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口头交流的一切形式,后者则特指传统社会的沟通模式和口头艺术(verbal arts)。人类学与民俗学对口头传统的研究有着长久的学术史,二者大都注重在田野调查,注重民间口传基本素材的记录、观察、描述、采集与分析,也就是口承文化本体的研究。人类学向来注重无文字社会的历史,并由此积累了研讨各族群的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及其长久传承的诸多研究经验。民俗学的范畴之中,也同样将神话、传说、歌谣、谚语、谜语等民间文学(Folk Literature)或口头文学(Oral Literature)视为该学科研究对象的核心,而“口承性”(Orality)也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二者虽然有着各自的独特研究方向,但这两大领域之间在注重口头传统资料的收集、考察和研究方面也有着共通的视域。从民俗学意义而言,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类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代开栏语)


 

·[巴莫曲布嫫]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
·[史军超]哈尼族文化英雄论
·[陈烈]英雄史诗《黑白战争》主题思想的形成
·[叶舒宪]中国神话的特性之新诠释
·[王志彬]台湾地区口传文学“书写”的当代转型及其意义
·[王宪昭]神话的理性
·[康丽]民间故事类型丛及其丛构规则
·[朝戈金 尹虎彬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传统:文化多样性与民族精神的“博物馆”
·[向志柱]表演性:话本小说研究的深化
·[任乃强]《藏三国》的初步介绍
·[葛芸生]我读《神路图》
·[乌日古木勒]蒙古─突厥史诗英雄与骏马同时诞生母题的比较研究
·[伏俊琏]敦煌文学:雅俗文化交织中的仪式呈现
·[李丽丹]俄狄浦斯情结研究及其批判
·[陈连山]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
·[王会莹]北方“天空大战”神话的时空哲学
·[陈金文]神话何时是“神圣的叙事”
·[杜再江]苗族古诗《亚鲁王》的前世今生
·[徐新建]无字传承“歌”与“唱”:关于侗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
·[田欢]生成过程中的民间英雄
共585条 列出第381到第40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20/30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