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二十四节气

首页民俗学专题二十四节气

[张隽波]二十四节气歌形成时间及流变路径初探
  作者:张隽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11-20 | 点击数:20850
 

二、民国初期及之前的节气歌(传统节气歌)

  对古人来说,专门针对二十四节气编一首节气歌,可能远没有针对某个节气编一首诗或歌谣更为重要。目前存世的把节气与歌谣相结合的农谚、诗词非常多,而成体系的、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组诗、歌谣却十分少见。

  元代赵孟頫《题耕织图二十四首奉懿旨撰》较为成体系,组诗以时令月份为序,如《二月》诗:“东风吹原野,地冻亦已消。早觉农事动,荷锄过相招……所冀岁有成,殷勤在今朝。”组诗词句里有个别节气名称,由于关注的重点不同,与节气歌相差较远。赵孟頫是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长期在北方为官,晚年归故里。

  清早期刻本《时历纂》中有“一年二十四气七十二候总括歌”,共24句160字,6字句和7字句混杂,内容为:“立春东风振陟,雨中獭雁(鹰)萌芽,惊开桃树仓鹰化,分玄雷电偏大……鸡乳征禽紧正当。”二十四节气名称在诗中“藏头”出现,且题目中突出了二十四节气,这首总括歌可以说是二十四节气歌的萌芽之一。这本书里有“时宪历”字样,不是为避乾隆的讳“历”字而改名的“时宪书”,可以判定为清早期刻本。

  需要指出的是,清代乾隆年间,山东临朐贡生马益著编写的《日用杂字》(俗称《庄农日用杂字》)曾在山东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农村广泛流传。直到民国时期,仍与《三字经》《百家姓》等书作为民间学堂的识字课本。该书对当时北方农村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有详细的描述,遗憾的是,书中的农时农事、勤俭持家等内容中并无二十四节气名称词句,也无节气歌谣。

  清末同治、光绪年间,苏州著名弹词艺人马如飞,新颖别致地用节气和戏剧名称编写一首《节气歌弹词》进行演唱,深受广大听众欢迎。这首弹词文辞典雅,巧嵌节气、戏名,而且与当时物候丝丝入扣,浑然一体,闻者无不叫绝。内容为:“西园梅放立春先,云镇霄光雨水连。惊蛰初交河跃鲤,春分蝴蝶梦花间。清明时放风筝误,谷雨西厢好养蚕……幽阖大雪红炉暖,冬至琵琶懒去弹。小寒高卧邯郸梦,一捧雪飘空交大寒。”

  还有一首站在闺房怨妇视角写成的《节气歌》,约形成于明清时期,770余字,内容为:“立春雨水恨来迟,手托香腮滴泪珠。蓬松乌云减珠翠,撒拉着花鞋懒待提。紧闭杏桃全不语,病恹恹身子步难移。自惹情牵将谁怨,哑吃黄连苦自知。惊蛰春分杏花天,脱去棉衣换夹单。身弱犹觉微风冷,谨闭纱窗怯春寒……清明谷雨百草生,丈夫立志求功名。一去求名三年正,到而今信不通……小寒大寒春将还,梅花香风透竹帘。冰心岂把芳心冷,守着松柏耐久寒。闭户不知春来也,日月时令记不全。愁锁眉尖将你盼,眼看着,斗柄回寅又是一年。”显然,这首诗传递的信息并不在“节气”上。

  《永宁通书》中有《春夏秋冬歌》,5字一句,共24句,“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中……”这一版本的节气歌比较简单,是简单的二十四节气顺序歌。

  手抄本无名书籍,应为清末民初抄写,内有《便览一年农务》,约有上千字,里面有二十四节气内容,多为8字一句,“孟春令交立春雨水,初一元旦放开门炮杖,烧香吃年朝饭……仲春节气惊蛰春分,初二诸虫降地……对四真说利市话,壹年农务完备俱全。”

