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4 | 点击数:4965
 
 

  三、研究领域的新建设

  近十年来,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在建设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前辈治学的博大成就和学术发现;同时,在前人奠定的学科建构中,提取优势基础研究要素,继续建设三个研究方向,即民俗学与民俗志学、民间文艺学和数字民俗学。下面解释这三个研究方向的理论要点,一并归纳和介绍相关新成果。

  (一)民俗学和民俗志学

  在民俗学和民俗志学的关系中,民俗学涵盖民俗志学,民俗志学是民俗学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北师大民俗学学科近年对民俗志学的建设投入了相当的精力,扩大了民俗学的理论基础和资料系统建设。

  民俗志学,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文献民俗志,一个分支是田野民俗志。二者以民俗自身的观念、解释、结构、分类和功能系统为主体,审视历史文献中的民俗记载和现实田野作业中的资料,建设以民俗学研究目标为主的、关注田野资料和民间文献的民俗史。①民俗志学区别于单纯从书面文献中剥离的民俗史,也区别于单纯强调口头传统的民俗史。它要补充解决三个问题。第一,民俗资料的分期与分类。民俗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文化的观念与行为所产生的具体连续影响的人文现象,是日常形式的动态文化,相比之下,正统文化按历史朝代分期,按典籍文体分类,两者区别很大,当然也有联系。在民俗志学的研究中,主要解决民俗资料自身的分期和分类问题,补充以下三个要素:补充被认定为民俗要籍的相关文献要目,包括反映社会上下文的文献以及文学、农学、哲学、宗教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相关史料,形成整体民俗志文献系统;补充历史上已形成的民俗文体文献,如“风土记”、“岁时记”、“志怪”笔记、“水利簿”、“人物志”、“竹枝词”、“但言解”等,按照民俗文体的原有分类,进行跨历史的纵向描述和分析;补充分析我国民俗志的口头解释方式、历史文献化过程和社会功能。第二,以研究普通人文明遗产为目标,尝试解释当代民俗志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民俗和民俗文献被使用的意义,民俗通过地方文献化和历史景观化的途径成为遗产实物等。通过这类努力,揭示民俗的生命力等。第三,补充历史民俗学要素,建立更适合民俗志学的分类逻辑和贮存理念。

  在这个方向上,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民俗史》(六卷本,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第二版,钟敬文主编)、《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说话的文化》、《全球化与民俗保护》、《现代民俗学讲演录》、《北京民间水治》、《中国民俗文化志》、《<荆楚岁时记>研究》、《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萨满教图论》、《建国初十年民俗文献史》和《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①

  (二)民间文艺学

  民间文艺学方向是北师大民俗学传统的历史体现。在老一代民俗学者的历史性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史诗研究,至今仍是北师大民俗学学科的教学课题。近年,北师大主要加强了民间叙事研究。

  新一代民俗学者吸收了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但人类学在关注人类精神活动的背后,承认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差距。老一代民俗学者关注民间文学,承认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与母题、主题或类型有互构关系。新一代民俗学者的工作,倾向于强调人类精神现象与民间叙事的个人经验和文化网络的联系。

  民间叙事研究。民间叙事的意义的解释在于“表演”。叙事的意义主要不在文本之中,而在群体认同和文化网络的社会运行之中,也在个人经历的叙述的努力之中。这种研究尽量不脱离母题、主题或类型的文本,不脱离民族文化自身的特征空谈,不套用西方故事理论。大家认为,西方理论在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与中国叙事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大家也不以西方理论否定中国叙事的各种母题、主题或类型的讲述套式。大家努力在两种文化之间,找到能够解决民间叙事理论与民间叙事套式之间的讨论交叉点。

  故事文化研究。在最近的研究中,有的学者把宗教仪式、社会事件和实物分析等引入民间叙事学,这使他们在考察民间叙事的方法上和理论框架上,都有新见。特别是对民间叙事中的物品进行实物分析,可以观察到不能以人的逻辑去分析和测量的事实,这难度更大,要求学者有很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把握资料的能力。这些研究给当代民间文艺学带来了很多新启示。在这个方向上,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钟敬文主编的“外国民俗文化研究名著”译丛三种〔含普罗普(Vladimir Propp)的《神奇故事的历史根源》和《故事形态学》,洛德的《故事的歌手》〕,钟敬文主编的《民间文学概论》与《民间文学作品选》第二版,以及《现代民间文艺学讲演录》、《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禁忌与中国文化》、《中国神话手册》、《灵验、磕头、传说》、《巧女故事》。①

