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孙晓红]晓星 为了民歌的传承
  作者:孙晓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4-11 | 点击数:7840
 

      为了更好地从事这项工作,晓星于1956年到北京师范大学攻读中文系研究班,重点进修民间文艺学、文艺理论和中国文学史,系统学习本专业中外科学著作,并于1958年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获优秀生奖。同年,他作为音研所研究室主任,参加了国家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深入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与沙漠边缘伊克昭盟乌审旗进行深入采访、调查。他与当地少数民族干部合作,编写了达斡尔族简史、简志,并对鄂尔多斯等地民间歌曲进行了系统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此次采风长达两年多,1960年结束。以他的论文《论鄂尔多斯民间歌曲》为序,并由他主编的《鄂尔多斯民间歌曲选》一书于1965年6月出版。此书在音乐界获得很高评价。1981年内蒙古《草原歌声》连载重发了他的论文《论鄂尔多斯民间歌曲》,并由内蒙古音协和民间文艺研究会联合撰写编者按,称该论文具有美学、历史学、语言学、民俗学、伦理学等学术价值。此外,他还撰写了调查报告《鄂尔多斯文学艺术概述》和《达斡尔族文学艺术》等著作,由中央民族文化工作指导委员会编入《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调查报告汇编》,并被列为卷首开篇。

      晓星祖籍浙江宁波,生在上海,儿时没念过几年书,但求知若渴,经常在给老板送货途中溜进书店看一会儿书。他1941年18岁时参加新四军任文化教员,1943年负重伤。命虽保住了,但右手拇指丧失了功能。后奉调到东北鲁迅艺术学院任职,并开始音乐创作。解放战争时期,他与老一辈音乐家吕骥、瞿维、寄明、劫夫、李尼、刘炽、张棣昌、安娥、马可等一道,创作的革命歌曲在东北地区广为传唱。新中国成立后他调入中国民族音乐研究所工作。他勤于钻研和积累,精通平仄、词牌,正是他扎实的古诗词功底,帮助他出色地完成了河曲民歌和内蒙古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编纂。

      晓星从《词刊》主编的岗位上离休后,一直担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特约编审和《中国歌谣集成》特约编审,并逐字审看了各省送审的数千万字稿件。每次他都认真写下意见和建议,并按时交稿,即使是重病期间也从不懈怠。他对待工作精益求精,待人处事高风亮节,文章儒雅绝俗,令编委会同仁感慨万千。审稿期间他撰写了《编选民间歌曲的取舍标准》,从理论上强调了坚持“批判地继承”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编选原则的必要性。他认为,既要继承传统,又要益于后人,这是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2006年8月14日最后一次住院时,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尚未审完的稿件。同年11月5日,他离开了我们。

      在被书包围的斗室里,父亲用那只拇指失去功能的右手,撰写了大量文稿,记下了1万多张卡片和数十本札记,系统地钻研了中国古代入乐歌诗的发展历史。他的题为《中国歌诗发展纪略》的长篇论文,与众多作品一并载入《中国歌诗发展纪略——清浅居文集》和《晓星词曲论集》。1996年,中国文联首批“晚霞工程”收录了他200余首诗词和歌词文集《清浅居歌吟》。这些作品凝结着他50多年的厚重积累和心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瞿维(歌剧《白毛女》作者)在介绍晓星的文章中感慨道:“几十年来,他就是用那只端过枪,并且受过伤的手,写下了大量诗、文。对他来说,不管用枪或是用笔,都是在战斗。”

      晓星常用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话鞭策自己,勤奋著书。1985年他加入作家协会,1993年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及政府特殊津贴。“晓星”的辞条被收入《中国艺术家辞典》、《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大百科专家人物传集》、《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中国诗歌大辞典》等辞典中,他常用刘禹锡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的诗句勉励自己笔耕不辍,并不断有佳作问世。

      无独有偶,在文化部举办的同一展览上也有一张母亲当年在贵州采访民间艺人的照片。为抢救和传承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都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采集和研究工作。难怪当年他们经常在散步时哼出各种山曲、小调,现在我才理解为什么他们对民歌那么情有独钟。民间歌曲深深地融入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之中了。他们虽不是口头文化遗产的直接传承人,但他们却实实在在地为口头文化遗产的传承付出了努力和汗水,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文化传播网 2009-04-04 07:0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冯骥才:天津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下一条: ·[尹虎彬]一个民族的歌者
   相关链接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黄晔 杨邱铭]襄阳市樊城区民歌小调研究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柳倩月]恩施市太阳河乡“民歌兴乡”的实践经验与发展建策
·[丁庆旦]山野歌嘹亮·[徐茜]自媒体时代畲族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
·[路转红]裕固族东、西部地区民歌情感色彩的差异性研究·[孙信茹 王东林]微信对歌中的互动、交往与意义生成
·[戴建国]丁景唐与民歌社·民歌,唱出山山岭岭
·[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王雅琦]畲族民歌非遗保护实践及反思
·[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蒋聪 李恒坤]又探茉莉花
·[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张晓蕾]地方社会变迁与民间音乐传承的嬗变
·[邓伟民]清新赣腔 时尚赣调·[姜学龙]西北民歌“花儿”英译的模式、策略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