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丰楙]礼生与道士:台湾礼仪实践的两个面向
  作者:李丰楙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18 | 点击数:7660
 

  四、竞争与合作:礼生与道士在礼仪中的互动

  在社会舞台上演出的礼生、道士等,他们分别登场的场所、时间及所扮演的角色,彼此既是各自单独地演出,却也需要相互配合,始能构成社会里一个完整的礼仪活动图象。在传统上习于借由礼仪行为以象征其社会行动的台湾社会,不同的礼仪或礼仪中不同的仪式程序,究竟是该由何种礼仪职掌者出场?其实就完全决定于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经久而始成为各地的「在地」习俗,这些因素可从三层面分别理解:一是政治面:掌礼者的职掌能力及权力即是社会实力的表现,也由此奠定其社会地位及其专业形象;二是技术面:实践礼仪的性质在专业程度上的高低表现,即由职掌者传承其知识及训练其技能,决定其在礼仪实践上的独特形象;三是义理面:关涉掌礼者所依据的经典义理,由此形成其鬼神观及对于人外、他界所抱持的心态,决定该由何种角色出场司仪,遂行人与神之间的祭祀行为与目的。所以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微妙关系,在不同的社会里容或有在地的差异,基本上却多一致出现分工分职的现象,这乃是礼仪文化长期发展、衍变的必然结果。

  在非常性的礼仪活动中,关系人生历程比较密切的即是生命礼仪在诸多礼仪中又可以丧、祭二礼作代表,这是虽经历社会变迁之后至今仍能保存完好的一类,礼生与道士对此分别有符合其教义的不同诠释。其次就是岁时节庆及庙会庆典中的相关祭祀,在诸多神圣的醮、祭场景中表现其「以社会民」的社会性,这些都是基层社会中至为重要表演舞台,这些社会舞台的「公共」性质使得在地的精英分子、意见领袖均想登台亮相。因而职掌礼仪者就各按其业余与职业性分别担纲:其中礼生表现其专长的即是各式各样的供献礼,相较于此,道士则是出现在诸般醮仪中,展现其传承道教的斋醮科仪的专长。到底在这些礼仪中,不同的礼仪师如何根据所长各自主导礼仪之进行,然后又能将不尽相同的宗教、义理适切地拼合,使之分别出现却又相互配合成为一种复合式的仪礼?

  儒家的五礼以吉、凶二礼最为重要,吉礼所涉及的祭法、祭义,衍变为礼祀所司的祀典,至今仍是岁俗与庙祀礼仪的年例性活动。在繁简不一的祭祀礼仪中,儒家采取「祭神如神在」的祭义原则,所传承的就是献礼,从三献礼到九献礼,所着重的就是供献祭品以表示「崇德报恩」的报谢精神。在献礼演出时,礼生担任的司仪、赞礼之类职称,他们所在的空间是在被祭者与主祭者、陪祭者的右上角,所职司的即是唱赞或赞助供献物的转送、呈上,使典礼能够顺利地进行。所以主祭者与诸多依序排列的陪祭者、与祭者,在诸神之前所占的空间及安排的秩序,就分别成为主角及其他角色的表演,如此神、人之间表达崇奉的形式及情绪,就形象地表现在礼服及其优雅的动作中。这些被称为「头人」或「乡老」的头面人物就如此依序登场,经由竞争或神明允准的福寿俱全者以此展现其福气与名望,乃是在人神共证的祭典场景中圆满完成。

  礼生出现在这些礼仪中,所表现的专长或就在主导三献或九献之仪,能够以优雅的正音唱礼,并且替代与祭者朗诵颂辞或禀告疏文,此时通常只采用「半跪」的姿势,因为跪在神前的才是主祭人等。年例性的神明生或比较简单的供献,礼生所传承的一般性礼仪知识即足以担当其任;至于隆重的迎王祭典就需要人数众多的礼生团体相互配合,也在内部传授复杂的礼仪,其中的「宴王」就将「满汉全席」的进献物,所有的祭品名称予以雅化,诸如称为「刚鬣柔毛」的全猪全羊全鸡,即是古代牢礼中的「少牢」,都显示其为「血食」之祭保存古代的牲牷之祭,乃是具体表现以至贵之物供献于至尊者之前的儒家祭义。而「血食生民」即是祭法中崇谢「功烈神明」的象征表现,供献牺牲一类含血之物为农业民族延续原始宗教的遗意,从太牢到少牢的牲牷乃是儒家「祭」字的原始语义,礼生即是传续一种古老的祭物供献的礼仪,台湾各地的迎王祭典,如东港或澎湖等地的王府宴王、祀王,或是台北、台南等地孔庙的祭孔,其规模较大,礼仪周备,时至今日仍是由礼生职掌其祭之大事。(李丰楙,1996)

