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邓启耀]谁的祠堂?何为遗产?
——古镇古村落保护和开发中的问题与反思
  作者:邓启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8-07 | 点击数:9005
 

  社区参与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与其说是缺失,不如说被难以达成共识的矛盾所消解。例如,某大祠堂前有一排房屋,都属于一户人家,旅游公司向他们承租了其中一栋。后来这户人家想自己将剩下的几栋改成家庭旅馆,为游客提供住宿,旅游公司却不批准,而是希望他们将房租给他们,由他们来进行统一开发。这户人家对此感到相当不满,决定剩下的几栋绝对不再租给旅游公司了。

  正因为旅游公司的限制过多,造成当地居民的参与热情不高,使开发过程中对本土文化的发掘始终不够,例如,有的祠堂,一方面被抽取了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为了补缺而引进一些外地博物馆流行的展品,完全体现不出本土的特色;以美食著称的SW古镇,在国庆期间举办的美食节上摆出的摊位,竟然大部分是外地的食品。而事实上,在本地居民中,仍有丰富的饮食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发掘。

  总之,产权、公共资源如果被商家独占,文化资源地的原文化持有者不能有效参与的话,资源的资产转化也就容易落空。我们知道,资本的构成其实主要由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符号资本、金融资本组成。如果作为几百年积累形成的前三项资本主要拥有者被边缘化,而凭借权力运作的金融和管理资本(社会资本的一部分),试图垄断这一切时,村民的排斥,社区与景区的矛盾,必然凸显。

  其次,如何评估市场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知和需求,是古村古镇如何进行规划的基础。

  据项目组成员对SW古镇旅游市场的问卷调查(随机访谈1464人,旅行社30个):

  对于景区的消费行为而言,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各占据了半壁江山。而作为离广州仅半个多小时车程的SW古镇景区,与此相对应的商务会议消费仅占据消费行为中的2%,高端消费亟待挖掘。

  就SW古镇观光旅游行为的门票收入价格定制而言,受访者可接受的门票价格范围集中于5-10元,占据了调查对象的45%,观光旅游的低附加值性再度得以显现,因此SW古镇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在于购买力的沉淀。

  就旅游消费对象而言,根据问卷调查,SW古镇对于青年的吸引力较大,消费者年龄段集中于18-24岁,占消费群体受访对象的47%,而相对购买力最强的群体(25-44岁)亦占据了受访群体中的42%,中老年群体占据了受访对象中的11%。但目前来SW古镇的旅游者现状,却是中老年居多。这个现状和调查问卷的矛盾,恰恰说明,如果规划得当,年轻人可以成为SW古镇旅游潜在的消费者。

  对于古镇旅游消费者居住地理而言,SW古镇的辐射半径有待扩展,现阶段其辐射范围仅局限于广州市,对于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辐射极弱,游客也呈现出零星分布的状态。

  对于古镇旅游消费者的职业构成而言,公司职员、学生、管理人员及商务服务人员占据了总体消费人群比重的69.5%,其中公司职员占比达31.3%。

  对于古镇旅游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而言,月收入3000-4999元的工薪阶层为消费主力军,占受访对象比重达32%,月收入在8000以上的消费群体仅占受访对象的6%,这也侧面反映出,古镇旅游景区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吸引力。

  对于旅行社等机构而言,古镇旅游同样表现出缺乏吸引力等问题,受访的旅行社中,几乎所有的旅行社都了解SW古镇,但过去一年中,到过SW古镇的旅行社仅有43%,而且是免门票的。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新年开始围闭收费以后,旅行社带团大幅减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孟贵成 牛力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工具性”分析
下一条: ·[田青]城镇化建设中的非遗保护
   相关链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遗公约》缔约国大会第十届会议将于6月在巴黎召开·非遗热点丨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文化遗产》:2024年第1期目录
·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文化遗产》:2023年第6期目录·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
·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文化遗产》:2023年第5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