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杨正权]论祖先崇拜与西南民族服饰文化
  作者:杨正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04 | 点击数:9861
 
滇西小凉山彝族的成年礼祖先崇拜韵味很浓。在做女孩换裙礼时,需推算吉日,杀猪宰牛,大宴女宾;后由一年长多子的妇女用一件红、黑、黄三色相间的褶裙为少女祝福,用它绕少女的头部和腰部后再让其穿。少男少女换上成年服后,要在祖先神、灶神前叩头并请达巴向神灵祈祷,最后向祖先灵位所居之地锅庄处献佳肴,以报告祖先家庭内新增的成员。摩梭少女的成年礼在家庭内的“女柱”旁举行,由母亲主持,先要祭祀神灵和祖灵,再让少女靠近“女柱”站在粮袋和猪膘上,右手拿饰品,左手拿麻纱、麻布,母亲为其脱下童妆,换上成年妇女的衣裙,并为其扎一条绣花腰带。然后巴达为之祈祷,并在少女脖上拴一根羊皮绳,以示吉祥。瑶族少男少女举行成年穿衣仪式时,要请巫师举行大的祭祀典礼,即要去度戒,重新表演一次由胎儿到降生的过程,使之有种极其神圣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之感。
基诺族的祭司“董萨”在祭祀祖先时必须全副武装。他们头戴饰有孔雀、野雉等百鸟羽毛的羽冠,身穿长袍,否则祖先会将自己视为别类,不予理睬。景颇族有一种专门用来祭祀谷魂的裙子叫雌祭裙,此类裙与生活用裙相差不大,红黑色调,图案稀而分布不均,与常裙不同的是几根垂直的粗线贯穿于花纹中,据说这是善神谷魂进来的路。彝族的毕摩是人与鬼之间的媒介人物,祭祀时头戴八角帽(有的地方为毡斗笠,谓“贝嘎刺。”)帽沿下悬两只鹰爪,身披白色毡衫(也有黑布长衫),斜挎神签笥,手摇铜铃,根据不同的对象而使用不同的法具,赶鬼驱魔时使用赶山鞭,祭神用宝剑,举行祭祀则弹琴咏经等。西南各民族的祭祖用服一般是特制的,此不赘述。
 
六、其它服饰与祖先崇拜
 
除上述西南各民族服饰的形制深受祖先崇拜意象的渲染外,不便归类的一些西南各族服饰仍受祖先崇拜影响,此处限于篇幅,仅举几例。苗族妇女的服饰上绣有一幅纪念苗族先祖生活过的城市图:前襟代表城门,护肩意为苗寨,背后的那块方帕是全城的鸟瞰图。贵州的仡佬族喜穿“仡佬裙”,形如开有三孔之布袋,中孔伸头,左右二孔伸手臂;前片齐脐,后片至臀部。这种裙穿在身上无论寒暑都不换,据说,换下会犯鬼,受凶鬼之害,正如宋代《溪蛮丛笑》说:“裙幅两头缝断,自足而入,斑阑厚重,下一段纯以红……盛署不去,去则犯鬼,名仡佬裙。”基诺族认为,男有九魂,女有七魂,故常在挎包、胸罩等服饰上镶有九条或七条各色布条,以纪念祖先之灵。滇东北及滇西等地彝族青年以拥有一件火草领褂为荣,这种领褂做工精致、美观、舒适、耐用,但做起来费时费力,要跑遍九坡十八岭才能做成一件。据说,彝族穿火草领褂及戴(缠)黑布包头的习俗是为了纪念莲母老祖的,这两种服饰是莲母老祖的血化成的。西南各族穿贯头衣的历史很早,宋《太平御览·异物志》说:“穿鼻人,其人则缝布二幅,合两头,开中央,以头贯”更早的记载则是《后汉书》:“与哀牢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现在的贵州仡佬族有穿贯头衣之俗,他们认为这种衣服是“妈妈辈传下来的”古时候就这样穿的。这种贯头衣却成为滇南花倮彝族女祭司祭祀祖先的衣服,具有明显的祖先崇拜色彩。
 
注释:
①《宗教与民俗》,刘雅、秦榕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24页。
②《论黑白崇拜》,楚臣,载《彝族文化》1989年刊。
③《哈尼族服饰中的神性意识》杨万智,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④《夜郎故土上的女性》,向零主编,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版。
⑤《哈尼族研究文集》,红河州民族研究所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页。
⑥《历史的迹化——哈尼族送葬头饰“吴芭”初考》,载《山茶》,1988年第2期。
⑦《从遮羞板到漆齿纹身——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巡礼》,向翔、龚友德著,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⑧(11)《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邓启耀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⑨《路南县撒尼人原始信仰调查研究》,杨毓骧,载《彝族文化》1991年年刊。
⑩《路南县撒尼人原始信仰调查研究》,李世康,载《彝族文化》1991年年刊。
(本文原载《云南学术探索》1995年04期,第56~61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堂号:记载家族历史 传承优秀文化
下一条: ·[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民居建筑艺术初探
   相关链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刘欢]从江县摆翁村盘瑶服饰文化研究·[楚天佑]中国民俗舞蹈中的男根崇拜及其寓意解析
·[杜小钰]国家级非遗“骆山大龙”的舞龙仪式·2018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
·[仲富兰]从“端午”说到尊重祖先的传统·[段友文 柴春椿]祖先崇拜、家国意识、民间情怀:晋地赵氏孤儿传说的地域扩布与主题延展
·[麦高温]祖先崇拜对中国人有多重要?·邓莉丽:《宋代金银饰品与民俗文化》
·[何泠静]海外苗族原始宗教的展演·[王天鹏]道教闾山派与客家祖先崇拜亦畲亦汉混融特质
·[贾蔓]城镇化进程中彝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变迁·[管彦波 李凤林]西南民族乡土传统中的水文生态知识
·[王正华]拉祜族服饰文化概述·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
·[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华人老家”山西大槐树文化遗产日推广“祭祖习俗”·[杨筑慧]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