  道士的科仪专长自是更为专业化、职业化,除了一般性的三献礼,主要的仍表现在其主持醮典的能力。有一个有趣的对照,就是在庆成醮时,设置在新庙内的内坛完全是由道士掌坛,如果礼生想要进行献礼,就必须在坛外(庙外)而不能进入内坛;而内坛及醮区也要遵照道教「非血食」的原则,在「封山禁水」的封禁限制下完全斋戒禁屠,直到末日一早「斋天」时才以全猪全羊等供献天公。凡此都显示庆成的醮祭是道教醮仪对于土地秩序的重建,台湾的正一派有「安龙送虎」而灵宝派则有「分灯卷帘」,其目的都是为了再创新的宇宙秩序,故需在道教「一化三清」的三清圣尊前完成,重新安顿龙神以恢复地理的龙脉(李丰楙,)。基于这些专业技能乃是为了象征地表现其宇宙重建的神学观,道教才隐秘传承其职能以胜任其职事,而礼生所传承的就无法胜任这种仪式。

  礼生与道士的竞争表现在迎王祭典的礼俗中,由于王爷具有「代天巡狩」的职司,所代的为天上至尊的天帝,在王府内迎请王爷的宴飨,传统上都是由礼生司礼引导地方上的头人祭拜,以此表示其与王爷亲近的恩宠。不过迎王前来巡狩则是具有驱瘟逐疫的职能,这一部分就非礼生所专长,因而在王府外另行安设王醮或瘟醮的醮坛。诸如此类王府设在庙内而坛场则在庙外,就可见空间的掌控即是一种权力的具体展现,道士所进行的和瘟醮仪乃是专技性的,只有道教古来传承的瘟疫观,并由此发展出一套完整的驱瘟仪式,才是地方人士郑重委托其有效解决瘟疫的原因。在这种认知差异的情况下,礼生与道士各在其位各司其仪,既相竞争又能合作,显示其不同空间所表演的不同礼仪乃是分别基于两套义理,经久表现为两套不同的诠释体系。

  类似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丧礼中,基本上丧葬的相关礼仪是个复合性礼仪,以儒家之丧礼为主体,因应各地的民间风俗,成为丧葬的礼俗,作为丧仪中的奠祭仪式;然后再依照地方上的习惯,分别配合道教的拔度仪或释教(香火和尚)的超荐。在家族的伦理规范中以儒家的「孝」义为核心,生事之以礼,死也需以礼事之。故丧礼的理想就是孝子、孝眷为了表现孝的精神,而需有一套相与配合实行的奠祭礼仪,以之表现其人文性的社会、文化意义。整个丧礼就是如此遵循各地的风俗习惯进行,其中礼生所主持的主要礼仪就是出殡安葬前的奠祭,包括家奠与公奠:在奠祭致哀时所严格排定的先后次序,乃依据家族中亲疏等差的秩序,绝不可逾越或紊乱,而公奠则是展现死者、生者全部的社会关系网络,也尽量按照彼此间或社会所公认的尊卑秩序。这种「秩序」既是一家之中的尊卑、亲疏关系,也是一个社会内部的关系,故两种奠祭一前一后一内一外的举行,乃是作为继承者新秩序调整的基本模式,丧礼作为通过仪礼的过渡阶段就如此清楚地表达出来。礼生所担任的司仪即是形象地象征儒家所倡行的孝道精神的维系,经由公开呈现的形式,理性而节制地实践礼仪,乃是台湾诸种生命礼俗在社会巨变之后,儒家礼生仍能维续比较完整的一种。

  道士在丧葬的拔度仪式表现其高度的技术性与深沈的宗教性,在技术面上诸多繁杂的事务,举凡卜地择日、诵经礼忏等,均可自始至终全盘负责;而在道教及相关的义理上,所有的时地选择乃是在趋吉避凶的原则下,使亡魂能够在「阴宅」的小宇宙与整个大宇宙相互感应,期望其亡者安息而又能有利于子孙的福荫。其中对于灵魂与他界的信仰乃是道教与民俗的基本信念,传统家族主义所重视的宗祧,与道教教义所强调的承负,显示亡者与家族中任何一位生者的关系,在生前为生命的共同体,卒后也仍是家族生命的延续体。故道教将其罪与解罪的罪感文化,具体实践于整个科仪程序中,其仪式正是道士以中介者的身分登场,代孝眷人等请求救苦天尊等神以不可思议的功德力赦罪。不管是经忏诵唸或仪式性表演,都是以反省忏悔的方式自解其罪,然后经由水火炼度其魂魄的济度方式,使之魂魄合一而得以超升仙界,孝家期望以此济助亡魂由此界升向彼界完成度脱。

  在祭祀大事的吉、凶之礼中,礼生登场所展示的意义,就是凸显其在公、私礼仪中的主导地位,乃是基于儒家一贯的道德理念,经由社会性的公开表演以实践其义理,显示其在社会所维续的实力。而道教则是基于教义而展现其宗教性的慈悲与力量,帮助公、私有效完成红、白大事,表现其专职的能力。两者之间既竞争又合作,而能巧妙复合为一个整体,各自分担其任务共同完成礼仪行事。台湾在宗教心态上惯于表现的混融倾向,使儒、道二家不致有严重的冲突,而民众对于礼仪中彼此有矛盾、不符的关系即有意模糊化,而礼生与道士被请而来也只是前来服务各尽其职,如此儒、道中人在舞台上依序各自表演,形成基层民众在礼仪生活中所显现的图象。

