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进国]南海诸岛庙宇史迹及其变迁辨析
  作者:陈进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7-14 | 点击数:25929
 

  三、南沙群岛的庙宇史迹及其最新发展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最南和最大的群岛。其位于北纬3°40'至11°55',东经109°33'至117°50'。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500多海里,东西宽400多海里,水域面积约82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南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南沙群岛由550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早在三国时期康泰《扶南传》就用“涨海”指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史书所说的“千里长沙”当然也涵盖南沙群岛。明代以来我国渔民使用的各种《更路簿》所记载的南沙群岛地名(琼人俗名)最多、最具体。二战期间,法国、日本都试图侵占南沙群岛。1970年以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共侵占了我国南沙数十个岛礁。目前,南沙群岛有据可查的庙宇史迹,共有太平岛(台湾管辖)、中业岛(菲律宾侵占)、南子岛(菲律宾侵占)、北子岛(菲律宾侵占)、西月岛(菲律宾侵占)、马欢岛(菲律宾侵占)、南威岛(越南侵占)、南钥岛(越南侵占)、奈罗礁(越南侵占)、鸿庥岛(越南侵占)等岛屿。特别是越南、菲律宾等国侵占南沙岛礁后蓄意毁灭我国人民开发、经营、命名南沙群岛的历史证据。

  1956年3月,菲律宾海事学校校长克洛马组织所谓“探险家”40余人,进窥我南疆,定名为所谓的“自由邦”,是为“克洛马事件”。1956年,台湾当局随即先后派出海军立威部队巡弋(6月2日-14日)、威远部队巡弋并屯驻太平岛(6月29日编组、7月11日登陆太平岛)、宁远部队(10月2日分巡南钥、中业岛、双子礁等,并再截获克洛马的训练船),巡弋并进驻南沙群岛。《海军巡弋南沙海疆经过》《南沙行》(1956年国民党海军巡航南沙纪行,张振国)等文献,真实地实录了南沙群岛的庙宇遗迹,以及当时中国大陆军民登上太平岛上宣示主权所留下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万岁、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等“反动标语”等[38]。有鉴于南海诸岛庙宇史迹是涉及我国领土主权的关键证据,笔者拟完整地摘录各种历史文献、考察报告、考古调查、口述资料等相关内容,并附出处于后(引文所附年份为作者考察或记录时间),略尽疏辨:

  1、太平岛:

  (1)(伊都阿巴岛-太平岛)发现一间用树叶盖成的小屋,一块整齐的蕃薯地,一座小庙,里面有一只拜佛用的茶壶、装竹筷子的瓶子,还有中国渔民的家属神主。草屋里挂着一块木板,写着中国字,大意如下:“余乃船主黄德茂(Ti Mung),于三月中旬带粮食来此,但不见一人,余现将米留下放在石下藏着,余今去矣”。荒无人烟的神秘的一幕!(1933年)[39]

  (2)岛上有大陆常见的土地庙,用青砖砌盖,神主牌位上写着“福德土地龙神之位”。(1947年)[40]

  (3)(太平岛)在丛林中有一座土地庙,门上悬有“有求必应”四个鲜明大字,这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遗迹。(1956年)[41]

  (4)太平岛:渔民俗称“黄山马”,八十多年前,渔民在该岛西北部建庙一座,并以当时某人名命名曰“伏波庙”。渔民还在岛西北部挖水井一眼,种植椰子树二百棵左右。(1974年)[42]

  (5)在黄山马(今太平岛),还看到我们渔民先辈所建的天妃(天后婆)庙,用珊瑚垒砌低矮的小庙,我们到岛后都要去祈求保佑平安,这天妃庙建成至此时,至少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日本人也在岛上建庙,比较大,用石和砖垒砌,不知奉什么神,庙内安放有木盒,内盛死人骨灰。日本人建的庙是新的,我们渔民先辈所建的庙是旧的。听说日本庙后来被飞机炸毁了。(1977年)[43]

  2、中业岛:

  (1)现在虽无人居住于此,然而昔时有中华民国渔民居住于此岛,由椰子林中之祠堂及掘井之遗迹观之,则可推想当时或者在此举行发祀,也未可知。(1918年)[44]

  (2)在太平岛与中业岛上,都有一座土地庙。这是我国数千年里风俗习惯的传统,那是几块宽大的石板所架成,三尺来高,二尺多宽,中间供养着石质的土地神像,虽经多年的风雨的侵蚀,而且已经驳杂模糊,而其雕塑的衣冠形式乃隐约可辨,其南威、南钥、西月等岛均有类式小庙。(1956年) [45]

  (3)当我们行至岛西端时,竟发现有竹制旗竿与绳子,并有几椽茅屋。这种茅屋的建造,颇有我国建筑之风味:竹竿为缘,阔叶为盖,中间铺以柔草。观其形像,似有人起居其间,但搜遍全岛每一角落,已空无一人,或许是我国渔民在此小憩后遗留的痕迹。茅屋东约十二公尺处,有水井一口,其形式与深处,与太平岛者相彷佛,而且亦极清澈可口,可供三五十人饮用。(1956年) [46]

  3、西月岛:

  (1)南海渔民亦常来此,建有神庙一,坟三,其为我国领土,亦无疑义。(1934年)[47]

  (2)该岛亦无人居留,岛之南端丛林间我立威部队于四十五年六月十一日所竖立之国旗,仍飘扬于岛上,旗杆以南靠海边有石板架成之小庙一座,无神位,旗杆下有石碑上题“西月岛”,旁刻“中华民国卅五年十二月立”,仍完整无损。(1956年)[48]

  (3)西月岛在太平岛的东北。……南端有椰树数株,……树旁有一石碑,刻“西月岛”三字,字甚大,笔力有劲,右旁刻“民国三十五年十二月立”十个小字。另外,在海边有石板架成之小庙一座,但已破坏不堪,上刻文字亦模糊不辨,也许是我早期渔民所建。庙北百码左右,有水井一口,直径达五十公分,亦因长久无人使用,水已污浊不能饮用了。紧靠井栏不远处,亦有石碑一块,但甚小,亦无字迹可寻。(1956年)[4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指阅微站 2016年07月14日 01:2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曹南来]旅法华人移民基督教:叠合网络与社群委身
下一条: ·[吴青]社区信仰与学科进路
   相关链接
·[李银平]民间信仰空间变迁与传说叙事圈层构建·[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
·[杨思敏 吴重庆]“承包”神明:民间信仰格局的变迁与庙宇灵力的再生产·[陈科锦]庙宇重建、仪式复兴与地方社会构建
·[岳永逸]庙宇宗教、四大门与王奶奶 ·[沈洁]作为“枢纽”的庙宇:1920至1940年代村落场景中的“现代”与“国家”
·[沈慧玲]中国民间信仰在泰国的传承·[王加华]被“私有化”的信仰:庙宇承包及其对民间信仰的影响
·[史铁生]庙的回忆·[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