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韩雷]暧昧的传统节日保护
  作者:韩雷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25 | 点击数:4278
 

      三、暧昧的身体维度

      面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维度,学者们要么选择暧昧之模棱两可,要么选择集体沉默,而生活世界中的民众为了满足一己的信仰诉求却在明修栈道。传统节日的身体维度暗昧不彰,也必然遮蔽传统节日保护的根本目的。历代学者们对传统节日的描述已经很详细很全面了,对节日的构成也研究得很到位。既然如此,我们在谈及传统节日保护问题时,就没有必要故意回避其信仰维度,一味“犹抱琵琶半遮面”。传统节日之味愈来愈淡,在笔者看来不外乎两个层面的淡,一则我们的口腹之欲早就在日常生活的饮食中获得了满足,节日期间的饮食已经没有了新鲜感和吸引力,按照物质匮乏年代的标准,民众现在每天都在过年;二则,民间节日中信仰被淡化了,换句话说,民众的精神诉求得不到满足。如果说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过各种民间节日是为了改善伙食,是吃不饱时的理想和奢望,在守望和距离中期盼节日丰盛的饮食,那么当这些都已经不成为问题,民众就转向对精神层面的诉求。但是传统节日的精神诉求在当下很难获得满足,因为传统节日的狂欢性已经被电视网络等媒介所取代,也就是说,传统节日的狂欢性被虚拟化,民众的身体被悬置,精神上狂欢已经很难通过节日来满足了。剩下的就是节日中的民间信仰了。然而这在中国历史情境下是不能光明正大地摆在台面上的问题,因为我们倡导的是无神论,民间信仰得不到主流意识形态的支持。在此情境下谈论民间信仰是很尴尬的,除非这种民间信仰如祭祀祖先崇拜神灵能被披上合法性外衣。传统节日无奈告别民间信仰的神圣性内容,再加上传统节日活动中身体感的丧失,其日渐被边缘化几乎是一种历史宿命。

      一言以蔽之,我们若想真正保护传统节日,至少要保护节日的两个层面,即物质的层面和精神的层面。第一个层面保护相对较为容易,物质是精神的载体,民间节日饮食等物质层面同时承载了大量的民间信仰,过端午节不吃粽子等节日性食品总让我们感到好像没有过节一样,这说明物质绝对不仅仅是物质,粽子不仅仅是粽子,它包含的文化内涵是靠吃来体验的,我们这方面的身体记忆不能省略。借助食物和饮料的选择以及提供和食用这些饮食的方式,民众通过共餐活动结合成了群体。每个人和自己正在食用的食物是同一的;通过象征性地咽下引发共鸣的物质,庆祝活动的参加者们为自己赋予了编码在那些物质当中的特殊意义[6]。节日饮食就起到这样的作用。当传统节日饮食文化被简化成方便面等速食之后,民众就愈加迫切需要体验原初的食品之味,借助饮食与祖先进行精神交通。第二个层面却很难保护,但这一层面又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节日如果只有物质上的满足,而没有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诉求,那这种节日肯定不会有生命力的。传统节日所包蕴的民间信仰之意义就凸显出来。民众祭祀祖先的形式可能要改变,如清明节为了防止火灾,禁止扫墓上坟时用火,最好改成以鲜花祭祀祖先。民众原本通过烧火纸产生的烟雾来与神灵沟通的,但现在已经慢慢被改变了。有学者说民间烧纸祭祀祖先都几千年了,突然禁止民众烧纸,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但习俗毕竟要与时俱进,清明扫墓也不例外。

      民间信仰渗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想革除陋俗实在很难。当民众不能在主流意识形态中获得满足时,最先寻找的目标就是民间信仰,因为这是民众的精神防火墙,能帮助他们应对来自生活世界的灾难和问题。传统节日中的民间信仰也是如此。我们无法想象,若一个传统节日的信仰被完全格式化,这样节日的存在还有什么价值。当我们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民间节日中的信仰问题,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就是一个伪问题,我们的保护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暧昧的。这种暧昧的保护让我们徒然地看着传统节日衰落下去。在笔者看来,中国传统七夕节乞巧的内容已然被技术时代所淘汰,因为不会有未婚女孩在七月初七的夜晚去乞巧了,人之精巧手艺被机器之巧所取代。七夕节原有的文化内涵被当下民众所淡忘几乎就是宿命。所以说,有些东西无论怎么去保护都注定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最多作为一个标本被展示在橱窗里,成为我们文化记忆的符号。中国的传统节日不能被简单地理解为假期,应考虑到其中承载的文化内涵。韩毓海认为[7],今天中国人已经不太会过年了,人们过年就是看春节晚会,没有亲身参与活动,仅是看客——几个伪农民在那里表演。全国人民冷冷清清看电视,这是无法营造节日氛围的。回家过年应该有利于重构城乡关系格局。毋庸置疑,身体体验的可行性也在考验着温州的拦街福。

      这里的“身体”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身体,而是文化刻写的身体;“身体成为阅读和理解文化书写的新场域,成为一套由编码和象征复杂地编织起来的文本。……无论是口头的传统,匠人手头身上的技艺绝活,还是民众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节日、仪式和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情感方式、感觉倾向、行为方式与规范,往往都是在耳濡目染中习惯成自然,成为刻骨铭心的知识和文化模式。”[8]因此,只有当身体感和神圣感被激活之后,我们才能打通或重构与祖先心有灵犀的传统节日文化通道。

      四、结 语

      节日的实质不是外在的欢声笑语,而是发自内心的温馨滋润。“喧嚣扰攘并不能成其为节庆,相反,它还可能破坏了节庆的气氛。”与此不同,“一种为恰当的节庆所不可缺少的特殊情趣,是某种预期的心理意识”[9]17;它来自对生命的默思和对亲情的热爱。为什么特别是在节庆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回家看看”同亲人们团聚,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为的是能够通过亲情的交流领悟生命诞生的恩赐、体会万象更新的意义。所以,传统节日是普天之下普遍共享的生命感恩,这是节日最深刻的人类学意义:正如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不可能去爱别人,一个缺少亲情体验者无法拥有真正人性的同情。节日因此拥有一种神圣性和宗教意味。事情正是这样:“为使节庆假日能从人类的辛勤努力中产生,必须加添某种神圣的成分。”[9]41 我们若能真正宽容理解传统节日中的信仰维度,让鲜活的身体而不是虚拟的身体加入到节日中的欢乐或狂欢之中,我们的传统节日保护才能走出暧昧的怪圈。

      参考文献

      [1] 刘魁立. 我们的节日, 我们的歌[J]. 温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0, (6): 1-4.

      [2] 劳格文, 黄晓峰. 中国的民间信仰[EB/OL]. [2010-07-11].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2&NewsID=7138.

      [3] [美]杨庆堃. 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 范丽珠, 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1.

      [4] [德]马克斯·韦伯. 儒教与道教[M]. 王容芬,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14.

      [5] 鲁迅. 日记[C] // 鲁迅. 鲁迅全集: 第14 卷.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82.

      [6] [美]理查德·鲍曼. 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 杨利慧, 安德明, 译.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95.

      [7] 韩毓海. 从基层重建中国多元文化时空观[J]. 绿叶, 2008, (7): 68-74.

      [8] 彭牧. 民俗与身体: 美国民俗学的身体研究[J]. 民俗研究, 2010, (3): 16-32.

      [9] [德]约瑟夫·皮柏. 节庆、休闲与文化[M]. 黄藿, 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1.

本文原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气收天地广——二十四节气之寒露
下一条: ·[刘晓峰]重阳节在日本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
·[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
·[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