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万建中]“人民性”:民间文艺的核心所在
——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重要论述的理解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2-13 | 点击数:5392
 

  二  民间文艺“人民性”的向度

  民间文艺产生于民间,主要流传于民众当中,具有与生俱来的人民性。习近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民间文艺的人民本体是客观存在的,无需刻意为之。习近平有关文艺的论述没有直接指涉民间文艺,恰恰说明民间文艺不存在远离人民的问题。

  民间文艺活动本身就是人民的审美生活,是人民不可缺少的生活样式。民间文艺具有浓厚的生活属性,民众演述和传播民间文艺时,是在经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民间文艺的“无功利性”使之不至于陷入一些功利性的泥潭。“在文艺创作方面,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存在着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的问题,存在着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这些困扰作家文艺的问题在民间文艺中无从生发。精英主义们在响应习近平同志的号召,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方式正努力治愈文艺创作的顽疾。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本应以民间文艺为参照,却对民间文艺的“人民性”熟视无睹。这种对待民间文艺的态度与政治立场无关,但也不同程度地透视出对民间文艺的肤浅偏见。

  民间文艺的人民本体既是既定的,也是全方位的,表现为人民创作、人民传播和人民享受。民间文艺调查和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区域内广大人民的口头文艺活动,它以口头演述的方式存在,是一个演述的过程和形式。口头文艺属于人民自己的知识和意识形态,是人民对于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演述。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在现代文艺体系中,民间文艺与作家文艺、外国文艺并列,这三种文艺形态在精神特质上各有特点和功用,互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就民间文艺而言,具有鲜明的人民特性。民间文艺在人民生活中,属于人民群众带有审美色彩的生活方式,并非仅仅作为一种文艺样式存在,其还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存在并发生影响,是以文艺的形式展现民间社会的各种思想沉淀和生活现象。

  民间文艺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为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对于自己历史文化传统的记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必要的历史文化依据和广大人民情感、立场的支撑。同时,坚固人民在文艺事业中的主体地位,高举“人民的文艺”这面大旗。

  认定民间文艺的人民本体特质,取决于民间文艺无功利、无利害的生存状态。在民间,人民的创作活动,基本上是一种无意识,或下意识的。也就是说,人民在进行民间文艺演述活动时,一般并不把它当作艺术行为来对待,民间文艺活动,常常是伴随着物质生产或生活一道进行的,大多情况下,无需腾出专门的时间。这正好迎合了康德提出的“审美无利害”的美学指向。“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人必须完全不对这事物的存在有偏爱,而是在这方面纯然淡漠,以便在欣赏中,能够做个评判者。”与康德不同,习近平如是说:“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随着消费主义和民俗主义的盛行,功利主义和利害关系也进入到民间文艺领域,一些民间文艺步入市场化。倘若按照康德“审美无利害”的审美法则,审美便不复存在,这是审美实践当中的一个悖论。习近平同志站在更高层次论述人民与文艺审美的关系,为理解这一问题确定了方向性维度。他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这既是美学原则的创新,也是对人民主体性的全方位判定。对“人民”而言,无所谓利害还是无利害,因为人民是文艺及文艺审美的绝对主体。

  与精英文艺不同,所有的民间文艺都不是个体的,而是群体的,但又是通过个体的审美实践展开的,因为审美体验都是个体的。以往学术研究都在强调个体的文艺经验和表现,倾向于个体与文艺关系的个案分析和把握。然而,任何个体都不能构成“人民”。人民与民族、国家相并列,是一个蕴含主人翁精神的神圣概念,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关注人民主体本位,说明习近平关于文艺的论述超越了单纯的学术层次,而是把文艺纳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诉求的框架之中。正是基于宏伟的民族理想,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更是明确指出,“党对文艺工作历来高度重视,这是因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高扬社会主义人民至上的艺术价值取向是文艺事业的主旋律,而作为具有直接人民性的民间文艺,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更是责无旁贷。

  既然民间文艺具有鲜明的人民属性,是我国各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弘扬和发展民间文艺就成为民间文艺工作者神圣职责。这样一种神圣而又纯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民间文艺界的市场在民间、在田野,田野永远是民众生产和传承民间文艺的土壤,日新月异,只有在田野中不断感受民间文艺的实际,才能不断为发掘、整理、利用和发展民间文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李汝宾]丧葬仪式、信仰与村落关系构建
下一条: ·[毋丹]弦索南曲化:明清戏曲受众的倾向及南北曲声律之变迁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
·[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中国戏曲志·澳门卷》·[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