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施爱东]大灾之后必有妖言
——“5·12”汶川地震之后的灵异谣言分析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23 | 点击数:28985
 
 
三、离奇的灵异解析
灵异谣言的解释系统只能是“离奇的灵异解析”。其惯用的手法是,借助于文字游戏,制造些耸人听闻的灵异谣谶。这些谣谶完全是非理性的,其逻辑结构正是建立在反科学、反现实的灵异基础之上,因而先验地排斥了科学和实践对它的批判,因此,人们就无法利用既有的科学知识或生活逻辑去验证其“真”或者“假”,而只有“信”或“不信”两种选择,信则如有,不信则无。
1976年是龙年,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到了1986年,全国各地到处流传着“十年一周期,闰年多地震”的说法,结果没震。紧接着到了1988年,又逢龙年,刚好该年江南气候多变,于是,谣言变身为“龙年必有大震”,结果又没震。到了1996年,唐山地震20周年时,谣言再次变异,不再说十年一周期,也不说龙年大地震了,而是拿老鼠与土地的关系来做文章,声称:“鼠年不吉利,老鼠爱打洞,鼠年地震多。”这些可怜的年份,人们欲加之罪,何患无谣。只要人们心存恐震的不安定感,有人出头兴风作浪,每年都可以找出点新的灵异载体,变换些新的灵异解析,制造一批新的灵异谣言。
 
案例2512汶川地震之后,学者朱学勤抛出了一番地震天谴论,居然拿地震与佛诞日的关系来做文章:“这就是天谴吗?死难者并非作孽者。这不是天谴,为什么又要在佛诞日将大地震裂?”(《南方都市报》2008-05-14)此论一出,举国哗然,迅速招来无数痛斥,被斥为妖言惑众。
 
“天遣论”绝不是朱学勤的发明,只不过是古旧谣言的一次现代翻版。自古以来,人们对地震灾害就已经有了各种离奇的解释,诸如“上天对人的惩罚”“背负着大地的鳌鱼翻身(在日本则是鲶鱼翻身)”之类。1923年东京大地震后,就有人散布谣言,称“是朝鲜人触犯了神灵,地震是天神的惩罚”,军警当局还诬指社会主义者和旅日朝鲜侨民纵火、投毒,授意右翼团体自警团恣意刑讯、屠杀,当时被地震幸存者杀害的朝侨达到2613人,旅日华侨也有近200人失踪。1976728日唐山发生大地震,到了8月,四川安县一带就传出谣言:“毛主席讲的天翻地覆,就是要发生地震,要赶西山塞东海。”“现在地震灾难是躲不了的,大灾大难临头了,善人要收一半,恶人要全收完。”(陈焕新:《地震谣言》,北京:地震出处社,1990年,第25页)历史早已证明,妖言不经一驳。但就是这种不经一驳的惑众妖言,却总是在每次灾难之后死灰复燃。
19804月,山东烟台地区曾经流传一批地震谣言。一种说法是:“庙后公社寨头村有个学生在路旁看见两片石头在打架,就告诉了老师,老师去看时,两片石头变成了一个老头和一个老太太,并说:‘地要喷火,天要塌,吃七种菜做馅的饺子能免灾。’说完又变成了两片石头。”另一种说法是:“有一伙石匠正在采石,看见面前的石壁上显出一个光环,大家知道遇到了宝物,于是加快了进度,打着打着,采出一个象小饭桌那么大的圆圆的石头,自己还会滚,把它劈开了,发现里面蹲着一只石头的青蛙,不大一会,青蛙活了,从嘴里喷出一些口沫,并且说:‘山东要有大灾难,这儿要变成汪洋大海,你们快些回家吧,用这些沫做馒头吃了,将馒头引子分给别人,遇水可以上浮,躲过这场灾难。’说完青蛙又复归原样,大圆石头也随即合拢。”
列位看官,如果我们认为这种荒唐的谣言只会在20世纪的农村地区流行,那就错了。一旦灾难来临,公众陷入一种紧张不安的情绪之中,就很难保持足够的理性。一切有利于加剧恐慌的消息都会变得有人相信,一旦有人相信就会像病毒一样互相传染,这时候,既有的知识和逻辑都被推翻了,一件件不可思议的事件激发了人们的灵异想象,历史上曾经伤害过我们的那些谣言会死灰复燃,它们将再次侵袭我们的生活,即使在21世纪的现代都市,也不能幸免。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施爱东博客 2009-01-21 14:57: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陶立璠]民俗意识的回归
下一条: ·[陈华文]上海人形成略论
   相关链接
·[游自荧]灾难、传说和信仰的互动:日常政治与人神互惠·[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
·[邱月]本真性的困惑:汶川地震后北川羌族的文化展演和身份焦虑·[游自荧]从洪水神话到洪水叙事
·[霍夫曼 奥立佛-斯密斯]人类学与灾难研究的范式·震后8年,羌族文化美丽重生
·【讲座】王晓葵:“记忆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战争和灾难为例”(11月21日周五14:00)·[申小红]北帝灵异传说及其形象变迁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遗产旅游的案例研究·[焦虎三]气候、迁徙与记忆──羌族口头艺术的灾难人类学审视
·[黄洁]被记忆的传统·面对灾难,共度时艰──谨致日本民俗学会同人
·[王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北川民众清明期间祭奠遇难亲人
·余震中:文学中的灾难与救世·别样的中秋 同样的“团圆”:四川地震灾区中秋节掠影
·总理走进年画村·陈益源:台湾民间的灾难文化
·灾后“非遗”保护的成都经验·各国专家研讨“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