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
——“2009'手艺创造财富──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学者系列访谈
  作者:设计·中国 /文 综合报道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9-14 | 点击数:37558
 

 

南京艺术学院李立新教授访谈

李立新

  李立新,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常务副主编,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设计历史及理论。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工业艺术学》、《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江南彩衣堂装饰艺术研究》、《设计价值论》等。著述代表作《中国设计艺术史论》、《设计概论》、《中国传统器具设计研究》首卷(副主编)、《设计应用》(主编)、《探寻设计艺术的真相》。1999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美术学学术论文三等奖;2005年获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6年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2006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二类精品课程奖;2007年获国家图书奖;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关于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观点: (1)手工艺在当代的复兴或消亡,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意愿,而是取决于手工艺本身。手工艺”一词负载着许多特殊的价值信息,在当代设计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十多年来,一方面许多学者、研究者一直关注并着手做着手工艺文化复兴的工作,包括召开全国性的研讨会、筹划拍摄专题片、田野考察调查、两岸研究交流等;另一方面又有人指称在当代复兴手工艺是空想的和无法实现的。实际上,手工艺在当代的复兴或消亡,并不取决于人们的意愿,而是取决于手工艺本身,取决于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还是一个封闭的系统。(2)手工艺的持续发展必须以开放为前提。开放的手工艺系统是不断面对新的情况、在不断的抗争中前进的历史画卷,他提出手工艺持续发展必以开放为前提。现代手工艺惟一排斥的,只是固步自封和封闭,过去那种小农经济时代手工艺的封闭性,导致某些手工艺传统的缺失。现代那种鼓吹手工艺只能保存,甚至把手工艺研究、收藏与商人的囤积居奇相比附的观念,与开放的手工艺观念毫无共同点,它披上回复手工艺的外衣,除了扰乱手工艺语境,加剧手工艺概念的混乱,还误导人们,以为手工艺只能进博物馆。

 

  记 者:目前我国传统手工艺面临艺人“老龄化”、传人“稀有化”、技艺“衰退化”、资金“短缺化”、发展“迟钝化”的困境。为此,许多学者专家提出诚恳的建议,比如走市场化的路子,发展文化产业,也有人认为博物馆对“艺绝人亡”的传统手工艺也应担负起传承的任务,您对保护传统手工艺有什么建议?

  李立新:保护传统手工艺,现在存在各种说法。一种是传统手工艺应该被保存,进入博物馆,因为传统手工艺现在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甚至面临死亡的境地;一种是认为应该发展传统手工艺。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论据来证明其合理性。但是我想举一个例子说明传统手工艺现在并不是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就要彻底地消亡或者死亡。实际上,文化上的死亡不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死亡,生物学上的死亡是不能复活;在文化上,若一个阶段没有生存的土壤,但过了这个阶段又有了相应的土壤,文化还会再生。我举一个例子,今年五月份我住在深圳火车站旁的一个宾馆,一河之隔的对面是香港。那天晚上大概七点钟,我从外面回宾馆的时候,看见宾馆门口的弄堂边有一群人在看皮影戏。开始我还认为是从哪里请来的戏班子,是传世艺人在演。但走近以后才知道,操纵皮影表演的并不是真正的演员,而是社区退休的大妈,演出的剧目是以传统剧目为主。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一般意义上认为皮影戏若没有传人就无法延续下去。在当代生活中,电视、电影等现代娱乐方式这么发达的情况下,皮影戏缺少传人、缺少制作是无法生存的。但是在深圳这样一个现代文化高度发达的地方可以把传统手工艺发展到这样一种形式,并且这些皮影表演并不仅是节庆的时候才有演出,而是当地社区的一种文化。这些社区组织退休在家的老人们,找艺人学习,然后每个礼拜到各个社区演出。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我觉得这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代发展的一种很合理的形式,这种形式不像我们专业研究者认为的,传统手工艺一旦失去传人就会走样了,一定要原汁原味,在当代社会保留传统手工艺的原汁原味固然好,但是恐怕做不到,像皮影戏这种形式的延续在当代社会中也很有价值。通过这种现象可以看出,传统手工艺不是封闭的,或者说是要消失的东西。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开放的手工艺传统》,文章中指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死亡或者发展在于它本身是否是开放的系统还是封闭的系统,如果是开放的系统,它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得到延续。

  记 者:保护传统手工艺已经越来越被认可和重视,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保护政策,如1997年5月20日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有的地方政府把发展本地经济与保护传统手工艺结合起来,您如何看待政府的这些政策?

