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余悦:《民俗研究的多重文化审视》
  作者:余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09 | 点击数:4678
 

  第四篇 民俗学与茶文化的新融合

  第十三章 中国茶俗学的理论构架

  第一节 茶俗的定义及其内涵
  第二节 茶俗的划分原则及类型
  第三节 茶俗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第四节 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第十四章 中国两大饮茶方式的时空嬗变

  第一节 饮茶方式: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
  第二节 调饮与清饮:中国饮茶起始的两极
  第三节 唐宋:调饮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
  第四节 明清:清饮法成为主流的时代
  第五节 当代:清饮的风行与调饮的不衰

  第十五章 中国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以江西事项为例

  第一节 江西茶事与饮茶习俗的兴起
  第二节 江西茶俗勃兴的多样文化选择
  第三节 江西民间茶道的特殊韵致
  第四节 江西茶俗与文艺的不解之缘

  第十六章 元代茶曲创作与茶事生活反映

  第一节 元代茶曲的创作特点与作者倾向
  第二节 元代茶曲中的茶商形象塑造
  第三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茶事物质形态
  第四节 元代茶曲反映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五节 元代茶曲创作中的“茶酒之争”

  第五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考

  第十七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表现与特征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成就与经验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学术走向与前景

  第十八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创新思维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中的传承人制度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问题的提出与依据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机制的建立与环节

  第十九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茶文化

  第一节 中国茶文化与国家“非遗”名录
  第二节 茶文化事项在国家“非遗”名录状况分析
  第三节 茶文化事项保护与利用的良性互动

  第二十章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保护谫论

  第一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状况
  第二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特色
  第三节 鄱阳湖区域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

  后记 初心不改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李传军:《汉唐风土记研究》
下一条: ·陈进国:《救劫:当代济度宗教的田野研究》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张海鑫 卡吉加]藏族游牧性别文化与民俗研究
·[魏静力]佛教中国化视阈下的“打喷嚏”民俗研究·[兰维]明清浴佛节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2023年第5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3期目录·《民俗研究》:2023年第2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3年第1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
·[吴霜]两部竹笛协奏曲的民俗研究价值·[王嘉炜]莆田涵江地区“三元节”民俗研究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民俗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民俗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