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孙云春 姚周辉]试论大众文化影响下的民俗文化
  作者:孙云春 姚周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2 | 点击数:5223
 

      三、对大众文化强势条件下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思考

      在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碰撞过程中,大众文化处于更为强势的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民俗文化,是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第一,在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各种文化都在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大众文化以很快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民俗学研究不可忽视的事实。这样的语境中,研究者应该不断对民俗文化的界定和看法进行反思,使其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以上种种大众文化与民俗文化混杂的文化事象,是纯粹地将其打入“伪民俗”的行列,还是将其接受为现代社会中民俗文化的一种形态,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美国民俗学者瑞吉娜·本迪克丝曾在其《探求本真性:民俗研究的形成》中写到:“由于文化学者直到近年来还坚持把意识形态和市场的力量当作破坏民俗本真性的外在力量,因此,在他们看来,促进民俗市场化总会导致本真性在感性上的丢失。市场的改变同时也减轻了此类学者作为文化产品的认证者所受的束缚。”她接着写到,“拙著认为,并不是说研究对象必须灭亡——文化是不会死亡的,它们至多是与生存其中的构建者一起发生变化。”[4]在今天的现实环境下,本尼克丝的观点是引人深思的。而我国学者杨利慧教授在对田野作业中实际语境的关注中也涉及到这一问题。她提出的“实际语境”概念有助于打破自然语境视野的狭隘,她将民歌在社区节日中的惯常表演和民歌由电吉他伴奏而在商业演奏会上的演出都视为民俗事象的实际语境。[5]这些探究都倾向于将传统意义上的民俗文化与其它文化混杂的文化事象接受为新语境下的民俗文化形态。这正是民俗学研究在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该做出的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将民俗文化研究置于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之中,同时对新出现的种种文化现象给予充分的关注,是十分必要的。而将民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相混杂的文化事象接受为民俗文化的新形态,并纳入民俗学的研究视野之中,更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民俗学研究者应该直面的问题。

      第二,如果将这种种文化现象接受为现代社会中民俗文化的新形态,那么如何对待这种形态的民俗文化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对待民俗文化中大众文化的侵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是努力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不受侵犯?还是允许民俗文化中大众文化的侵入?我认为,不管选择哪一种做法,首先必须搞清楚哪种方式最有利于优秀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不要为民俗而民俗。以上文所举苏绣为例,虽然苏绣这种民间艺术品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市场经济下的一种精美商品。但是这种作为商品的存在,在客观上推动了苏绣这一源自民间生活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启示我们:作为民俗学研究者,我们应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不为学科的视野所限定,而是真正站在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这一立场上,站在民众的立场上,哪怕是某种优秀的民俗文化在新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后不再是我们所定义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形态,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停止对这个出路的探索。

      第三,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现在正在进行并且得到广泛认可的是国家和学者两种途径。国家以政策和资金等方式支持,学者以记录研究等方式支持。这两种方式或多或少将民俗文化传承人推向了被动的地位。而相关机构引导民俗文化传承人寻找或创造有利的生存发展环境,并在新的环境中求得新的发展,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民众的主动性,以弥补国家和学者两种保护途径的不足。在农业社会的逐渐萎缩的过程中,在现代生活逐渐加快的节奏中,民俗文化的原有领地不断缩小。如果优秀民俗文化只是固守原有的领地,很可能有走向衰落。近几年就出现的一些优秀民俗文化的消失的状况。面对这样的现实,优秀民俗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民间文化在文化产业化大环境中的自主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优秀民俗文化的生存发展。在整个国家处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纯粹要求民俗文化保持其不变的生存发展模式是不可能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存在于真空的世界之中,它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对民众生活的贴近。中国正在经历着走向现代化的一场深刻的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6],而民俗文化作为民众的生活文化的,不可避免地需要调整自身以求得新的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苛求它保持不变,而只能引导它进入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求得更好的发展。

      第四,在探讨民俗学的传承与保护问题时,研究者要认识到大众文化影响作用,积极参与大众文化管理,以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一方面,对大众文化机构中的工作者,要培养他们保护民俗文化的意识,提高他们发现优秀民俗文化的敏感性。另一方面,对大众文化管理工作,相关国家机构和民俗学者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积极介入,以更好地发挥大众文化在保护、发扬优秀民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

      致谢: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了邱国珍教授的热情帮助和指导,谨致谢意。

      参考文献

      [1]王一川. 大众文化导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

      [2]王忠武. 论二十一世纪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方向及其控制[J]. 东岳论丛,1999,(6):98-103.

      [3]卜卫. 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153.

      [4]本迪克丝(李扬译). 探求本真性:民俗研究的形成[A]. 见:李扬. 西方民俗学译论集[C].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70-93.

      [5]杨利慧. 从“自然语境”到“实际语境”——反思民俗学的田野作业追求[J]. 民俗研究,2006,(2):5-20.

      [6]衣俊卿. 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6.

本文原载:《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王杰文]日常生活与媒介化的“他者 ”
下一条: ·[丁阳华 韩雷]论民俗学中的“生活世界”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游红霞]妈祖文化与郑成功文化的谱系交融及其对两岸民众认同的影响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徐国洪]“书写影响论”与“交流方式说”:杰克·古迪的书写研究
·[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
·[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才晶]丧葬仪式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