  李立新:政府对传统手工艺保护加以扶植是必须的,倘若没有政府的扶植,传统手工艺会消失地更快,尤其是在现当代社会,传统手工艺就像一张纸,在高速行驶的时代火车上一旦把窗户打开,它就会随风立刻消失。政府的作用就是组织或者扶植,在经济、政策上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使传统手工艺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像上面讲到的深圳皮影戏,它现在的发展如果没有社区组织的话,恐怕也不可能有这样一种形式。

  记 者:江苏省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资源,请问江苏省是如何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与发展的?

  李立新:历史上传统手工艺在江苏是非常发达的,尤其是苏州地区,明清两代苏州是江南经济文化中心,有很多手工艺作坊,手工艺作品也非常精致。一直到现在,苏州仍保留了江苏省百分之五六十的手工艺类型,剩下的一部分存在于南京和扬州,这三个地方基本上把江苏地区的手工艺类型都涵盖了。在继承传统手工艺方面,目前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不是太好,从最近经济发展的层面来看,江苏地区流失了很多传统手工艺,经济越发达的地方,手工艺丢失得越多。江苏手工艺一部分是宫廷手工艺,如南京的云锦、苏州的缂丝,这都是当时非常著名的进贡的手工艺品,这一类技艺现在已逐渐消失,也存有一些传人,但是范围很小,因为这些手工艺品失去了进贡的功用,没有了市场,但技艺还保留着。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的云锦研究所,直到现在还勉强维持着。缂丝在江苏也有一些传人,但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复制的活动。其他大部分民间传统手工艺因为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也在逐渐消亡。江苏省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跟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没有特别的措施、特别好的办法。最近学术界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求加强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研究。比方说桃花坞木版年画,不像杨柳青年画那样还有一定的市场,现在的桃花坞年画艺人几乎都没有了,年画作坊也已进入了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也就是由民间进入象牙塔,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不理想的。其他的手工艺类型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记 者:作为一名高校艺术教育者,请您结合专业背景及高校多年艺术教育的经验,谈一下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大学生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在传统手工艺保护方面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李立新: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问题,我也非常关注。前一段时间我注意到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社会学家,他到浙江地区研究竹根雕,他完全从学者研究的角度去观察它。中国的竹根雕历史很长,汉代时就有,但不是主流,几乎看不到大的发展痕迹。大概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浙江象山一带农民自发地用竹根做雕刻,逐渐发展出一定的规模;八十年代象山竹根雕由政府扶持,他们的竹根雕作品获得了民间手工艺的最高奖——山花奖。近年来,竹根雕被浙江省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了竹根雕博物馆。现在的日本学者研究竹根雕,不是研究历史的延续,而是研究现代的象山竹根雕,因为有些雕刻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现在已看不到它们诞生的痕迹,而且象山竹根雕的艺人都还活着的,他们都是工艺美术大师,可以看到诞生到成功的全过程。这些都是学者对传统手工艺的研究。作为大学生可以从中学一些方法,在研究上对传统手工艺有一个过程的了解;另外在自己的作品中间怎么融合传统手工艺,理解它内在的东西,而不是表面地利用一些符号,我想可能会更难一点。作为大学生,我认为应该先去认识传统手工艺、了解传统手工艺,然后充分地理解它的内涵,运用到实践设计作品当中,我想这是大学生可以做到的。

  记 者:您认为“手艺创造财富——2009’传统手工艺保护与发展国际论坛”的召开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何意义?

  李立新:这个论坛举办得非常好。过去像这样的国际性交流在民间手工艺的研究当中是非常少的。一般人会认为中国民间手工艺由中国人自己来研究,真正地国际性的民间艺术研究、交流是非常少的。但现在来看,21世纪我们研究的眼界和思路都应该宽一点。中国的艺术一直被西方人当作研究的对象,但很少有中国人知道西方人是怎么去做民间艺术研究的,也很少有人了解西方的民间艺术是什么样的。这次论坛会议让我们对西方民间艺术有了直接的了解,以后还可能会去研究西方民间艺术。所以,我认为这次论坛会议交流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这次论坛会议对中国民间手工艺的研究具有很好的价值和意义。(整理人:陈宏)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设计·中国 2009-09

上一条: ·韩万峰:记录羌族文化变迁的足迹
下一条: ·“中国记忆”保留文化基因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
·[肖宇强] 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数字化保护及对接乡村振兴发展探究·[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季中扬 陈宇]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刁统菊 骆晨茜]传统手工艺与当代传承
·[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吴昉]变与不变:传统手工艺的媒材转化与融合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90年前,一位美国汉学家用影像“留住”美丽的中国篮子
·[徐艺乙]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徐艺乙]柳宗悦的思想及其他
·[孙发成]民间传统手工艺传承中的“隐性知识”及其当代转化·[钟福民]作为传统手工艺传承微观生态的手艺人家庭研究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方李莉]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与生态中国之路·郑州古村一人坚守千年技艺 已是第15代传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