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张小军]“民族”研究的范式危机
——从人类发展视角的思考
  作者:张小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13 | 点击数:3888
 

  在这个意义上,当自然界无法支撑人类发展的时候怎么办?人类就要对自然做出让步。这后面将引起一系列重大的伦理上的、价值观念上的改变。在《人类发展报告》里面,学术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看法是高度一致的。这也适用于文化生态。

  从文化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民族文化的保护具有基础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转型,盲目的现代化、过度商业化和盲目城市化正在对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冲击,急剧破坏着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导致文化荒漠化,给民族地区带来了更加深层的文化贫困。民族文化本来是文化生态和谐平衡的典范,却正在被当今失衡的过度商业的文化强势破坏。作为民族文化的拥有者,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难于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随着老人的故去,民族文化开始断裂,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与挑战。

  在“文化生态”和“文化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下,结合上面的“文化多样性”和“文化自由”的概念,就知道民族文化的保护是极为迫切和重要的,这也是联合国倡导的人类发展的核心思想。当我们谈民族的时候,应该理直气壮的讲民族文化为什么要保护,讲应该去保护。2001年UNESCO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的《伊斯坦布尔宣言》,都在强调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强调“它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三)文化公平与平等发展

  8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用“公平的发展观”取代“进步的发展观”。这个转变特别有意义,建立在对文化进化论批评的基础上。平等,意味着任何个人、性别和民族等群体,都不能被剥夺从发展中获益的机会。在此意义上,给予弱势人群的帮助主要的不仅仅是经济援助的理念,而是提供公平的权力和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式。

  现在谈公平发展,实际上包含着一个非常大的悖论。以世界现在的方式发展,这个世界是不可能公平的。阿帕杜拉曾经说过,面对发展的困境,发展能够创造公平和人道社会的神话业已破产。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斯蒂格利茨在为《2003年人类发展报告》撰写的专稿中,发表了对贫困、全球化和增长的看法,他批评一些理论和统计数字带给人们的误解:全球化带来的是经济增长和减贫。他认为“全球化是不公平的,其益处不成比例地流到了富人手里”。存在着推动增长的同时,也增加了贫困的情况,甚至增长没有促进,贫困却增加了。比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贫困的问题愈加严重。上述发展的状况对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内部也是一样的。报告说,在当今世界的近200个国家中,共有5000多个民族。世界人口的10%为少数民族。目前,世界上共有大约9亿人口因民族、种族或宗教特性而遭到歧视。世界上普遍存在关于民族、种族和宗教的这些歧视。后面的潜台词是,只要按照我们现在的发展伦理和发展方式,有限的资源摆不平我们现在的需求,“民族”在这样的世界格局中成了竞争和冲突的牺牲品,或者反过来说,公平和谐的世界,不会有民族的歧视等问题。习近平说:“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里重点就是民族平等、民族尊重、民族包容,多元文化需要平等,平等才有可能团结,紧紧抱在一起。《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的主题是:“可持续性与平等:共享美好未来”。主题里面的“共享”这个概念特别重要。一般意义上的公平和平等都好理解,但是怎么共享?十六大明确提出 “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这与国际的公理是相一致的。民族也是如此,各民族也需要平等发展,“共享美好未来”。

  (四)文化包容与文化共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从文化包容和共生发展的视角,多元民族文化需要非排斥的文化包容和寻求多面向的和谐共享与共生。包容意味着宽容、拒绝排斥,意味着容许多样性的差异存在和选择,意味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对话。“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的内容之一,它后面对应的是文化共生。从文化包容和共生发展上来讲,多元民族文化需要非文化排斥和寻求多面向的和谐、共享与共生。共生实际上是人类面对有限的资源所采取的一个很核心的概念,按照“崖洞生存”的逻辑,人们在有限资源下的两个极端是要么人吃人,要么共生死。人类发展的正确选择应该是后者。

