗产学的分类理论
·[杨利慧]从神话的文本溯源研究到综合研究
·[杨利慧]神话一定是“神圣的叙事”吗?
·《口头传统》学刊二十年
·[色音]试析《蒙古秘史》中的古史传说
·[曹保明]满族说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成果
·[杨利慧]始母神—女娲神格的基点和中心
·[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
·[刘晓春]客家山歌的传承方式
·[洪淑苓]孟姜女歌仔册的叙事特点与孟姜女形象
·[祝秀丽]重复与变化:重复律的双重特征
·[漆凌云]中国天鹅处女型故事的形态学研究
·[刘亚虎]南方民族洪水神话的结构及意蕴
·[刘宗迪]七夕故事考
共587条 列出第441到第46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23/30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