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邢莉]民俗文化的属性再认知与文化基因的传承
  作者:邢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3-26 | 点击数:6995
 

  中国哲学中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物质循环的象征观念。《广雅》云:“水,准也,平准万物。”水是万物的源泉,我国各个地域、各个族群有多种祈雨行为,因为雨露滋润禾苗壮,有些地域也存在向水求子的习俗。《春秋元命苞》说:“木者触也,触地而生。”《白虎通》说:“火之为言化也,阳气用事,万物变化也。”我国彝族、普米族都有火把节,火把节起源于驱除虫害的习俗,有追求五谷丰登的含义。《说文》云:“金者禁也,阴气时起,万物禁止也,土生十金,字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之形也。”而《春秋元命苞》说:“土之为言,吐也,含吐精气以生于物。”五行的观念是在一个整体中相克相生的关系。“五行几乎要把各种基本现象纳于一个整体,因此其追求和谐均衡之意至为明显。”[16]19~21李亦园在《传统中国宇宙观和现代企业行为》中论及中国传统的宇宙观及其运作的时候,将其整体的均衡与和谐的关系称为“致中和”。致中和是追求整体的均衡与和谐,传统宇宙观及其运作整体和谐境界的含义是:(1)自然系统(天)的和谐,这里有时间的和谐和空间的和谐;(2)个体系统(人)的和谐,这里包括内在的和谐和外在的和谐;(3)人际关系(社会)的和谐,人间的和谐和超自然界的和谐[16]。

  结语

  我国的民俗文化为我们提供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价值思考,人类个体生命是不能延续的,但是人类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一员,人类的群体生命是依赖民俗文化的延续而延续的。通过民俗的熏陶,人可以由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也就是真正意义的人。这个过程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物,只有为人独有的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和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民俗学家偏重于对小传统的研究,“因为我国小传统的民间文化无论如何代表大多数一定民众的文化,它不仅在传统时代扮演一种提供大传统文化许多基本生活素材的角色,而且在当代的社会中也逐渐被认定是影响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17]114。正因为如此,研究小传统即民间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具有正能量,它可以增加民族的凝聚力,增加我们的自尊自信,成为持续发展的源泉。我国目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化不是西化,不是以西方文化代替所有的文化,以大民族的主流文化代替弱势民族的非主流文化,而是张扬自己的文化个性,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

  [2]钟敬文.新的驿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3]费孝通.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J].群言,2002(9).

  [4][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M].杜彬彬,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5][美]露丝·本妮迪克特.文化模式[M].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黎澍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8]邹昌林.中国古礼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9]〔宋〕陈淳著,熊国祯,高流水校.北溪字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贾磊磊.聚合无形文化的隐性力量[J].人民论坛,2007(21).

  [11]张光直.美术、神话与祭祀[M].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

  [12]陈勤建.中国民俗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3][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4]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15]〔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6]乔健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

  [17]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本文刊于《中原文化研究》2016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敏之】

上一条: ·[安介生]寒食节缘起与介休乡土地理新论
下一条: ·[杨秀]节俗的文化关联:以嘉兴清明节为例
   相关链接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在京召开蔡奇出席并讲话·[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左红卫]对新疆民间剪纸传承与发展的思考·[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赵季淳 丁峰]乡村振兴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张文艳 张启龙 乔方辉 张统夏]非遗传承人在推动民间艺术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研究
·[张玲 杜天龙]在创新中传承和发展“鲁南五大调”·[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
·[张洁]体验式传承与具身化技艺·[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杨雪]拉祜族芦笙舞的文化特性及其现代传承保护·[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谢晨]红间绿花团锦簇:滩头年画传承与保护策略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