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杨铭]敦煌藏文文献所见的南诏及其与吐蕃的关系
  作者:杨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2-14 | 点击数:13027
 
天宝十载(751)四月,唐朝大军至西洱河,南诏于无奈之中遣使至浪穹向吐蕃御史论若赞求援,吐蕃“分师入救”。是役唐军大败,士卒死者数万人。南诏击败进讨唐军后,吐蕃命宰相倚祥叶乐携金冠锦袍、金宝带等慰问南诏,“赐为兄弟之国”。天宝十一载(752)正月,吐蕃于邓川册封南诏为“赞普钟南国大诏”,授阁罗凤为“赞普钟”,意为赞普之弟,亦号“东帝”,颁给金印;又授阁罗凤长子凤迦异为“大瑟瑟告身、都知兵马大将”,南诏朝中大小官吏,均获吐蕃封赏。南诏与吐蕃还“山河约誓,永固维城”,南诏改是年为“赞普钟元年”[2]47—48[3]。
此事在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赞普传记》中亦有记载,称:“赤德祖赞赞普(btsan po khri vdus srong)之时,……南方之东(下)部,南诏(vjang)地面,有谓白蛮子(mywa dkar po)者,乃一不小之酋长部落,赞普以谋略封诏赐之,南诏王名阁罗凤(myvavi rgyal po kag la bong)者遂归降,前来致礼,赞普乃封之曰‘钟’(gcung,意为弟),民庶皆归附庸,(吐蕃)地域,增长一倍。”[1]129,166
以往对吐蕃封阁罗凤为“钟”(gcung),论者仅停留在解释藏文gcung有“同胞兄弟”的含意上,而未及讨论吐蕃为何要授予这样的称号。根据已见的藏、汉文献的记载,终唐一代,与吐蕃联姻的周边政权或民族不在少数,而其中嫁公主给吐蕃赞普为王妃的有唐朝、羊同(象雄)、泥婆罗、党项、南诏等,但后来被吐蕃所控制而封为“赞普钟”的仅南诏而已。这就有理由让我们认为,不但南诏与吐蕃联姻应为可信,而且还可推测嫁与赤德祖赞为王妃的正是皮逻阁之女、阁罗凤之胞妹。
 
二 南诏受制于吐蕃时期(751-788)
 
751年南诏与吐蕃联军击败唐朝军队并接受吐蕃封授之后,南诏开始进入吐蕃的实际控制时期。
同上引《赞普传记》7:“赤德祖赞赞普之时,……以南诏王(vjang gi rgyal po)降归吐蕃为民之故,唐廷(rgya)政权大为低落,且极为不安。而南诏王(vjang myvavi rgyal po)而论,彼承事唐廷,忽转而以唐(rgya)为敌,献忠诚归顺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之驾前,其所陷唐廷之土地、城堡一一均献于(赞普)……后,阁罗凤之大臣名段忠国(kag la bong gi blon po dvan cung kog)者,来至赞普赤德祖赞之帐前,在庞塘大殿之中,致礼示敬”。有一点应该说明的是,段忠国晋见赞普是赤德祖赞时期的事,应在阁罗凤被赐封为“赞普钟”之后。从南诏王被赐为“赞普钟”的752年,到赤祖德赞去世的754年只有两年时间,因此,段忠国晋见赤德祖赞君臣的时间,当在此两年之中[4]。
天宝十三载(754),唐朝又令侍御史李宓、广府节度何履光等兵分两路进攻南诏。李宓军进逼邓川(今云南邓川),吐蕃“神川都知兵马使论绮里徐来救”[2]49,大破唐军。其后南诏与吐蕃又合兵扫荡了嶲州都督府,夺取了大量的人口、牲畜和各类物资。吐蕃、南诏夺取嶲州的事件在藏文文献中亦有记载,《敦煌吐蕃历史文书》“大事记年”:“猴年(756),论泣藏、尚息东赞、阁罗凤(kag labong)三人率军攻陷嶲州(se cu),孜吉(tse ci)以下地区尽皆臣服”[1]109,155。需要指出的是,此时的吐蕃赞普已是赤松德赞(khri srong lde btsan,755-797年在位),为赤德祖赞与那囊妃芒保杰细登所生之子,也就是说与南诏有联姻关系的重要人物均已不在人世,为其后南诏与吐蕃结盟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757年,唐朝夺回越嶲,以杨廷进为都督,兼领台登(今四川泸沽)。不久,南诏、吐蕃又联军攻占越嶲和台登,俘虏杨廷进,进而攻下邛部(在今四川越西东北)。当时南诏势力所及,已至大渡河南岸,而吐蕃亦以“抵剑南西界磨些诸蛮、大渡水西南”为其控制的边界[3]5248。具体到吐蕃在滇西北控制的区域,据《南诏化碑》讲:天宝间南诏与唐军之战,南诏王阁罗凤曾派首领杨利等赴浪穹向吐蕃御史论若赞请派援兵[2],结合其他史料可知,当时吐蕃控制滇西北的中心位于神川铁桥(位于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区),东北面据有嶲州,在姚州一带与唐军相峙;北面以铁桥和浪穹为据点,分别在铁桥设神川都督,在浪穹遣御史镇守;以洱海地区为中心的南诏也在吐蕃的控制之中。
大历十四年(779),阁罗凤卒,立其孙异牟寻以嗣。异牟寻率众20万人与吐蕃合力攻打西川,德宗发禁卫及幽州军驰援,与山南兵合,大败异牟寻众,斩首6000级,禽生捕伤甚众。此战之后,异牟寻被吐蕃贬封为“日东王”[5]。建中年间(780-783),吐蕃再度饮马岷江,常以南诏军为前锋,进攻唐西南边州屡屡得手。
这一时期南诏与吐蕃的结盟,也促进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如吐蕃以虎皮旌勇、定为章锦的制度也流行于南诏。《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说:“蛮王并清平官礼衣悉服锦绣,皆上缀波罗皮”(原注:“南蛮呼大虫为波罗密”);又,南诏“贵绯、紫两色。得紫后,有大功则得锦。又有超等殊功者,则得全披波罗皮。其次功,则胸前背后得披,而阙其袖。又以次功,则胸前得披,并阙其背。谓之‘大虫皮’,亦曰‘波罗皮’”[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下一条: ·[宋生贵]民族艺术的民间层面特性与当代背景下的多重构建
   相关链接
·[黄晔]浅论《古谣谚》中辑录的少数民族类谣谚·[陆平辉]民族关系的制度化调整策略分析:详论少数人权利保障策略
·[安琪]云南的阿育王神话与南诏大理国的祖先叙事·[马翀炜]村寨主义的实证及意义:哈尼族的个案研究
·[杜鲜]云南大黑天信仰和图像学特征的流变·[杜鲜]南诏头囊考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李晓霞]试论中国族际通婚圈的构成
·[李克建]中国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历史演变·[林文勋]宋王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创新及其历史地位
·[张泽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的虎崇拜研究·[崔明德 马晓丽]吐蕃民族关系思想初探
·[赵明生]从自然瓜果到人文瓜果·[郭家骥]地理环境与民族关系
·[温玉成]《南诏图传》文字卷考释·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