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劳拉简·史密斯]遗产本质上都是非物质的:遗产批判研究和博物馆研究
  作者:劳拉简·史密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20 | 点击数:10278
 

  三、遗产制造

  遗产是重要的、有活力的。它是动态的,而非凝固在物质形态中的东西。它包括一系列发生在特定地方或空间的行为。虽然遗产是在地方上发生的行为,但是这些地方之所以成为遗产地,是因为在这些地方发生过的事情制造了意义,承载了人们的记忆。遗产地也给发生在这里的事情提供了场景感与真实感。

  遗产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它不是具体的某一次活动,而是一系列的活动,包括记忆,纪念,知识和记忆的交流与传承,身份认定,社会文化价值、社会文化意义的认定和表达。这一过程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维持保守价值。

  遗产的本质是一种经历,一种社会文化展演,人们通常积极地、自觉地、批判地参与其中。遗产产生了什么影响?被认定为遗产将会产生哪些后果?遗产活动带来的是人们创造的情感和经历,以及人们对它们的记忆。这些会让人们产生认同与归属感。此外,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网络与联系被不断地创造、再造,而不是维持现状。遗产活动促进了这些网络与关系的再造。在遗产活动中,人们产生、审视、思考、拒绝、欢迎或改变有关过去和现在的社会文化价值、意义与理解。身份并非仅仅是产生于遗产地,被遗产地再现的静态之物,当人们、社区和机构基于当今社会、文化、政治需求,重新阐释或评价过去,记起或遗忘过去时,身份被不断积极地重构、协商。

  遗产的本质是一种文化过程或涉身的展演(embodied performance),有很多不同的层次和背景。在下文中,我将介绍其中三个层面。

  四、三个层面

  首先来看机构层面的遗产制造。当遗产部门和政府拟定、实施文化政策和资助政策时,它们在参与遗产制造;当博物馆和遗产专业人士就收集文物,是否举办展览,是否保护或保存某些遗产地或建筑物,以何种方式阐释遗产或不阐释遗产做出选择时,他们同样是在参与遗产制造。国家或国际的遗产名录是遗产制造的产物,因为它代表了什么是过去、什么是现在的特定信息和观念。博物馆展览也以同样的方式制造遗产。遗产地和博物馆的展品并非是被发现的,而是被认定的,它们代表的是遗产和博物馆专家们想要讲述的遗产故事。

  遗产制造的第二个层面发生在社群。然而前期的遗产研究中经常忽略的一点是,遗产专家这一群体本身也是一个社群[22](史密斯,沃特彤,2009)。博物馆员工和遗产官员可以被理解为遗产事务中的利益共同体。他们和其他遗产利益攸关方一样,与遗产物和遗产地打交道、控制它们,在这一过程中建构了自己的职业身份[22]。

  在个体层面也存在遗产制造。尽管机构(例如博物馆和遗产机构)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展览、运用阐释材料来指导和影响观众的遗产制造,但他们不可能总能控制观众对遗产的理解。因此,遗产制造的第三个层面发生在个体层面,尤其是人们去遗产地和博物馆展览的时候。我的许多研究关注的正是第三个层面。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丽丽】

上一条: ·[梁永佳]“叠写” 的限度
下一条: ·[菅丰]跨越“错误的二元论 (mistaken dichotomy) ”
   相关链接
·[杨雨秋]从南汇哭丧歌看出嫁女和入赘婿的身份认同困境·[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马晴]从食俗到节庆
·[严曼华]身份认同与情感共振:朝山进香群体的祭祀圈研究·[何绮珊]宗族重构和身份认同
·[王明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黄景春]民族记忆构建的民间文学方式
·[沃尔夫冈·卡舒巴]城市,一个硕大的自拍照?·[沃尔夫冈·卡舒巴]都市的认同感——浴火重生的城市文化
·[彭伟文]从武馆到工会,从师兄弟到阶级兄弟·[胡玉福]鲁锦织女、社会生命与身份认同的自叙与书写
·[祁泰履] 传统中国的民族身份与道教身份认同·[张海岚]从“唐茶”到“港式奶茶”
·[袁瑾]文化展示与身份认同·[艾菊红]文化再生产与身份认同: 以澜沧拉祜族的旅游业发展为例
·Zeinab Badawi:我将自己的族裔身份看作优势·[王明月]IT笑话叙事中的“程序猿”
·[亚洲文化论坛第40讲]吕正惠:从当代台湾文学的历史想象谈“历史感与文学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