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琼斯]手工艺·历史·文化·行为:我们应该怎样研究民间艺术和技术
  作者:[美] 迈克尔·欧文·琼斯   译者:游自荧 张举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1-10 | 点击数:25411
 

就像民间故事类型一样,(阿尔奈和汤普逊,1961;汤普逊,1946)物质类型和亚类型的变体或异文被记录下来,它们的地理位置也在显示它们跨时空传播的地图上被标注出来(就像题碑文的人在墓碑上记下人们出生和死亡的日期)。民俗学者假定,在多个地区存在着的各种复杂样式都有同一个来源,之后随着人们的旅行或迁移而流传开来。就某种特定类型的历史而言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它是在哪里起源的?什么时间?它最初的外形或外貌是什么?(也就是“原型”,后来的样式都是变体)在跨时空传播中一些特征怎样保持着稳固不变而另一些特征怎样发生变化?为什么?追溯起源、变化和稳固性的方法被称为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它也被称为芬兰研究方法,因为在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芬兰的民俗学者首先明确地将其系统化并加以运用。

文化的体现(Embodiments of Culture

第三种研究视角认为物质民俗体现出研究群体的文化要素。我对于文化的定义基于以上提及的立足人类学的民俗学家泰勒在1871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从宽泛的民族志角度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习得的能力和习惯”。(泰勒,18711)最后所说的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习得的习惯并不包括遗传而来的品性以及古怪的行为。泰勒的定义意味着文化是在相对同种的人群中所共享和共同遵循的。考虑到文化是包含各种要素的整合体,民俗学学者和人类学学者将物品看作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而关注样式和设计怎样与文化的其他要素相关联,比如说与宗教、性别角色或社会结构的关系等。

这里面主要的概念是物质文化、文化语境和功能。研究者关注物质文化怎样符合(一般并不一致)并体现出一个群体的设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例如,他们研究特定的宗教用品怎样体现一种集体的世界观,某种食品怎样显现种族或区域认同,精心创造的实用物品怎样象征财富和地位等等。一些物品并不与文化相吻合,而是为了满足某些愿望。例如,19世纪长年累月地在海上捕鲸的水手创造出雕刻工艺品,主要描绘家庭、家乡的生活情景甚至成功捕鲸的巨大喜悦(其实捕鲸很少能获得极大成功而且总是充满危险)。自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功能主义非常盛行,它力图解决实物怎样与其他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保持社会和文化处于一种相对和谐稳定的状态,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探讨制作和使用特定物品怎样发挥社会和政治批判的作用,甚至是起到挑战并破坏现状的作用。

人类行为(Human Behavior

第四种视角是将对物品的制作和使用作为人类行为来研究,关键词有物质行为、个人背景、个性特征、全部技能、创造力、审美、制作事件、反馈和强化等。研究者探究个人怎样承担起传统的职业角色(像雕工、木工、陶工等)以及为什么会这样,工匠的个人风格是什么以及它是怎样形成的,工匠的全部技能包括哪些样式和设计,个人的审美和品位标准是什么,工匠的个性怎样影响他所设计和制作的物品,工匠怎样理解他所创造的样式和设计,最初的设计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生怎样的变化以及变化原因,消费者和潜在使用者的期望是什么,他们在制作事件中的反馈和回应怎样影响艺术家及其所创造的工艺品,等等。

研究者意识到,就民俗学的概念而言,物质民俗事象是传统的,来源于过去,是文化的要素之一。历史、传播和文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物的样式和它对某一社群的重要性,但是这些并不能解释创造的特殊性、用途和它在个人生活中的意义。行为研究旨在通过考察参与者的性情和特定事件的动态过程来发现实物在特定情况下怎样被创造出来以及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它具有一些特殊的特征,它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具有怎样的意义等。

物质文化,物质行为

物质文化

很多学者运用上述的视角尤其是前三种视角进行研究,他们使用“物质文化”这一术语指涉他们的研究对象。虽然多年前艺术史学家乔治·库波勒(George Kubler)曾指责“‘物质文化’的令人恼怒的丑陋”(库波勒,19629)但这个术语仍然有很多人在使用,主要是因为它无所不包。西蒙·布朗纳认为(布朗纳,19853),“物质文化由手工制作、塑造、修改并使用的有形物体组成……包括艺术、建筑、饮食、服饰和家具”,这里面涉及一些新的类别。

作为“文化的物质展现”("material manifestations of culture")的简写,“物质文化”这一术语不仅强调有形物质也强调文化。正如朱尔斯·大卫·帕文(Jules David Prown)所定义的,“物质文化是透过手工艺品研究信仰——价值观、思想观念、态度和预设——其出现在特定时代特定社区或社会。”(帕文,19821)对于帕文来说,物品体现出社群的文化。詹姆士·迪兹将物质文化定义为“我们通过文化决定的行为来改造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进而将文化提到了无与伦比的地位。他认为,物质文化是“文化上习得的规范”所塑造的任何有形的东西。物质文化的名称与研究中的特定偏见相吻合。托马斯·斯科勒若斯(Thomas J. Schlereth)发现,“人们假定在物质的背后总会有特定的文化”。(托马斯,19853)他进一步揭示,物质文化的概念“既指涉研究对象——物质材料,也包涵它的首要目标——对文化的理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慎成]韩国《孝子里》和中国《义虎记》故事比较研究
下一条: ·[朱姆沃尔特]口头传承研究方法术语纵谈
   相关链接
·[孟凡行]物质关系和物质文化的四层结构·[朱霞]精英与民间文化互动:建水紫陶装饰工艺形成探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