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郑晓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0 | 点击数:23585
 
 
三、曼飞龙村的文化变迁
 
(一)宗教方面。宗教是傣族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对傣族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据研究,佛教自13世纪就已传入傣放居住区,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悠久的历史。在50年代初,西双版纳地区大多数村子都建有佛寺,有条件的村子还建有佛塔。传统上,傣族的男性在五六岁就要进入佛寺当几年和尚,他们在佛寺中学习佛经、傣族文字及宗教伦理,结束佛寺生活后按照有关的规范生活。在50年代以前,曼飞龙的男子也无一例外地要在佛寺中度过几年和尚生活,这样才能成为被社会承认的“熟”人,也就是真正的傣族男人;未进过佛寺的男子成婚都困难。由此可见,佛教文化与傣族文化已达到很高的整合水平。傣族妇女虽然没有这样一段寺院生活,但其对佛教的虔信程度是一样的。傣族群众不但虔信佛教,而且佛教的大型祭祀礼仪已成为全民性的活动。曼飞龙村这种佛教祭祀每年共有15次,其中影响及于村寨以外的是每年11月间的祭白笋塔。每逢这时,远近乡邻、男女老少乃至缅甸、老挝等国都有人前来参加,十分热闹,成为当地每年的一大盛事。依据佛规,每年7月至10月间人们不能出远门,要专心在家做佛事。7月的第一次祭祀即为“关门节”,10月的最后一次祭祀为“开门节”,一年13次的对佛寺的祭祀都在此期间举行。另一次祭祀则在傣历新年期间。傣族人不仅在形式上敬佛,在行为上也遵循佛规,受佛规的约束。
傣族在信仰佛教的同时也保留着本民族的民间宗教信仰。傣族的民间宗教主要是多神崇拜。在傣族地区,地方有地方神,村有村神,家有家神,树有树神,并相应地设神坛祭祀。如在家中就设有祭祀家神的神坛,用以祭祀亡去的祖先。对于傣族来说,信仰佛教是为了来世的幸福。同时,为了来世而在现世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在世俗生活中也有明显的正面价值,这也为傣族群众所看重。另一方面,在傣族社会,民间宗教的功能则是消灾消难,以求平安。在过去,人们都是通过祭神来驱病,今天虽然有了医院,但这种习俗并未完全改变。
沿袭了数百年的傣族宗教信仰在文革中曾受到很大的冲击。70年代末,随着文革的结束,党的宗教政策又渐渐得到落实,群众心中的宗教热情得到了释放,宗教活动得以恢复。村民们修复了文革中遭到破坏的佛寺及白笋塔,村中又开始热热闹闹地将孩子送进佛寺当和尚,傣历年、祭佛祭塔等活动也全面恢复。1982年,曼飞龙村恢复了文革后的第一次送男童入佛寺活动,1988年,村中住寺的小和尚达23人,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他们白天在公办学校上课,学习汉文,晚上在寺中学习经文,学习傣文及佛教中的做人原则。目前佛寺中仍有佛爷1人,小和尚20人。
尽管如此,傣族的宗教信仰从观念到行为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根本之点在于出现了宗教观念淡化的一代,而这一代又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之中。由于文革中宗教活动停止了十余年,使得一代人未进入佛寺当和尚以履行传统的人生义务,这些人今天已成为青壮年,他们不熟悉宗教教义,在他们形成对世界看法的关键年岁,未受到宗教教育的影响,是宗教观念淡化的一代。这一代人恰生活在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时期,现世幸福对他们的吸引力超过了傣族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因此,强烈关注现世幸福是这一代区别于上一代的明显特征。而由于这一代正值盛年,处于傣族社会的中坚地位,他们的这种取向不可能不向傣族全社会辐射,以致影响到全社会的宗教信仰行为。下面所述及的曼飞龙村民宗教信仰行为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这一代人引起的:
1.改变了男童均须入寺为僧的惯例。如今,曼飞龙的家长(正值青壮年)多不愿送孩子入寺为僧。他们说:“我们傣族落后就是因为没有文化,因此进学校比进佛寺重要得多。”也有不少男孩子自己不愿进佛寺当和尚,他们的意愿也能得到父母的尊重。在曼飞龙村,80年代以后适龄未进佛寺的青少年已达70余人。目前佛寺中虽有小和尚20人,但未进佛寺的同龄少年多达30余人,超过了在寺男童。除去文革的特殊时期,这在曼飞龙村的历史上还属首次。特别是这属于村民自己的选择,其意义也就更为深远。现在男童之所以入寺,有以下几种情况:(1)家长说孩子太闹,读不进书,管不了,只好让他们进寺去学些礼貌,让佛爷来管他们;(2)孩子自愿去的,他们认为寺院生活有意思,不必受学校严格的管束;(3)男童的好伙伴入寺了,于是自己也要跟着去。以上三种情况,都已经是家长或本人选择的结果,不再是过去无需讨论的唯一出路。
2.宗教观念趋于淡化。今天曼飞龙村寨的中青年人,虽然也参加宗教活动,遵循宗教礼规,大家拜佛他们也跟着拜,但由于不懂佛经,拜佛只是一种形式,膜拜者并不明其含义,问之则曰:“拜拜求个心安。”就其对宗教的认识而言,淡化的趋势表现在:
(1)来世观念淡薄。三世说是佛教教义的重要内容,如果对它产生了怀疑,就动摇了信仰的基石。现在,曼飞龙村的中青年中不少人对来世半信半疑,甚至明确表示不相信有来世。笔者问到今天拜佛能否给来世带来财富时,中青年人多回答:“现在就想富了,哪里还等来世?也没有来世。”“不相信有来世,只相信有今生。”不过,从他们赕佛的种种表现来看,他们朦朦胧胧还是有来世观念的,因而这里称他们来世观念淡薄[①c]。
(2)心目中佛陀的权威性下降。佛陀究竟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在这一代中青年心中是不大清楚的。当笔者问青年人拜佛有没有用时,很多人都回答:“有没有用不知道。”问到拜佛和致富的关系,他们回答:致富是劳动的结果,“拜千赕万,不劳动还是不得吃。”总之,对于佛陀能给予自己什么或不明究竟,或给予消极的回答,表明了这一代人对佛陀的淡漠,佛陀在他们心中权威性明显下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怡鹏]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下一条: ·[陈柏峰]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
·[胡媛]跳岭头与吃岭头:社会变迁中的民俗演绎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冯桂华]饮食里的生态、关系与社会变迁:对赣北地区“米粑”食俗的人类学考察
·“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