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从古代汉语的演变看民族关系的发展
——对话语言学家余志鸿
  作者:记者 赵志研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3 | 点击数:12915
 


  元、清两朝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元朝是近代汉语形成的转折点,清朝是现代汉语形成的转折点  

  余:我们现在总是强调汉文化对周边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其他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往往被忽视了。特别是低估了蒙古语对汉语的影响,低估了北方游牧民族对汉民族的影响。比如说,元朝尽管存在不到百年的时间,但它对汉语的影响很大,近代汉语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不提倡说“汉化”,应该说“华化”。“汉化”是片面强调了汉民族和汉语言对少数民族和民族语言的影响,“华化”则肯定了民族之间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记者:也就是说,在元代的时候,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完成了一个交替?

  余:对,在那时有个交替。突出表现在完成了汉语声调上的变化:所谓“平分阴阳,阳上作去,入派三声”,就是这样来的。

  记者:为什么这个交替发生在元代?

  余:就是因为蒙古人统一了全国。当然在此之前,这个变化在辽、西夏、金统治北方时期就已经发生了。

  记者:这就可以解释为何现在的南方方言中古汉语的成分保留得比较多了。

  余:是的,因为元朝当时对南方的统治推移得比较慢,也就是说,虽然元朝在政治上统一了,但在文化上没有彻底控制。而北方正好在它的直接统治之下,因此变化很大。

  记者:继元朝之后,清朝也是一个少数民族王朝。那么它对汉语的影响是什么呢?

  余:元朝是近代汉语形成的一个转折点,而清朝对现代北京话的形成是个关键点,或者说是现代汉语形成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现代北京话的前身则是元大都话。

  记者:是因为现代汉语中有大量成分来自蒙古语和满语吗?

  余:对,除了语音、词汇的影响外,一个很典型的句法例子就是,现在北京人喜欢说:“你看什么看?”“说什么说?”这个句型就是典型的满汉混合表达方式——现代汉语的VO格式与其镜像阿尔泰语OV格式的叠置——VOV型,即动-宾-动结构。这种格式在元代汉语里就已经出现,元代时作为帝王学习汉语的读本《孝经直解》里就有例子,比如《孝经》“治家者不敢失於臣妾,而况於妻子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亲。”翻译成元代汉语是“官人每各自家以下的人不着落后了,休道媳妇孩儿因这般上头,得一家人欢喜奉侍父母呵不枉了有么道。”其中的“休道……么道”就是VOV格式。

  记者:语言的改变往往是突出地表现在文学艺术上,比如元代的艺术成就是元曲。那么清代语言的变化对文学艺术方面的影响如何?

  余:如果说影响,我认为主要是对京剧的影响,产生了京腔。徽班进京的时候,对语音进行了矫正,要与北京音接近。在语音矫正上,满语的影响就显示出来了,最突出的就是京剧中出现不少满语词和京腔里的“尖团分音”。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9-2-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访谈回顾]赋予传统文化节日新意义
下一条: ·[杨民康 廖明君]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链接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朱现省]社会变迁视角下“做社”习俗的演变与当代价值
·[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杨宇]隋唐及宋元:中古时期七夕节的发展演变研究
·[杨镕]从“老妈上京”到“跑驴”·[刘吉平]西汉水流域崇鸟习俗的生成与演变
·[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吴晓东]阴阳对立观念与门神的起源演变
·[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赵暾]二郎神形象演变考略
·[张文艳 张启龙 张统夏]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落民俗文化的作用与演变·[袁瑾]20世纪50年代以来农村文化政策的演变
·[唐植君]日本蛇郎故事从神话到民间的传承与演变·[黄景春]从厌镇鬼神到祈求风水荫佑
·[鲍燕飞]礼俗互动视角下立春鞭春牛巫术信仰的演变·[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
·[陈政禹]从瘟疫民俗到海洋信仰民俗的演变·[罗兵 苗怀明]从民间信仰与通俗文学的互动看五通神形象的演变
·[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余红艳]明清时期江南生育文化与“白蛇传”传说的演变和传播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