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杨鹤书]黎族传统文化的若干问题
  作者:杨鹤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7-04 | 点击数:8513
 
在一些地方,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反向消长”的问题,我们认为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消”和“长”都要进行具体分析,以便识别其哪些当“消”,哪些不当“消”;哪些可“长”,哪些不能“长”。在这当中,我们认为必须注意两种情况。在物质文化方面要防止失传,例如汉族的唐、宋工艺品很多,水平很高,因社会文化变迁,人们注意力转移而失传了。这些金属工艺、陶瓷工艺等,今天要想恢复它,必须花很大的力气。当前对黎族的纺织工艺和服饰、雕刻等也应防止失传,可否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将其适当改革而继承下来呢?对精神文化方面的习惯、观念、宗教信仰等,我们认为好的要继承,不利于民族健康发展的要防止“失控”和引导改革。防止“失传”和“失控”及引导改革的问题做好了,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和民族的繁荣发展,否则将得到相反的效果。
3.对待黎族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
首先,要尊重。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应反对虚无主义问题。尊重民族传统文化,对本民族来说,是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表现,是尊重自己祖先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劳动成果,是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勇气和精神的重要基础。对其他民族人民来说,尊重黎族传统文化,就是尊重黎族人民,尊重黎族人民的感情,尊重民族平等政策。同时,可以学习、借鉴。
其次,对传统文化必须采取批判、扬弃和继承的态度。传统文化既有许多精华之处,也有其带人类着童年稚气的原始落后因素和剥削阶级社会的糟粕。这就不能采取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的态度,而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经过认真研究,分清好、坏、优、劣,以定取舍。这样才能做好防止“失传”、“失控”和引导改革问题。
再次,开发利用问题。这也是很重要的问题。利用也有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之别,如开发利用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来发展旅游业,这已经有先例,且将是大有前途的,当前是如何进一步发掘和提高的问题。又如纺织品、服饰等,同样也能开发利用。有位巴黎的服装艺术大师曾说,当代最摩登的时装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八十年代,中国土家族的土家锦时装、苗族蜡染时装出国展出轰动了日本和巴黎。198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20届全国旅游工艺品交易会上,壮锦、傣锦、土家锦、黎锦和苗族蜡染制作的时装十分畅销。近年,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苗族妇女,也将自己缝制的苗族服装打入国际市场。据文山州提供的统计数字,从去年4月1日到今年7月31日,从文山州邮电局寄往美国的苗族服装包裹达1113件,共4450多套,创汇4000多万美元⑨。如此精美的黎族纺织品,如此丰富多彩的黎族服装,如能引起服装设计师们的重视、改造,创出具有黎族独特风格的时装,这些纺织品和时装必将成为畅销的旅游商品。对于优秀的观念意识,传统文艺也应好好继承发扬,使之成为两个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财富,这是间接利用问题。总之,只要对传统文化具有科学的、正确的态度,采取正确的措施,就一定能使黎族传统文化在大力开发海南的事业中,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发挥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新时期中放出异彩。
 
注释:
①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九载:“黎锦出琼州,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丝线,织成人物花鸟诗字,浓丽灿烂,可以为衾褥,幛幕,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
②王国全编:《黎族风情》,广东民族研究所编印,第169-170页。
③中南民族学院编:《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上卷),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同时据宣统·张隽《崖州志》卷十二,黎情载:上几代,黎族还有人死则火化和风化的习俗。
④清·张庆长:《黎歧纪闻》。
⑤清·光绪《定安县志》卷九,黎歧志·黎俗。
⑥《他真正认识了自己的价值——记省先模报告团成员梁启圣》,载《羊城晚报》1986年3月10日。
⑦杨鹤书:《黎族某些地区原始婚姻遗俗之我见》,载《广西民族研究》1985年第2期;邢关英:《黎族的女权制遗风》,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马建钊:《黎族原始婚姻习俗初探》,自治州民族研究第2期(1986年)。
⑧马林诺斯基语,转引自《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册,人类学》,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5年6月第4版,第23页。
⑨《说来也许难以置信,苗装走俏美法市场》,《光明日报》1994年11月22日。
(本文原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03期,第58-62页)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呵护祠堂文化,融入现代乡村治理
下一条: ·[许秋华]二人转“包公”戏的东北民俗文化解读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雨婷]锦绣鞠艺·[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杨煜坤]困境与超越:“轻文明”图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境况思考·[任积泉]新时代背景下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范长风]医患之间的共情与病痛叙事
·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
·南京:让传统文化“携手”现代科技·[张君]隐性知识视角下黎族传统手工艺传承反思
·[柯雨昕]旅游背景下村庄文化变迁·“为多彩 添华彩”系列非遗主题活动在北京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