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端午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端午节专题

[王洪军]端午习俗起源于古代禊礼
  作者:王洪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6 | 点击数:6666
 

  三月上巳的礼俗活动是由祓禊之礼演变来的,而祓禊之礼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在最原始的求子意义上,演化为洗浴迎春的礼仪活动,仍保留了“招魂续魄”的涵义。周代以降,祓禊礼基本上在三月上巳举行。沈约云:“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宋书·礼志》)检阅典籍,曹魏之后,三月上巳和三月三日是并行的。民间节日日期的选择与当地的习惯有关,恐怕和政治关系不大。

  祓禊礼选择三月三日,沈约讲明了缘由。“旧说,后汉有郭虞者,有三女。以三月上辰产二女,上巳产一女,二日之中而三女并亡,俗以为大忌。至此月此日不敢止家,皆于东流水上,为祈禳自洁濯,谓之禊祠。分流行觞,遂成曲水”(《宋书·礼志》)。该故事解释了祓禊礼的来历,显系民间故老传言,并不能作为史事来源的依据。刘昭便批评说:“郭虞之说,良为虚诞,假有庶民旬内夭其二女,何足惊彼风俗,称为世忌乎?”(《后汉书·礼仪志》注)实际上,沈约对这样怪诞的传说也是半信半疑,其后罗列文献以为,祓禊礼是由周礼演变而成的。

  从时间上看,端午节无论如何也不能是三月上巳或者是三月三的祓禊节,也没有文献证明三月上巳就是端午节,只是在招魂续魄的意义上,两者有些接近。为了解决端午节与三月上巳的关系问题,我们必须从古代历法入手。

  最早在三月上巳进行祓禊活动的是郑国。陈美东以《史记·郑世家》的历日为研究依据,认为“郑历宜为建丑”(《〈史记〉西周共和以后及东周年表初探》,《自然科学史研究》2001年第3期)。郑国采用殷商人的历法,学者们对此并无异议。《史记·历书》曰:“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这就是说,周人以十一月为岁首即建子,殷人以十二月为岁首即建丑,夏人以一月为岁首即建寅。我们以夏正作为基准,夏历二月,便是殷历三月,周历四月。《左传》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于大辰,西及汉”。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司马迁的说法与此相合。根据《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等文献史料的记载,研究者发现,郑国、宋国都使用殷正。

  《史记·夏本纪》:“太史公曰: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夏小正》是儒者公认的夏代历法。《大戴礼记·夏小正》二月:“绥多女士。绥,安也。冠子取妇之时也。”“来降燕,乃睇。燕,乙也。降者,下也。”相应的记载,在周代典籍里要详细得多。《周礼·地官·媒氏》:“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郑玄注曰:“中春阴阳交,以成昏礼,顺天时也。”(《周礼注疏》卷十四)《礼记·月令》记仲春之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太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从以上材料看,两者的内容大同小异。从历法上来分析,夏历的二月应该是周历的四月,时序无法吻合。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周代的历法。

  周人建国之后,颁布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周人常常以夏人自居。《尚书·君奭》谓“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所以,周人也施行夏历。朱鹤龄《春王正月辨》云:“东莱吕氏谓‘三正通于民俗’,斯言当矣。盖史官纪时事则从周正,月令纪岁功则从夏正。从周正者,多出于朝廷政令之施设;从夏正者,多出于民间士女之话言。二者并行不悖。”(《愚庵小集》卷十二)也就是说,《月令》所记是夏时,《夏小正》的二月与《月令》的二月是一致的,物候几乎无差别。“周监于二代”,政事因袭不足为奇。仲春二月玄鸟来归之时,令会男女及奔者不禁,既是夏、周政令的延递,又是民俗的传承。《夏小正》及《月令》仲春二月玄鸟来归的禖祭,相对应的是使用殷历的郑人三月上巳的祓除,两者是不同时期同一季节、同样内容祭祀活动的传承和延续。蔡邕以为三月上巳之俗出于祓禊,并且古已有之:“自上及下,古有此礼。今三月上巳祓禊于水滨,盖出于此。”(《后汉书·礼仪志》注)其论是比较中肯的。

  楚国所使用的历法问题,颇为复杂,研究者多以出土文献中的九店楚墓《日书》、云梦秦简《日书》、包山楚简纪时材料作为立论依据,辅之以传世文献,出现了周历、夏历、颛顼历三说。各有持论,言之凿凿。笔者以为,楚国使用颛顼历还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

  楚人自称古帝颛顼之裔,颛顼系高阳氏,屈原“帝高阳之苗裔”(《离骚》),便是明证。楚大夫观射父谓楚昭王曰:少皞氏没,颛顼氏兴,“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夏商之世,“重、黎氏世叙天地,而别其分主”(《国语·楚语下》)。重和黎的职守,《尚书·尧典》云:“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孔传曰:“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尚书正义》卷一)通俗地讲,就是观测天象,制作历法,明确时序,其目的在于调理阴阳,属理万物,以达成化治。

  羲和为重黎之后,楚亦为重黎之后。史伯言于郑桓公:“荆子熊严,生子四人……,且重黎之后也。”(《国语·郑语》)班固直接谓:“夫楚,重黎之后也。”(《汉书·地理志下》)作为颛顼和重黎的后裔,楚国有着较一般诸侯国发达的历法。如长沙子弹库出土的楚帛书十二月相图、云梦秦简《日书》秦楚月名对照表等等,无不说明楚国的历法自有系统,实用性也更强。

  关于楚国的历法,日本学者平势隆郎的研究结论非常谨慎,认为:“‘楚历’以立冬为章首,而可能称为‘颛顼历’。”(《“楚历”小考——对〈楚月名初探〉的管见》,《中山大学学报》1981年第2期)曾宪通《楚月名初探》(《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强调楚国使用颛顼历。王胜利认为:“楚用亥正。”(《关于楚国历法的建正问题》,《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2期)楚使用颛顼历,虽然有个别研究者提出异议,但多数学者还是持肯定意见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条: ·[陈华文]端午节的文化传承:凤舟竞渡与女性参与
下一条: ·[王若光 刘旻航]“飞龙在天”:端午龙舟竞渡习俗考源
   相关链接
·[张湘蓉]怀化市部分县区“双端午节”习俗特征形成的缘由及其意义·[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2023嘉兴端午民俗研讨会举行·[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郑青]中日端午民俗中菖蒲文化流变考察略·[叶涛]在“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召开·“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端午与美好生活”2022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
·[黄晔 万登峰]试论端午节民俗文化促进孝感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之策略·[何彬]端午节历史数据的可视化探索
·《王者荣耀》特色主题展现身秭归峡谷内外共度端午节·抗疫背景下,凸显端午民俗特殊文化意义
·“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嘉兴举行·“端午与文明生活”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王倩倩]危机与抉择:透视疫情影响下的非遗与民俗
·[徐金龙]屈原故里端午节俗的传承困境及发展思路·[常睿]新冠疫情下的端午香囊节俗消费考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