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孙明璐]舌尖上的象征:当代影视饮食文化与民俗主义
  作者:孙明璐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3-19 | 点击数:6569
 

  那么,民俗主义在当代饮食文化创意中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民俗学家康拉德·科斯特林认为,“民俗主义产生的背景往往是一种地方文化面临危机,人们为了寻找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文化认同才会去重塑传统。所以,民俗主义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性理疗机制。它的出现并不是因为与陌生人的交往或者旅游业的兴起,而是有它群体内在的需求在起作用。这种需求根本上来源于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带来的人与传统的异化以及失去家乡(即乡土生活)之后人们的失落感。”

  在大肆渲染天然之味、宣扬手工特色的《舌尖》中,其选取的个例均是一个个重新被挖掘甚至改造过的脱离了原始语境的传统。它将原本的风俗习惯提取出来作为“表演题材”,并进行引人注目的对民俗现象的运用”,究其“文化再产生”的源头,正是因为城市中产阶级身处钢筋水泥建筑,缺失乡土之乐,流水线式的快餐食品让人产生厌倦。对于城市中产阶级而言,几乎在现实生活中所吃到的所有食物,都是加工后的产物。人们在经历恐慌、怀疑之后愈发精挑细选,食物也愈发得不到信任。而《舌尖》中的一切食材和原料均取之天然,人们越来越觉得乡野之物是安全、自然、无污染的代名词。“老字号”“手工制作”更是博取观众的好感,人们认为只有于翻统的才是美味与纯正的。然而,正如本迪克斯所述:“一瓶番茄酱一旦被标上‘纯正’的字眼,也就失去了其特别的意义了。”对《舌尖》的追寻更多地发生在城市中产阶级身上,这也并非没有原因。他们长期居于城市,喜好乡野之趣者有之,旅居异乡怀念乡村生活者有之。改变了语境与生产方式的人们,在记忆的美化之下,心中总有一份挥之不去的乡愁。因此,《舌尖》热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选取的对象恰好成为城市居民的情感出口。

  可是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乡村早已摘下了贫困的帽子,民俗也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而逐渐变异甚至消失,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过去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地而食、掘井而饮的传统乡村,电冰箱、洗衣机、电脑、空调、汽车在许多乡村都已司空见惯,古老淳朴的茅草房也已被贴满瓷砖的新房所代替。

  但在《舌尖》中,我们几乎未曾见到过现代建筑、自动化设施或高科技用具,反而是青砖黛瓦的传统民居、颠簸坑洼的土路以及古朴乡土的饮食器具经常遇见,根据季节耕种收获更是无可更改的事实,食俗延续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舌尖》还原了人们的回忆,这些画面搭配着原始、传统、天然、古老等解说词汇一同出现,给观众带来一种错觉—当代城乡尚属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乡村依然保持着都市不具有的传统与淳朴,依然拥有着乡村独有的绿色天然与纯手工,这些观感均是《舌尖》的创作者们以满足城市消费者此类想象为目的,对客观的本真性进行舞台化改良之后的结果。

  同时,民俗主义与民族主义密不可分,《舌尖》也不例外。《舌尖》对祖国各地美食都满怀感情地赞美,而在展现内地美味的同时,更是特别拍摄了台湾、香港的食物,营造出一种海内外同胞一家亲的归属感。

  这样一部以“吃在中国”为主题的纪录片,却以明晰的国界划分了食物,通过食物和家乡的味道,将观众与乡土、家乡、祖国、土地等民族主义观念紧紧地联系了起来,诸多观众在观看《舌尖》之时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地域认同,《舌尖》在用食物抓住观众的食欲和“胃”的同时,也抓住了观众的“心”。俗话说,要留住一个人的心,就要先留住一个人的胃,对一个人是如此,对一个民族也是如此。

  民以食为天,这部纪录片在将食物和乡土、祖国联系起来的同时,也把乡土、祖国与每一个个体最与生俱来的欲望(胃口)联系了起来,从而如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地把五湖四海的中国人联系了起来,吃成为华夏子民相互认同的最强固的纽带。

  《舌尖》说明了一个道理:民族,就是能够分享同一种家乡味道的人。客观地看,《舌尖》的民族主义诉求是毋庸置疑的,拍摄祖国各地的美食,自然会建构出一种大国形象和地域认同。

  在观看《舌尖》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对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产生强烈共鸣。可以说,《舌尖》是“强化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传播国家形象、寻求跨文化认同的有效途径”。

  (文章来源:《教育传媒研究》2016年第4期;注释及参考文献请参见原文)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彭兆荣]“以生为业”:日常的神圣工作
下一条: ·[顾忠华]巫术、宗教与科学的世界图像 :一个宗教社会学的考察
   相关链接
·《民俗研究》:2024年第2期目录·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24年第1期目录·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
·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民俗研究》:2023年第6期目录·《艺术与民俗》:2023年第3期目录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