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郑晓云]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
——一个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人类学研究
  作者:郑晓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3-10 | 点击数:23391
 
当代傣族社会变迁的第二个大的阶段是从80年代开始的。这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阶段,在经济生活中,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产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傣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多种经营获得较快发展,人民生活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在社会生活中,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傣族人民重新获得信仰宗教的自由,传统的风俗习惯得到尊重,民族文化获得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傣族社会发展迅速,傣族文化的变迁也十分引人注目,因此,本研究以这一时期的文化变迁为考察的重点。
引起傣族文化变迁的背景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政治环境的改变与影响。民主改革以后,傣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进入了一个与全国大致同步的发展时期,这种发展的新格局给傣族社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冲击。自此之后,历次运动如大跃进、政治边防、文化大革命等都波及到傣族社会,包产到户等农村改革政策也在这里得以推行。
二是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傣族社会的变化。今天,公路通达傣族地区的村村寨寨,景洪县还建起了飞机场。科学技术的种种成果在傣族居住区得到了普及与运用,家用电器进入普通傣家,人们可以通过广播、电影、电视等获得各种信息。现代教育的教育网络已经在傣族居住区形成,小学普及到村寨,中学普及到乡。村社还拥有了初级医疗保障。这一切不仅改变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促使傣族人民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发生变化。
三是社会交往的影响。随着傣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及社会开放度的提高,这一地区的人们与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其中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当属农垦事业的开拓。以西双版纳为例,自1955年第一批复转军人来到这里建立第一个国营农场——黎明农场后,内地一批批从湖南等地迁来的汉族来到这里扎根。今天全州国营农场已有人口14万人,与796个村、22万当地人民相邻。外来者开荒种植、修路、架电、普及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帮助当地人民发展生产,他们这些活动对傣族社会的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随着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前往西双版纳的旅游者达五六十万人之多,他们同样带来了对傣族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曼飞龙村概况
曼飞龙村位于西双版纳州府景洪县南65公里处,行政上隶属大勐龙镇曼龙扣行政村公所。全村有141户、713口人(其中女性374口)。曼飞龙村地处勐龙坝子的南部,整个村子建在山脚下,面对勐龙坝,背山面坝,是傣族建寨最理想的地理格局。村前水田平整开阔,河流穿流其间,村后山脉相连,森林茂盛,在当地傣族人的心目中,这里是一块福地。远近闻名的曼飞龙白笋塔就坐落在村后的山顶上。
水稻种植是曼飞龙村的主要产业。目前全村共有水田663亩,此外还有山坡地200亩,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橡胶种植是主要的副业,目前全村共有橡胶30000余株。种植橡胶树收入不菲。每一百株开割的橡胶树一年能有七八千元的纯收入,有的家庭拥有四五百株,其收入就相当可观。1996年全村人均收入有1000元。
曼飞龙村民的受教育条件较好。村中有一所村办小学,建在村佛寺后,为砖混结构平房,在村中属较好的房子。村中孩子在这里能读到四年级,五六年级到镇完小就读。考取初中的学生要到距村不足1公里的景洪县第二中学继续其学业。曼飞龙村办学的历史在当地较早,从1953年开始这里就开办了乡中心小学,这对曼飞龙村民接受现代教育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50年代以来,曼飞龙村经历了与傣族社会相同的社会变迁,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社会变迁的突出之点主要有:
1.村民经济活动领域的变化。首先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变化的趋势是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改变了过去的单一稻作农业的状况。1985年以前,这里的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此后,村民在政府的倡导下开始注意种植经济作物。经过几年的摸索,至80年代末,村民们发现,种植橡胶树是一种风险较小的增加收入的方式。现在村中家家都在设法种植橡胶树,不仅原有的荒山荒坡种上了橡胶苗,1996年初还因为集体开垦林地而被林业部门罚款2万元。由此可见村民积极性之高。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劳力不足,在橡胶种植中村民们纷纷雇用当地山区农民及四川民工开地挖穴,这一行为还引起了村中的一些议论,因为傣族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类似的现象,这种做法与傣族的传统价值观是不相符的。
其次是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曼飞龙村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很乐于接受新事物。在改变传统粗放式经营、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方面,与邻村相比,他们的行动更为积极,成效也很显著。这表现在:第一,在使用肥料和除草剂上,村民十分热情,不论价钱多贵都要用,甚至一次发生过乡上调进的化肥被曼飞龙村一个村子全部买完的事情。此外,他们也积极使用绿肥、农家肥。当地傣族传统上种植不使用农家肥,认为不卫生。在曼飞龙村民抛弃这种陈旧观念积极积农家肥时,邻近村子的人们甚至说他们是没事干了才去积肥。第二,积极使用良种。承包以来,曼飞龙村的农户积极使用良种,如使用九香稻、三号旱谷等,并进行合理密植,双季稻年均亩产600公斤,较其它村子平均高100公斤左右,这与他们注重使用良种及其它农业技术直接相关。曼飞龙村还出了一个远近闻名的育种土专家波岩顿,由他选育出的稻种在当地推广达一万余亩。他在村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第三,在使用农业机械方面,近年来,曼飞龙村也先于其它村子普遍购买了一些小型耕作机械,这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也改变了使用水牛犁田的传统耕作方式。总起来看,农业科技含量的提高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加了收入,也使村民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黄怡鹏]红水河流域壮族蛙神崇拜的美学阐释
下一条: ·[陈柏峰]乡土逻辑植根于熟人社会
   相关链接
·[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邱旻颐]社会变迁中的傣族文化·[刘兰兰]傣族创世神话:两种宇宙观的融汇
·[刘朦 马兿嘉]从生到死:布朗族、傣族人生仪式的空间转换与象征秩序研究·[霍志刚]建构与融合:遗产旅游语境下泼水节神话资源转化的路径研究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刘林娟]江南蚕神信仰研究
·[胡媛]跳岭头与吃岭头:社会变迁中的民俗演绎 ·[何庆华]傣族祭寨神仪式空间的排他性
·[霍志刚]傣族神话研究回顾与“朝向当下”的傣族神话研究·[钟佳琪]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传承人视角下平阳卖技的记忆与存续
·[霍志刚]遗产旅游与傣族神话资源转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
·[托马斯·道森等]阅读艺术,书写历史——南部非洲的社会变迁与岩画·[冯桂华]饮食里的生态、关系与社会变迁:对赣北地区“米粑”食俗的人类学考察
·“改革开放40年与地方社会变迁”青年学术论坛在济南举办·[高忠严 柴书毓]社会变迁背景下传统庙会的空间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