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清明、端午和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从动议到实行经历了四年。2004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透露出了重要信息: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经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节假日。此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几次人代会上都提出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议案。在2007年的政协大会期间,百余名港澳委员联名发起提案,建议增设清明、中秋为法定假期。其间,中国民俗学会牵头,由中国人民大学黄涛、北京大学高丙中、北京师范大学萧放、中国民俗学会专家陈连山等学者承担的“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研报告”提交中央有关部门。报告对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个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放假安排提出了具体建议(摘自林世钰:《中秋法定假日:民俗回归的本义》一文)。因而,今年中秋节与往年不同,是国家规定为节假日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为此,本网特开设“中秋节专题”,让我们一同来“亲近传统节日”……                               ──2008·中秋


·[祁建]两圆相遇 其情永驻
·萧放:中秋节内涵有普适性 让无形文化有物质载体
·中秋节与“月下踏歌”:百姓不应只是表演的看客
·翟鸿起:中秋节味在人心 日子好过温暖感没了
·中秋节打上时尚印记 年轻人赋予传统节日新魅力
·浙江开化中秋舞草龙习俗与开化中秋论坛
·田兆元:两节相逢催生新节日文化
·[任春]历史天空,回想当年月下事
·[陈晓黎]当下我们怎么过中秋节
·[韩养民]长安:中秋节的破晓地
·2009各地中秋习俗集锦
·[刘锡诚]说圆
·[谢忠意]又是一年中秋至,彩灯何时重耀羊城?
·[庄佩金]在韩国过“秋夕”
·60年“中秋节”变迁:“吃月饼”已非惟一选择
·[常建华]岁时节日里的中国:中秋
·[刘德增]中秋节源自新罗考
·[萧放]人月双圆庆中秋
·[张勃]中秋节形成于唐代
·[黄涛]中秋节:月光里的温情与狂欢
共90条 列出第21到第40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第2/5页 转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