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刘亚虎]盘瓠神话的历史价值及其在武陵的源起与流传
  作者:刘亚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12-23 | 点击数:8744
 

      三

  不可避谈的是,盘瓠神话的认同与传播遇到一个很大的障碍,即引异物、特别是一个带神犬因素的异物进入祖先的形象,会使一些现代人在感情上接受不了。

  其实,此类问题早在一两千多年以前就一直困扰着人们。根据现存的汉文文献,早在《诗经》“商颂”、“大雅”一些带史诗性质的篇章里,商人、周人就分别把 简狄吞燕卵、姜嫄践巨人迹的神话化入其中,开辟了化神话为史的风气之先;到了西汉 司马迁,则沿袭此路把 殷、周、秦的始祖神话作为正史一部分记载于所撰《史记》里的《殷本纪》、《周本纪》、《秦本纪》中。《殷本纪》曰:

  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誉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周本纪》曰: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誉元纪。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悦,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

  《秦本纪》曰:

  秦 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这些,都是极不“雅驯”的感生神话,司马迁将其载入堂堂的正史,当时确实需要勇气,也引起后世一些学者不同的意见。最为人们所知的是东汉王充对“感生说”的批判,他在《论衡·奇怪》篇里写道:

  儒者称圣人之生,不因人气,更禀精于天。禹母吞薏苡而生禹,故夏姓曰姒;契母吞燕子而生契,故殷姓曰子;后稷母履大人迹而生后稷,故周姓曰姬。……此或时见三家之姓,曰姒氏、子氏、姬氏,则因依放,空生怪说,……或时禹、契、后稷之母,适欲怀妊,遭吞薏苡、燕子、履大人迹也。世好奇怪,古今同情,不见奇怪,谓德不异,故因以为姓。世间诚信,因以为然;圣人重疑,因不复定;世士浅论,因不复辨;儒生是古,因生其说。……

  夫如是,言圣人更禀气于天,母有感吞者,虚妄之言也。

  ( 儒者声称圣人的出生,不依赖于从天上承受而形成人的气,却是另外承受于天的精气。禹的母亲吞食了薏苡就生下了禹,所以夏朝的天子姓姒;契的母亲吞食了燕子卵就生下了契,所以商殷天子的姓叫子。后稷的母亲踩了巨人的足迹就生下后稷,所以周天子的姓叫姬。……这或许是看见夏、商、周三家的姓叫做姒氏、子氏、姬氏,就因此依照模仿,凭空生造出奇怪的说法,……或许是禹、契、后稷的母亲恰好要怀孕,碰巧吞食了薏苡、燕卵、踩了巨人的脚印。世人喜欢奇怪的东西,古今都是同样的心情。没有看见奇怪的东西,认为是品德不优异,所以就用奇怪的事来作姓。社会上居然真诚地相信,于是认为就是如此。圣人不轻易怀疑它,因而没有另行改定。一般读书人学识浅薄,因而不会再去辨别真假。儒生由于崇古,因而又创造出他们的说法。……

  像这样,说圣人是另外从天接受异类之气,或因母亲吞食了异类而交配,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说法。)

  从自然科学角度来看,这样说可能没错;但从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角度来看,有很大的可商榷之处。 19 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里曾经指出:

  被某些人当作虚假的无稽之谈而抛弃的真实的神话,以其创作者和传播者几乎未梦想过的方式,证实着它正是往事的源头。……作为思维发展的证据,作为很久以前的信仰与习惯的记录,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各民族历史的素材,古老的神话在历史事实中都已合理地占有一席之地,具有这种见识的当代历史学家,就能够放下架子,重建历史的真实面目。( 2)

  从此出发,应该对两千年前的司马迁做出崇高的评价。司马迁正是这样的有见识的历史学家,他在努力地揭示神话蕴涵的历史真实内核,以一种独特的记录“以前的信仰与习惯”的方式“重建历史的真实面目”。

      回到我们的盘瓠神话,就应该从历史的角度看待此类问题,理解历史上很多民族都有过的动植物崇拜阶段,如是,或许能够坦然面对。还应该明确一点的是,此类崇拜不是对具体的某个动物或某株植物的崇拜,而是对主宰整个某类动物界或植物界的兽灵、或植物之灵、或神灵的崇拜。

  事实上,盘瓠神话产生以后,在苗蛮系统世代子孙中一直得到尊崇,他们一直以盘瓠神话的叙事作为自己族类的历史。 《 隋书 ·地理志下》 载:

  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徭”,自云其先祖有功,常免徭役,故以为名。

  其根据就是盘瓠神话。唐代,诗人刘禹锡到连州(今粤北一带)任刺史,他在《蛮子歌》里描述“莫徭”的狩猎生活时写道:

  熏狸掘沙鼠,时节祭盘瓠。

  刺史亦知此类祭祀,说明其至少是公开的,张扬的,没有什么遮遮掩掩。至于历代汉文文献所记载的祭祀盘瓠的情况,就不一一列举了。像这样被世世代代苗蛮子孙引为自豪的盘瓠神话,现代的人们有什么理由对它另眼相看?

  说到犬,忍不住多说几句。别说古代狗是最早被人们驯化的动物,就是到了今天,“狗是人类的朋友”的观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起码在国内外许多城市,狗几乎成了动物里“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宠物,档次越来越高,待遇越来越好,不少人对其宠爱甚于对人;至于说到威猛,孰能超越藏獒(有人以之比喻男子乒乓球世界冠军张继科)?狗已经是骄傲的小公主、威武的将军,形象早已今非昔比。不然,为什么前段时间广西玉林“狗肉节”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对浪潮?

  当然,为了避开目前的某种不适应,展示盘瓠神话的时候可以淡化“神犬”一类的话题,多展示主人公立战功、不居功、入深山、创新业等事迹。这同样与武陵山水武陵风俗等相吻合,同样会有极大的吸引力。许多人同样会怀着极大的兴趣来此“ 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的南山探幽, 寻觅这位高辛帝“驸马”及帝女的踪迹,体味他们的襟怀,接受灵魂的洗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年12月23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董磊明 李蹊]人情往来与新“差序格局”
下一条: ·[萧放]老人制度与基层社会治理:从《教民榜文》看明太祖基层社会治理方略
   相关链接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刘守峰]柳田国男晚年的海上心路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周翔]山与海的想象:盘瓠神话中有关族源解释的两种表述
·[袁学骏]河北耿村起源性神话研究·[吴晓东]“苗族杨姓不吃心”故事的演变与习俗的起源
·[尹晓龙]西汉太一神祭祀与元宵节起源·春节:对联与门神的起源
·[高健]无文字的“起源”神话与“无文字主义”·[杜汉华 余海鹏]“金花女神”考
·[希特拉里·盖楚阿·雷纳]墨西哥非裔族群政治动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袁咏心]中国少数民族婚配型神话起源论
·[陈金文]盘瓠神话:选择性历史记忆·[廖方容]壮族师公戏起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述评
·[毛巧晖]文化展示与时间表述: 基于湖南资兴瑶族“盘王节”遗产化的思考·[李斯颖]盘瓠神话与其多元化仪典演述探析
·[王洪军]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吴晓东]从蚕马神话到盘瓠神话的演变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