  (三)数字民俗学

  在全球文化环境变迁中如何实施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跨文化交流战略?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20世纪靠出书造势,21世纪把文化多样性变成文化权力,吸收多元文化,尊重地方文化,保护遗产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数字化成为世界多元文化公开揭秘的武器。2003年,北师大民俗学学科成立数字民俗学校级重点实验室,率先加入数字化主流。它在近年的工作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传统文科研究方法进行改革,对国际国内长期悬而未决的民俗海量信息的贮存和再利用问题,找到突破的办法。主要将数字典藏和数字博物馆结合起来攻关,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成果,建成中国民俗基础资源信息中心。二是改进民俗学的理论模式,以数字民俗学研究的新成果,将前人寻找国家民族新文化载体的宏观视角,转向新一代民俗学者所关注的民俗文献规模研究与具体个案微观研究的资源整合上,同时重新进行人文数字数据分类,搭建内部民俗解释与世界视野内的多元文化对话的新框架,探索中国民俗文化代表作的现代输出策略。

  开辟数字民俗学的新方向,需要政府和高校之间的通力合作以及高校文理科之间的通力合作,这是建设数字民俗学与其他民俗学方向不同的地方。数字民俗学以民俗学基础研究为核心,但它不以民俗学独立登顶为荣耀。它所需要的开发资源授权、高新技术支持和多门类的学术支撑,都是它成功的必要条件。近年我们与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合作,也在校内与文学院、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信息科学与教育技术学院和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分类数据GIS空间演示的软件研制,以及数字钟敬文工作站、数字故事博物馆、数字谚语影院、数字民歌影院、数字戏曲影院、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史数据库、北京城市行业经济民俗研究、民俗图像电子典藏库等一批项目,这些都是一个学科无法全部承担的,却能在合作中完成。我相信,民俗文化研究精品的数字化程度,必将成为全球化时期衡量国家文化实力的某种尺度。①

  在这个方向上,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数字钟敬文工作站》、《数字碑刻民俗志》和《数字行业民俗志》。②

  数字民俗学成为重建师生模式的新平台。我们以现代人对信息交流的广泛认知为基础,将数字民俗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成教学平台,吸收博硕研究生进入项目组。年轻人在兴趣盎然的参与中,与导师携手共建师生模式。北师大民俗学专业2007级博士生古丽在参观国家大剧院和首都博物馆的数字民俗软件成果汇展后说:“在参观中,看到我们所的老师、学友和自己的名字,倍感亲切和自豪,这是我们和政府、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民俗文化遗产与现代数字化技术结合,为祖国现代化文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③另两位研究生反馈说:“我们听到周围的观众说‘这个挺有意思的’,‘这么做很有意义’,深感在北师大学习期间找到了一条学术研究、人才成长和社会急需文化产品开发的最佳路径。数字化给民俗学学科注入了新的血液,我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服务于国家、社会和人民,还能促进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我想这是我三年来学习的最大收获。这也应该是中国现代民俗学需要着力发展的重要方向。”④

  需要说明的是,在人才培养上,大学者教育不能被知识传授所代替。我们用知识传授插翅膀,用理想教育树根基;用知识传授育“才”,用理想教育固“魂”。知识传授要求不断变化求新,理想教育要求目标始终如一。在全球化下民俗学高等教育战略的现代转型中,这两方面都要抓紧,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

  近年来,经过改革,北师大民俗学学科得到了自主发展,传统基础研究优势得到加强,还开辟了符合新一代民俗学者自身特点的新领域。我们将通过反省和比较自察,弥补不足之处,以使我们对历史和未来的道路看得更为明晰。(本文英文摘要见P.98)

  如果说展示客观性是核心问题的话,那么仅有日本研究者提出的研究结论就不够。获得知识的条件、语境、研究史和提问题的方法,都同样重要,并应更好地为人所知。为了达到这一点,今天仍然应继续努力进行表达、翻译、田野和建立争论机制的工作,这些问题当然很宽泛,甚至能推广到所有文化氛围。但看来似乎只有学者之间的对话,才能同时避免民俗学研究的“民族中心主义”(建立在单一的西方研究范式基础上)和民族学者的“民族中心主义”(仅在某一国家或某种社会文化中进行的特殊研究)。我们仍然是向所有创造性成果敞开空间。

  (本文原载于《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详细注解及参考文献请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乡野天籁——“白茆山歌”北京高校行
下一条: ·[董晓萍]回顾北师大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与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20年合作之路
   相关链接
·[李闪闪]重新发现黄石·[叶涛]学科史、学术体制与学科发展
·[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岛村恭则]柳田之外:日本民俗学的多样化形态与一贯性视角
·[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意]朱泽佩·科基雅拉:《欧洲民俗学史》
·[赵振坤]韩国民俗学对“民”与“俗”的研究·[李姿莹]隐形的桥梁:中国民俗学的福建时期
·[丹·本-阿默思]民俗研究的历史:我们为什么需要它?·北师大文学院召开“‘一带一路’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振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简介·[张志娟]西方现代中国民俗研究史论纲(1872-1949)
·北京师范大学举办“2015寒假回乡调查”启动仪式·北京师范大学成立社会学院
·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钟敬文先生高等教育思想与学术文化著述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
·[吴真]钟敬文在日本的文学活动与民俗研修·[王文宝]钟敬文在中国民俗学创建、发展、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和贡献
·[王文宝]我国民俗学运动中的女民俗学者·[王文宝]北京大学与中国民俗学运动80年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