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作者:[日] 中村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26 | 点击数:9876
 

  三、口述史研究中的“田野”

  做田野调查时不管现代民俗学、人类学,还是口述史学,都要以文献资料与田野工作相结合进行研究。田野调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设定调查目的与意义后,找个调查地点,而在那边进行采访某个人。对于田野调查的具体方法,有参与观察法、个别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各种方法。无论采用哪个方法,我们都务必先跟采访对象(或受访者、研究协助者)建好关系。这是田野调查的前提,也是成功调查的关键。

  关于口述史与民俗学的田野工作,唐纳德·里奇论述:“口述历史的主要工作是搜集受访者的经历,而民俗学则搜集传统故事、歌曲和其他不论是真实或虚构的社群表现。”[20]一般来说,口述史研究普通人的人生经历和他对历史事件的记忆。虽然他所说的民俗学是所谓“传统民俗学”,但民俗学历来着重于某个特定的民俗现象。再者,曲彦斌也在对民俗学与口述史的田野工作进行对比中指出:“民俗学的采风比口述史学更强调现场的、实时性的‘话语语境’。”[21]他参照欧美学者的研究,强调田野工作时“话语环境”的重要性。即:“如果脱离讲述者讲述内容所必需的、现场的和及时性的‘话语环境’,仅仅依靠单纯的面对面访谈形式的记述所获得的文本,仍然是静态的,脱离所讲述的事物的应有的具体环境的文本。”[22]按他的理解,口述史访谈只是在脱离语境下面对面进行的,从而创造出“一个独立于语境之外的文本”[23]他的看法是否适当,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们思考就是口述史学的“田野”在哪里?

  田野调查时,必须在调查地点(即田野、field)进行,找不到地点就无法进行调查。例如,要是研究某个传说,先要了解该传说的分布地区,然后跟受访人建好联系,而去实地考察。这个实地是调查地点(不管某个村庄也好、某个村民家也罢),也是构成“话语语境”的重要因素,是必不可或缺的。

  那么,依靠口述史访谈进行调查时,是否需要“田野”?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需要作为调查地点的田野。但是,我个人认为口述史的“田野”与民俗学的田野有所区别。比如,去某个福利院对老年人进行口述访谈。那么,作为调查地点的福利院与老年人的叙事有直接的关系吗?保尔·汤普逊曾经说过:“访谈地点一定要设在使被访者感到自在的地方。一般来说,最好的地点是他们自己的家。”[24]对老年人来说,福利院是“另一个家”,被采访时因居住环境感到自由自在,也许就会顺利地说出个人的人生经历。不过,这个环境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有直接的关系吗?

  当然,对一位老年人在他家进行访谈,询问他的人生经历时,他家是构成他的“话语语境”的一部分,是调查地点(=田野)。但是,在这里,想要强调的是有时口述史的“田野”并不在实在空间,而在受访者的记忆中。例如,我去采访上海日侨(即住在上海的日本人),询问他们的人生经历及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时,调查地点有时在他的办公室、有时在他家。这些地点也许与他们的口述有一定的关系。不过,更重要的是在他们的记忆中或脑海中的“田野”。这里的“田野”,正如刘宗迪所说的“作为家园的、人生和理解的依托的田野”。[25]也可以说,“田野”是在受访者的人生经历与其记忆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背景。那么,在应用口述史研究中我们怎样进到受访者的“田野”?

  口述史料是由采访者与受访者共同创造的。这是通过面对面的访谈形式进行,因而采访者跟受访者要建立友好关系,同时采访前必须了解受访者的背景(性别、年龄、身份、阶层、与他或她相关的历史与社会背景等)。通过这样的过程,访谈者与受访者才能在“田野”上创造口述史料。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口述史的独特作用
下一条: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胥志强]现代民俗学中的礼俗互动问题
·[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徐赣丽 滕璐阳]当代手工艺的都市实践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在线上成功举办·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2):现代社会的民俗与现代民俗学
·[李向振]面向“民众的知识”和知识生产的现代民俗学·[岳永逸]风俗与民俗: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史学根性和民族性
·[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叶涛]关注当下的民俗学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周星]现代民俗学应该把乡愁与本真性对象化
·[岳永逸]Folklore和Folkways:中国现代民俗学演进的两种路径·[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李传军 罗含]表彰隐藏的光辉:歌谣运动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建立·[周星]从实问真、与时俱进的现代民俗学
·周星、王霄冰 主编:《现代民俗学的视野与方向》·实践民俗学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史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