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威廉·斯迈斯]华盛顿州的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
——《民俗研究》专栏·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作者:[美] 威廉·斯迈斯 (Willie Smyth)   译者:王均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1-17 | 点击数:12969
 

  3. 挪用(Appropriation)

  “文化挪用”一词通常用来指一种文化不恰当地借用或者是误导性地表现另一种文化。当我们收集关于他们本地的家以及工作、游戏、敬神的地方的故事、诗歌和歌谣的时候,我们意识到其中一些信息不合适同公众分享,不应该用于我们的出版物。两个故事可以说明:

  当我们采访土著美国编筐人的时候,我们收集了关于收割地点及其收割实践的信息。在一些案例中,编筐人告诉我们,他们在联邦土地上收割青草,而这些土地曾经是属于他们部落的。向公众展示这些信息可能会危害他们获得他们需要的资源,可能被谴责违法,或者将他们让人艳羡的原材料资源泄露给其竞争者。我们小心地整理了我们的材料并同我们的艺术家们协商以便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个土著美国老者告诉我们在华盛顿北部有一个古老的洞穴,里面有很古老的象形文字,这些文字之于他们的部落有极大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最近,非印第安人涂抹损坏了这个洞穴。我们面临着一个困境:介绍关于这些洞穴的信息到底是会使它们更易受肆意破坏公物行为的损坏还是能够提高人们对这些洞穴的重要性的认识而促进对它们的保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打印了关于这个洞穴的信息并相信文化遗产旅游者能帮助保护这些洞穴。

  4. 多样性和包含(Inclusion)

  我们关注的主要群体是民族的、宗教的和职业的群体。作为一个艺术委员会,我们尤其想要展现艺术在我们州内每一个社区中的重要性。然而,由于时空的限制,我们不得不提供一个文化表达的样本,因而不得不排除掉许多其他传统艺术样本。我们也不能更深入地描述各种艺术形式及其中的文化。

  除了赞美来自多样的文化的优秀艺术家的技能之外,我们也试图传播一些内在于多样性的社区中的复杂性和文化冲突。在我们的第一个旅游指南中,我们用了首位参与大古力大坝(Grand Coulee Dam)建设的妇女讲述的故事。她的讲述反映了围绕美国最大的大坝之一的修建而展开的职业民俗。在同样的录音中,我们特写了由土著美洲老者讲述的故事,这些故事讲述了大坝的修建如何破坏了他所在的部落的传统生活。

  在开发旅游指南(书)和录音带的过程中,我们试图确保有来自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民族群体、一些宗教群体、一些有着丰富的民俗生活传统的职业的表现形式。另外,我们要保证艺术家们代表了工艺和表演传统的多样性,并且保证有公正的性别平衡。我们的书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多元社区包含了许多面向,而且并非它们所有的面向都是一致的。

  5. 经济冲击和利益

  将旅游群体领来观看地方传统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就像1990年代路易斯安那州(the state of Louisiana)所见证的那样。卡津文化(Cajun[7] culture)的流行迅速给这个州带来了旅游浪潮。一个流传在卡津地区的笑话说,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作为一个卡津人很时髦;坏消息是作为一个卡津人很时髦。

  在今天后萧条时期的美国文化中,没有任何正面经济影响的项目注定得不到资助。尽管我们的旅游指南并没有引起像路易斯安纳州见到的那样多的旅游者的大量涌入,但我们帮助当地社区增加了他们的旅游收入。我们将自己定位在发展观众的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试图将人们带到对民间艺术传统的探索中来,但我们也意识到如果这些传统失去了本真性而变得太商业化,那么,它们的价值将打折扣。在文化遗产旅游中的一个指导性原则是,“不要杀鸡取卵”。这暗示了滥用和过度商业化将很快使人反感。

  我们的赞助者之一——华盛顿州运输部,组织了一个对我们的首个旅游指南在旅游中的影响的调查。他们发现,那些买了旅游指南的人中,35%的人这么做是抱着创造一次旅行以使用这些指南的目的的。其他人不管怎么说都有意按照旅游指南的路线驾驶,并打算在旅行过程中使用旅游指南。85%的旅游指南购买者表达了打算(或者说已经)在指南中提到的某些名胜停下来的意图。在文化遗产旅游中这些旅游指南的效能吸引旅游组织赞助了我们的三个项目。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1]
下一条: ·[高丙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革命的终结*
   相关链接
·[袁宙飞 袁文军]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体系构建与实测·[彭牧]从专家主导到社区参与:美国公共民俗学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形成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不同主体神话观的碰撞与融合·[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研究的新动向
·[霍志刚]神话的当代转化与族群认同·[陆薇薇]日本民俗学的vernacular研究
·[李牧]民俗的表演性:表演理论、活态传承与公共文化实践·[车韦萱]罗杰·亚伯拉罕与美国民俗学的公共性实践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洪允姬]过去与现在如何通过神话相遇?
·[张丽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美国公共民俗学实践·[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实践路径
·[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张成福]遗产旅游中神话的历史化、合理化与系统化·[程鹏]旅游民俗学视野下遗产旅游民俗叙事研究
·[刘先福]民俗过程:概念、实践与反思· 王晓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化利用中的地方文化精英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