  五、结语

  如果非日常性时间中的礼仪实践,乃是职司仪礼者的社会性表演,则支持这一类演出的集体文化心理,就如同剧本的情节安排及其主题意识。其间剧情适时适地的弹性运用,表现其中的义理结构才是一种隐性的文化脉络,让实践礼仪者能够根据礼俗而选择适礼合宜的表演方式。这种仪式性表演在非日常生活中蕴含有某种「游戏」的性质,使各个角色延续其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专注地投入礼仪实践的行动中,期使自我能与社会舞台上的他人均有切合礼仪的称职演出。在礼仪场景中所演出的社会角色,是由日常之我所延伸而出的,为一种化装了的我穿、戴非日常服饰的我,在舞台上紧密的互动较诸日常生活的松散,其实更具有浓缩而紧凑的戏剧性功能。因此这种仪式性游戏演出本质上是严肃的,为道德性严肃与宗教性严肃结合为一,在行礼如仪中演出者的认真严肃,透显出中国社会所认知的礼仪行为,自为地形成一整套象征性的文化符号系统。

  礼生与道士等正是娴习社会仪式剧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儒家的礼仪之学与道教的科仪知识,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各自展现其思想意识,也形成形式、精神各异的表演风格。从表演性的戏剧美学言,他们所传承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自是会让所有的参与者共同体现非日常性的文化特质,其中吉庆性的神圣与哀吊性的污秽,刚好表现两种非常性的礼仪十践。在此中礼生或道士始终是中介性的角色,推动、引导整套仪式使之顺利进行,其冷静投入确是符合导演的性格。从这两类礼仪师与其他宗教角色间的密切互动,就可发现儒家、道教甚至于巫祝等,在思想义理的层面上,各有其根本性的差异,彼此之间也会产生或竞争或合作的微妙关系。这些理念之异所形成的区隔性,就呈现于剧场设置、演出方式及其相与配合的服饰形象上,也就各自形成其意义互异的符号系统。这种表演乃是融合仪式与戏剧于一,故乃具有「仪式剧」的表演性质。

  礼的意义之一就是履、就是实践,特别是公共性的礼仪乃是群体性的社会实践。因此这个社会舞台自是凡可登场的都期望躬逢其盛,经由竞赛性的游戏规则,使得礼仪场景的演出排序具有浓厚的「社会」性格,乃浓缩地象征社会阶层的舞台群相。也因为这种竞赛性的表演性质,礼生或道士就要严肃地主持,而参与礼仪者也要严肃行礼,这就是从「表演」中所具体表现的社会实践,在游戏中也能蕴含丰富的社会、宗教意义。如此「非常」的服饰、动作之中,其实也就蕴含有「常」(日常)的权力表现,并非两者之间就完全区隔。这一情况即是表示礼生或道士所要维续的礼仪文化传统,也就是让社会中有机会与祭者所要彰显的社会成就表现,所以「非常」中有「常」,「常」中有「非常」,这种「常与非常」的文化结构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也是一种主导运作的集体力量,或许这就是中国社会特别重视礼仪表演的内在原因吧!

  参考书目:

  西文:

  Goffman,Erving.1959.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Garden City,N.Y.:Doubleday.

  Tambiah,S.J.1970.Buddhism and Spirit Cults in North-East Thilan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外文中译:

  列维—布留尔(Lucien Levi-Bruhl),1981,《原始思维》。北京:商务。

  铃木清一郎,1989(1934),《增订台湾旧惯信仰习俗》。台北:众文。

  中文著作:

  李丰楙,1996,〈台湾的祭典供物与饮食文化;一个「常与非常」结构〉,发表于台北《第四届中国饮食文化学术研讨会》。

                ──等著,1998,《东港迎王──东港东隆宫丁丑正科平安祭典》。台北市:学生书局。

  金耀基,刘创楚、杨庆,1989,《中国社会:从不变到巨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本文刊于王秋桂,庄英章,陈中民主编:《社会、民族与文化展演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2001年印行,第331~364页。引用请以原书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周庆基]十二生肖说的起源和功用
下一条: ·[向云驹]年画 作为一种视觉包围的层次与感性意义
   相关链接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
·[刘文江]“类民俗”与城市经验文化·[朱林]地方性与互动性:当代仪式研究的两条路径
·[张举文]成人仪式研究的一部经典民族志著作·[曲木铁西 巴莫阿依]凉山彝族“尼木措毕”祭祖送灵仪式研究
·[吴玉萍]分食仪式研究·[贾蔓 奚茜]民俗学视野下的彝族花鼓舞仪式研究
·[岳永逸]范·根纳普及其《通过仪礼》·[叶涛]泰山香社传统进香仪式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