  手抄本《庄农杂字》,应为清末民初抄写,4字一句,约有上千字,里面有二十四节气内容,“天地人才,日月星辰,山川河海,江湖树林……先论四季,后论庄农,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前云,小满之后,忙种随跟……小寒大寒,四季已终,二十四气,按时相生,寒来暑往,川流不停……同道见者,勿笑勿哂,之乎者也,读此不用。”

  手抄本无名书籍,应为清末民初抄写,12句96字,里面有二十四节气内容,“正月建寅立春雨水,二月建卯惊蛰春分,三月建辰清明谷雨……腊月建丑小寒大寒。”

  以上是笔者所能查找到的极为有限资料中的节气歌,大量史料均未来得及逐一翻阅。以农书为例,据统计,我国实有农书1747种,属于明清时期的古农书1540种,约占总数的88%,为明代以前农书的7.43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肯定还会发现其他版本节气歌。

  由此可以看出,民国初期及以前的二十四节气歌已经蔚为大观,有的简洁明快,有的内容稍长,有的添加了许多生动的生产生活内容,但仔细分析,它们都有一个在全国流行的“先天缺陷”:只有“内容”,少有“时间”。这里的“内容”指的是节气名称和生产活动,“时间”指的是节气在某个月份的固定日期,这一“先天缺陷”只有等到民国实行阳历后才能弥补。

三、1929年节气歌(升级版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完整记载以来,历代的史书中也都有所记录。《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汉书》记载了二十四节气的推演方法、星次、星宿和节气的关系等。《周髀算经》还对每个节气的日影长度作了比较粗疏的计算。此外,卷帙浩繁的史书、古文献,尤其是古诗词中还有大量的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但几乎都是如何计算二十四节气的位置,或吟咏某一时节的文章和诗词,少有把二十四节气连起来作诗或编节气歌的。从上一部分的例子可以看出,即便有,也都混在《庄农杂字》《启蒙课本》里,没有专门拿出来,当作单一的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为什么最晚在1929年产生?显然,这和民国初期改用阳历,尤其是1928年后,当局采取激进手段强制推行阳历有关,甚至可以说,二十四节气歌的产生就是民国历法改革的副产品。

  历法改革属于王官之学,与天命授受、王朝兴衰密切相关。历代王朝的改正朔都带有极强的政治象征,昭示了统治者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与此相关,奉正朔成为归属和臣服的重要标志。民国成立后,官方开始使用阳历,带着与时局、世界文明接轨的新意,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开始发生变化。由于时局动荡,城头变幻大王旗,阳历在各地的推行并不理想,“阴历在整个社会仍占主流,阳历仅为点缀”。“北洋军阀假借旧历书大行封建迷信的现状,更引起社会上层知识精英为代表的进步势力不满,不时发出改变阴阳历并行现状的要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孙亮】

上一条: ·[张勃]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价值
下一条: ·[王加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功用与当代价值
   相关链接
·[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张云莉 张隽波]“节气”考略
·[张云莉 张隽波]植树节:一体多面的现代节日先行者·关于征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研究课题”选题的通知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在京成立·[刘卷 王敏]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
·[张婉婷 刘芳芳]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传播的创新方式研究·[童方云]《二十四节气菜·宴》在常州的呈现
·关于召开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网络视频会议)的通知·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倡为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中国智慧经验
·“二十四节气文化艺术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专题║ 二十四节气——历史智慧与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刘晓峰]二十四节气与古代科学精神·[郑艳]春秋代序 日月不淹
·[张勃]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梁珊珊 祝鹏程]从田园到城镇:二十四节气之于当代的意义
·[杨秀]人间四月天之立夏·[龙晓添]秋向此时分:丰收的节气与节日
·[袁瑾]二十四节气:天人共生的中华时令智慧·[邵凤丽]天时与人伦的融通:二十四节气中的祖先祭祀礼仪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