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佤族木鼓:通天的神器
  作者:袁智中   摄影/图:张志海 甘炳汶 李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3 | 点击数:10609
 

  当木鼓树向着召宰所祈望的方向倒下、树干与根部断然分离时,男人们的呐喊声就会伴着火药枪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树林间回荡。主祭户贡献的第二头牛便会在这时被剽倒,用它殷红的血为这只新生的木鼓铺筑通往神性的路。

  一天,两天,或是三天,在神授的时间内,木鼓树已经砍好,又一头牛已经被剽倒,木鼓进寨的道路也已经畅通。男人们将粗壮的藤条拴在砍好的木鼓树上,手握藤条、沿着道路两边排成长队,做好拉木鼓的准备。女人们则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

  又一只红公鸡的血滴落在了木鼓树上。召宰站在木鼓树上,张着双臂,挥舞着手里的标枪,伴着男人们拉木鼓树的“嘿哈”声展开了歌喉。

  当木鼓出现在寨门的山坡上时,已经是下午,太阳正从红得有些发黑的云层穿过,整个寨子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红。召宰站在木鼓树上,举着标枪、张着双臂奋力呼喊着,太阳的光芒在他的背上形成了一个金色的光环,包头上的羽毛在风中飞舞着像只正要起飞的鸟。这给所有亲临其境的部族人洞开了神界,让他们看到了传说中那只拯救过人类的木槽正从天而降。男人雄壮的歌声再度响起,早已盛装等候的妇女们使劲甩动着乌黑的长发,前后弹动着粗壮的双腿,随着召宰优美的歌声和男人雄壮的歌喉疯狂起舞。


 
剽牛仪式上的祭师召宰   甘炳汶摄 

 

  祭祀的诚意决定木鼓通神的能力

  如此这般,几天几夜,拉木鼓树的过程变成了一种舞蹈,变成了一次狂欢。神性的光芒开始照耀在每个部族人身上,照耀在木鼓树回家的路上。又一头牛被剽倒在了寨桩前,人们用它的鲜血迎接木鼓树的到来。

  一天,两天,或是三天,在神授的时间内,木鼓全部制作完成。祭祀的诚意决定着木鼓通神的能力。在佤族传统观念中,人是神灵最喜欢的牺牲,没有人头祭祀,新的木鼓就无法实现神性的转变,就无法成为通天的神器。没有了人头,作为人类母体和财富象征的牛,别无选择地作为人的替身被推向了神圣的祭坛。

  新的还布满着稚嫩刀斧痕迹的木鼓被放到了木鼓房内。寨桩前,被召宰精心挑选出来的牛已被牢牢捆在了牛头桩上。召宰神色凝重,手握着酒筒,紧闭着乌黑的双唇,一边在胸腔的挤压下发出一种特殊的吟唱,一边在牛眼前跳着娱神的舞蹈。酒被用来敬献牛脚下的土地,召宰手里的标枪还在牛的眼前飞舞。精心挑选出来的数名剽牛手早已手持标枪赤膊伫立在身旁,只等召宰一声令下,便将手中的标枪刺向牛的要害;村寨的男人们则手持尖刀守候在一旁——一个庄严而圣神的时刻就要来临。

  在人们摒住呼吸时,召宰苍凉优美的诵经声突然间中断,人们看到,召宰手里的标枪已在半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准确地刺在了牛的胫部。几乎与此同时,剽牛手手中的标枪数枚同发,牢牢地插在了牛身上。牛按照预定的方向应声倒下,早已守候在一旁的男人们蜂拥而上,挥刀抢肉。抢到的肉越多、手上粘到的牛血越多,神对其家族的庇护就越多。仅几分钟的时间,牛就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昔日的猎头手则在此时从容砍下牛头,向神灵献上最神圣的头颅。

  神圣的木鼓被敲响了。在木鼓神圣、浑厚、悠远的呼唤中,召宰迈着王者的步伐,踏上了用牛的鲜血和生命为他铺筑的那条通往神灵的路,沉睡于召宰记忆深处的部族千年迁徙史便会在此时奔涌而来,几天几夜都无法停息。召宰追述得越远古,通神的力量就越强大。在神性弥漫的语境中,拌有牛血、灶灰的谷种,伴随着布谷鸟的叫声悄然落地。


 
木鼓神性化的历程将部落带入疯狂迷乱的宗教激情中  李进摄

  在未来的几天时间里,所有部族人都会伴随着木鼓震撼心灵、摄人心魂的力量,弹动着有力的双腿、展开嘹亮的歌喉、甩动着乌黑的长发,通宵达旦载歌载舞。剽的牛越多,越能展现部族的诚意;舞蹈越投入,神灵就越高兴,丰收的梦想就越近。

  虽然,随着文明的进程,疯狂的剽牛血祭已经趋于平缓,甚至消亡。但当木鼓浑厚、悠远的声音再度响起时,那段失落的群体宗教记忆便会再次被唤醒。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5月24日

上一条: ·俄罗斯:雅库特人庆新年
下一条: ·探寻人类文字“活化石”东巴文(图)
   相关链接
·[钮泓宇]神器、乐器与纪念品·[高健]神圣之旅
·叶黑龙:《佤族祭词研究》·[高健]佤族司岗里神话的仪式空间与仪式再造
·[郑筱筠]南传佛教与佤族社会生活的“阶序”逻辑·[高健]少数民族神话的当代变迁:以拉祜族“牡帕密帕”和佤族“司岗里”为例
·沧源崖画:佤族先民的生活记录·[朱德普]临沧地区傣族勐神崇拜及其内涵探析
·[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刘锡诚]田野手记:会说话的山岩
·[刘锡诚]田野手记:凤庆一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