  沃勒斯坦认为:在有限的资源下,只要独立的国家各自寻求发展,赶上先进国家的竞争就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将以损害别国的利益为代价。今天,国家发展不过是一种幻想。上文提到“国家危机”,就是面对有限的资源的时候,经常会以“国家”这样的一个单位来竞争,现在“国家”这个概念被不断强化,因为它是一个竞争的单元。“民族”这个概念被强化的时候也是这样,经常会被拿来争取权益。沃勒斯坦把“国家危机”直接给点出来了:如果你以国家作为单位,独立的国家各自寻求发展,希望赶上先进国家,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损害别的国家,因为整体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共生这个概念在人类发展里面被反复强调,后面的含义是公平,互相尊重,同生死、共患难。多民族以及多民族文化的共生也是如此。人类应该有能力在他们的文化、在他们的制度安排里创造一种共生的制度和文化。共生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新思路。中国政府提出的“共享发展”可以说是在这一方面的努力。人类发展里这些核心的概念也是在建立对待民族问题的一些原则,告诉我们怎么看不同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人群,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除了公平之外,各民族还要共生。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发展,共同的发展需要团结,需要共同担负责任,需要彼此承担与分担。民族和谐的大智慧是超越经济资源的有限和管理决策的局限,尽力保护文化。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是没有希望的。

  回到上面讲的这四个关键词、四种发展来理解现在的民族问题,答案十分清楚:从人类发展的视角,“民族”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载体和文化单元,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无问题,民族文化无问题,问题在民族之外,这是理解“民族”的基本原则。有学者对“民族”敏感症提出了批评。指出了其误导民众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还有学者批评对“民族”的污名化,认为“民族意识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关键看教育和引导。积极的民族意识就是民族自尊自立自强,珍惜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以本民族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贡献为自豪,愿意向其他民族学习,这样的民族意识与中华民族意识是一致的”。总之,促进各民族文化共生,才是健康的多民族共和的文化生态。

  三、“去民族”的范式危机

  “去民族”是近年来一些观点的泛称,主张淡化民族,用其他概念替代民族,或者以国族取代民族等,这些去民族的观点不符合人类发展,亦导致了民族研究的范式危机。

  (一)第二代民族政策的误区

  胡鞍钢、胡联合提出的二代民族政策,遭到很多学者的批评。他们认为:

  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促进国内各民族交融一体,不断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 个民族的观念,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身份认同,切实推进中华民族一体化,促进中华民族繁荣一体发展。

  上述观点可以归纳为几点:1.用国族取代和融化民族,强调一体,反对多元。2.例举实际上美国、巴西、印度等成功国族的国家,批评俄罗斯等民族分裂的国家。3.淡化民族,取消民族权利。

  首先,国族和民族是孙中山提出的,他在检讨排满的问题之后,于1912年元旦发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提出了“五族共和”论:

  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年来而滋甚……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2年1月,他在致蒙古王公电中又指出:全国同胞“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在此,他把人类自由与多民族共和的国家联系了起来,解除专制、各民族共享人类自由,乃是高于国家的目标,或者说是建立共和国家的目标。也因此,中华民国最初的国旗为代表五族共和的五色旗。国本在民,多民族的民主共和,意味着民族是人民的民族,是国家之本;又是民主的民族,相互平等。

  第二,对美国、巴西、苏联等国的分析具有把“民族”问题化的倾向。也有学者指出了其立论的错误。实际上,民族是没有问题的,也不存在参与战争、瓜分领土、分裂国家等民族本性。所有这些,都是民族的嵌入性所致,或来自政客、政府、极端分子等对民族的利用。因为“民族”的多义性,很容易成为少数人利用或者做政治动员的工具。只不过这类动员有正面的促进团结的,也有负面的促进分裂的。如果民众意识到这一点,自觉促进正面的利用,抵制负面的利用,民族非但不是国家的对立面,反而是国家凝聚的正能量。至于是否需要划分民族以及划分出多少民族,乃是一种国家治理的方式。美国不划分民族并不意味着族群问题不存在,反而从胡文例举的美国三代熔炉政策之演变,恰恰反映出美国在检讨因为强调国家统一而失去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政策弊端。胡文以为民族文化被消融有利于民族统一的看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正是《人类发展报告》担忧的文化多样性的丧失。

  第三,二代民族政策中用“国族”取代“民族”的提法不妥。其一,不能用国族取代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超越国家的全球华人的文化群体的概念,而国族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狭隘概念。其二,不能用国族的一统消抹多民族的文化,应该保持建国以来多民族共和与多元文化族群的原则。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的长久生命力恰恰不应该通过“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来实现”,而恰恰应该通过强化多元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来实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刘宗迪]超越语境,回归文学
下一条: ·[马千里]法国民俗学的史前史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姚春敏]明清以降乐户族群在地化过程探微·[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
·[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陶子煜]当局者观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