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徐刚]先秦时代的口传与学术传承
  作者:徐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10 | 点击数:14617
 

  要讲清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分两个概念。一是口传,二是口传时代。任何时代都有口头传说,但是口传时代,却是特指历史的传承主要通过口说,而不是文字记载来实现的时代。只有在口头传说的时代,瞽史才可能作为历史传说的主要载体。过去的论述都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所以所得结论都很偏颇。徐、杨两氏,将瞽史口传时代的下限定在了战国时代[21],这是说不过去的。不要说我们今天出土的大量战国时代的简帛文献,可以证明战国时代早已是典籍浩繁的年代;即便从《尚书》、《逸周书》这样的文献中,也可以明了这种说法的牵强。杨宽说瞽史是世代相传的贵族知识分子,这是受了汪中的影响;但职业可以世代相传,盲人却不可能世代相传,所以汪中认为瞽史并不一定是瞎子,而杨先生却还说他们是“瞎眼的贵族知识分子”。 我们则认为,瞽史,瞽矇,的确是盲人,《左传》中的“师”有“相”,《周礼》的“瞽矇”有“视瞭”,就是最好的证明。当时瞽史地位已经很低,很难说是贵族,更不会世袭。刘成荣也指出,《左传》中的瞽矇和乐师可以作为礼品赠送,其地位巳经接近倡优,例如《襄公十五年》记载郑国罪犯多逃亡宋国为盗,郑欲以贿赂换取宋国引渡这些罪犯,乃纳赂于宋,以马四十乘与师茷、师慧, “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 ‘无人焉。’相曰:‘朝也,何故无人?’慧曰:‘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子罕闻之,固请而归之。”[22]因此,当时的瞽矇,应该是从盲人艺术家中选拔出来的,不可能是世袭的制度;即便是口头传说时代的瞽史,也不大可能是世袭的,因为很难想象瞽矇代代有盲人,也很难想象有故意弄瞎眼睛以继承瞽史之职官的残酷刑罚。

  作为瞽史口头传说的时代,恐怕在西周以前就已经结束了。但是直到战国时代,当时应该还流传着很多远古时代的口头传说。我们虽 然从总体上否定春秋战国时代的书是由瞽史传诵的,但也应该承认以下两点。第一,春秋时代的瞽史,包括瞽、师、矇、瞍等,他们中间一定也会流传着很多口耳相传的知识。因为无论是作为职官,还是作为职业的瞽史,都有继承他们的弟子。他们常常在学校教授乐舞,弟子当然众多;瞽矇对于接替他们职位的弟子,也必然会有教导,这些口耳相传的学问,除了音乐之外,也应当包括很多流传的当代故事和历史传说。第二,当时成书的著作中,有些内容也的确有可能是来自瞽史。春秋战国是我国著述大发展的时期,当时人著书,材料主要是来源于古代史官传承下来的记载,但不可能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有记载的,必然会有一些事件是通过口耳代代相传的,还有很多事件不会见于官方记载,只可能在民间流传,或者民间流传的与官方记载的 不一样。从先秦诸子所记载的各种故事来看,也很清楚。例如《韩非子》在记载某个故事时, 往往同时记载不同的版本,所谓传闻异词。直到司马迁写《史记》,还到处寻访故老,听他们说前代的故事,这都只跟口头传说有关,而跟瞽史无关了。但是谁又能否认瞽史也曾经参与过这些口头传说的流布呢?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私家著述大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当时已经书于竹帛的文献,还是口头流传的当代故事和历史传闻,都会被重新整理和记录。这个时代的确是一个书籍记录大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排除其中有些口头传说来源于瞽史;但我们也可以断言,这时候的瞽史,在传诵历史这方面,早巳不再起主要作用,甚至已经不是其主要职责了。

  尽管如此,我们却难以否定个别瞽史在传诵古史方面的作用。他们的记忆力好,音乐的修养好,在传诵古史方面的确有优势。他们在 很多礼仪场合要唱诗,想来对于诗篇是能背诵很多的,说他们也能背诵很多历史文献,讲述很多历史故事,也是很合乎情理的。只不过他们传诵的很多内容,可能早已书于竹帛了。具体到左丘明,也难以断然否认他是瞽史。左丘明的生平我们虽然不是很清楚,但他作了《左传》和《国语》,司马迁又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记载,那么他是一位瞽史的可能性当然存在。顾颉刚问,既然他是盲人,他又怎能把这么宏大的两部著作写下来呢?[23]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左传》中的盲人艺术家都有“相”,左丘明口述,“相”记录,不是也可以吗?他也可以请别人帮忙,甚至可能在他未失明以前写成的。 无论如何,左丘明是瞽史这一点,是符合历史记载的,也是非常合理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陈泳超]状元杀和尚:一个陌生故事的四次演述
下一条: ·[周星]秧歌舞/忠字舞/广场舞——现代中国的大众舞蹈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赵洪娟]大众传媒时代民间文学研究模式探原
·[高志明]寻访德昂族口传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朱凌飞 胡为佳]从“文本”到“本文”的田野阐释
·[徐俊六]景颇族口传史诗“目瑙斋瓦”吟唱初探·[王倩]作为图像的神话
·[屈永仙]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李一如]口传史诗的历史叙事嬗变及史学价值
·[井口淳子]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李恒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存续与传承
·[刘跃进]走进上古神话历史·[央吉卓玛]取法民间:口传史诗的搜集、整理及抄写
·[郭建勋]口传、记忆与书写:对民间信仰流变过程的又一解释·[杰克·古迪]口传、书写和文化社会
·[朝戈金]“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蒙古族音乐口传性研究获金钟奖理论评论奖银奖
·为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编纂“数字大典”·“《格斯(萨)尔》与口传史诗国际研讨会”综述
·[黄晓娟]论口传文学的精神生态与审美语境·[高苹]曲艺传承不能单靠拜师收徒、口传心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