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向云驹]论“文化空间”
  作者:向云驹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10-26 | 点击数:23351
 

  三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开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名录或代表作工作中,与“文化空间”有密切关联甚至相互交叉的情形所在多有。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有两种情形。

  第一,文化空间与文化景观遗产的关系。

  文化景观遗产的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提出并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这一遗产代表的是《保护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独特的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观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1、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他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2、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与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3、关联性景观。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关联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文化景观遗产虽然特别强调 它的自然因素,强调文化与自然的关联性、强调它可以不以文化物证为特征,但因为它在自然景观基础超越了自然遗产和纯粹的自然形态,附着着文化的内涵与形式,在某些方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形式理念上相当吻合。比如,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第一个文化景观遗产是新西兰汤加里罗国家公园。这是一火山公园,有15个火山口,其中有三个活火山。公园占地40万公顷,一直以火山奇观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1990年它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为什么先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呢?原来这个火山公园本归当地土著民族毛利部落所有,被毛利人视为圣地。毛利传说说,“阿拉瓦”号独木舟首领恩加图鲁伊兰吉曾率领毛利人移居这里,在攀登顶峰时,遭遇风暴,生命垂危,他向神求救,神把滚滚热流送到山顶,使他复苏,热流经过之地就成了热田(温泉)。这场风暴的名称就叫汤加里罗。1887年,毛利人为维护山区的神圣与完整,以免遭欧洲人的分割出售,把三座火山及周边地区献给了国家,作为国家公园。1894年,此处被新西兰政府命名为汤加里罗国家公园。1990年它被作为毛利人圣地及其包含着的对毛利人生活的影响,入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实,它本身的自然因素十分突出,甚至更接近自然遗产,或者说首先是奇特的自然景观,又附着有无形的文化信仰而成为圣地。所以,1993年,人们用新确定的“文化景观遗产”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这一遗产地,发现了其中的自然价值、景观价值及其包含着的人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于是,汤加里罗公园在原有的世界文化遗产称号上,又增加了一个命名:世界景观文化遗产,并且成为此种遗产的世界第一号。 我国现有唯一的一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是庐山风景区。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庐山的评语是:“江西庐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以其独特的方式融会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庐山作为文化景观遗产与汤加里罗国家公园又有所区别,但自然景观和自然美是先在性条件,其次才是文化因素。由此可见,文化景观与文化空间的区别还是一目了然的。文化景观是文化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自然环境必须达到景观的形态、价值、水准,文化则可以是物质的、物化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无形的。而文化空间则不然,它的地理环境或场所,没有景观性要求,也没有实在性要求,甚至不一定要固定在一地,其中的文化则要求活态性、生态性、生活性、时间性、周期性等等。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遗产双重叠加或双遗产的关系。

  在世界遗产中,双重遗产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就是指一地或一项遗产,同时包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的价值。这是世界遗产中将在历史、艺术 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方面有着世界意义的纪念文物、建筑物、遗迹等内涵的文化遗产,与在审美、科学、保存形态上特别具有世界价值的地形或生物,包括景观在内的地域等内容的自然遗产相融合、叠加,整合为一种同时具有文化、自然两方面内容并且两者“天人合一”的遗产形态,从而成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等都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具有双重价值。澳大利亚的卡卡杜国家公园、塔斯马尼亚国家公园群,非洲邦贾加拉悬崖(多贡人居住地,马里),美洲的马丘比丘历史圣地(秘鲁),欧洲的比利牛斯一珀杜山(法国)、阿索斯山(希腊)、伊维萨岛(西班牙)、拉普人居住区(瑞典)等,都是著名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第二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世界遗产的重叠。这种重叠不像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已重叠为一种独立的遗产类别或形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别种世界遗产的重叠是两种独立的世界遗产共同出现在一个地点或地域(包括同一民族、群体、社区)之中。这种情形从2001年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遗产代表作时既已出现。当时,在首批19项代表作中,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世界遗产叠加的现象。比如,菲律宾的首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的伊富高人的哈德哈德圣歌吟诵,正是这些土著的伊富高人同时创造了安第斯山上的水稻梯田,后者被誉为“通往天堂的阶梯”,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伊富高人的圣歌正是在他们播种、收获、丧葬、祭祀时所传唱的,它有40个篇章,要演唱4天,有领唱、合唱等形式,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显然,圣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对伊富高人的梯田文化景观的内涵是一个极大的扩充,也大大地加深了人们对此一文化景观的理解。两种遗产完全可以互证、互补、互动。

  再比如,摩洛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德迦玛艾尔法纳广场文化空间”,指的是马拉喀什市的中心广场,这个文化空间终日熙来攘往,人们在这里集市贸易,同时也在这里娱乐,讲故事的、耍杂技的、吞火的、玩蛇的、算命的、治病的、卖药的应有尽有,从1071年该广场建成,这个“文化空间”就形成了,一直热闹到今天(我国过去的北京天桥文化与此极似)而这座著名的阿拉伯人古城及其建筑、民居、寺庙等此前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毫无疑问使原有的文化遗产更加熠熠生辉。两个遗产加在一起,这座城市就形神兼备、动静相宜了,它生动而鲜活起来,使遗产获得了生命和活力。

  此外,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也门萨那古城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萨那歌曲”、西班牙的埃尔切帕拉尔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埃尔切神秘剧,也都是配套而成的“双料”或双重遗产。依此类推,在各类世界遗产中,都有一些具有潜在文化资源,可以派生或配套申报双重遗产(如中国的西递宏村也可以申报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世界记忆遗产中的纳西东巴古籍可配套申报纳西东巴文化和纳西古乐等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上一条: ·[高丙中]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一条: ·[周星]从“传承”的角度理解文化遗产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首期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插花高级研修班在京开班
·朱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巴莫曲布嫫: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概念、历史及趋势》
·青岛大学举办“万柿大集——第三届柿子采摘文化节暨胶州非遗进校园活动”·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教授:两个关键点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马盛德:非遗传统舞蹈首先是保护传承,“创新”不能太着急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八届常会将在博茨瓦纳卡萨内召开·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