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陈晋]“惹弥”与“惹撇”:纳人达巴仪式中的时空认知逻辑
  作者:陈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1-06 | 点击数:5111
 

  传统上,每个氏族的达巴要负责记忆和背诵氏族内所有支系的谱系及相应的惹弥方式。——事实上,纳人的葬礼通常由藏传佛教的喇嘛和达巴共同主持,但其中涉及惹弥的部分由且只能由达巴完成。通过在仪式中念诵祖先的名字(谱系)和相应的路线,达巴赋予其一种非凡的“旅行能力”:在极短的时间内,翻越高山、大河、深谷、峭壁,穿行数百公里,离开或降临支系,只为和后人互动的几个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每个纳人氏族和支系来说,这一路线都是既定、独一无二的。换句话说,来自同一“斯日”、分享同一血缘的人[纳语称“昂亨”(onghing),其字面意义是“同一根骨头的人”],死后也遵循同一路线离开,从而获得某种程度的“永生”;之后,在特定的仪式场合,他们同样在达巴的召唤下,再次沿着同一条路回到支系,接受后人的供奉,并最终(还是在达巴的监督下)带上礼物,走上离去的路,回到司布阿纳瓦,又一次和生者的世界分别。在此意义上,路,或者开辟道路的方式,构成了纳人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志。另一个重要标志即纳人的谱系。有趣的是,两者均是由名称(不论是人名还是地名)构成的固定序列。

  在今天的纳人社会,随着达巴数量的减少,达巴受邀到不熟悉的支系主持仪式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他问的第一个问题往往是:

  “你们是怎么开路的?”

  根据支系成员的回答,哪怕只涉及其中一部分信息(例如,惹弥的一小段),富有经验的达巴也能随即推测出整个路线;由此,他还能进一步推断出这一支系所属的氏族名称、来源、相关支系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达巴不在仪式之外的任何场合为祖先开辟道路。换言之,随意地使用有关惹弥的知识来召唤祖先是被禁止的。对于达巴学徒而言,必须“现学现用”,也就是在仪式上学习、念诵这段经文,这跟他们平时每天早晨、晚上学习诵词的方式形成了对比。如果随意地召唤祖先却没有举行相应的仪式进行供奉,后者就会发怒并报复后人。一位达巴曾如此向笔者解释:

  “惹弥就像电一样,一旦你按下开关,电就来了,灯会亮的!”

  这一比喻固然反映了达巴对于惹弥的谨慎态度,以及相关仪式行为的有效性,同时也折射出纳人对祖先的敬畏。事实上,达巴在为祖先开辟道路时语气恭敬,也从来不用任何鼓、钹打击节奏。

  下面是笔者从四川省木里县屋脚乡境内某纳人支系的惹弥诵词中摘取的段落:

  “从家里出发/现在到达村头/经过‘初华扎纳至’(churuadhanadhi)/通过‘爪叩册尼波’(dhuakrotsénibo)/到达‘拖支’(totsé)

  …

  现在是水洛(shulo)/这个地方叫‘水洛拉曼筑’(shulolamandhu)

  …

  在高山脚下/这个地方是‘司布阿纳瓦’(sibuanawa)”

  在这段诵词中,达巴首先描述了从支系出发、前往村庄出口并到达村外土地;继而沿路翻过垭口,到达云南省永宁乡境内,然后往东南方向,一路经过沿线村庄、城镇,到达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畔(今四川省盐源县左所乡);从那里向西折返,来到前所乡境内,而后向西北,往木里县屋脚乡、水洛乡前进,最终抵达司布阿纳瓦。到了水洛乡后,路线中的地名难以进一步定位。达巴的解释是:往后的道路位于终年积雪的高山之中,今天的纳人已不再认识这些地方。

  根据达巴的说法,上述旅行轨迹实际上反映了该支系及所属氏族在历史上的迁移足迹,惹弥中提到的场所是祖先们生前居住、生活的地点。同一氏族、不同支系的路线会从某些特定的地点开始发生汇合,证明他们来自于共同的氏族所在地。另外,从“水洛拉曼筑”到司布阿纳瓦,所有支系的路线合为一支,意味着所有的纳人都有着共同的来源。

  达巴在仪式中为祖先开辟道路的行为,再现了纳人历史上的社会变迁(氏族分裂成支系)和领地扩张(支系迁移到新的地址)。因此,惹弥不仅涉及物理空间的位移和场所的更替,也涉及时间向度上的变化:达巴通过唱诵祖先走过的道路,也就重新激活、体验和继承了纳人的历史。在这里,纳人的空间认知与时间认知融合为一。

  二、惹撇:给恶灵开辟道路

  惹撇是达巴针对另一类重要范畴——恶灵——所采取的措施。恶灵在纳语中被称为“次”(tsi),泛指一切侵害人类的精灵,代表各种污秽、疾病、冲突、不幸等。纳人认为,恶灵平时藏匿在山间;一有机会,它们便会从山上下来、进入村庄,对人类造成伤害。因此需要请达巴举行驱逐恶灵的仪式(expulsion),将其驱除出人类社会。有一些驱逐恶灵的仪式是定期举行的,另一些则不定期,主要是为了治疗疾病或预防不幸(如流产)。

  根据恶灵的种类,达巴会举行不同的驱逐仪式。通过田野调查,笔者总共记录了36种恶灵,以及十余种相应的仪式,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不过,在现存所有的驱逐仪式中,达巴都需要为恶灵开启一条离去的道路,而这一行为同样是通过唱诵一系列需要跨越的地名而实现的。此时,达巴不再称之为“惹弥”,而是用“惹撇”(jepié)称呼之,其中“撇”指“打开”、“开辟”。惹撇构成了驱逐恶灵仪式中的关键步骤,因为只有通过开辟道路,恶灵才得以真正地离开,人类才能重获健康、安宁和幸福。

  在绝大多数针对恶灵的驱逐仪式中,达巴都采取将它们赶往山上的做法。为达到此目的,他需要先从空间中选取一个方向,然后在坐落于此方向的高山之间建立起一条“通道”;随后,他才能驱赶恶灵沿着这条通道离开。笔者在研究中称之为“山路驱逐”。针对某些特殊恶灵[如代表污秽的“察”(cha)、导致孕妇流产的“纳提”(nati)],达巴采取“水路驱逐”的办法。这是指根据恶灵喜好水流的特性,从流经村庄的河道上开出一条路,令其顺流而下、一路沿水流而离开。限于篇幅,本文只讨论山路驱逐的情况。

  (一)、惹撇的方向选择

  我们先来研究达巴如何选取驱逐方向的问题。具体而言,这涉及如何在空间中去除那些“不适合驱逐恶灵”的方向。是否适合由三个要素决定:“库”(kru),“奇”(tçi)和“几鲁”(dZilu)。根据达巴的说法,这些都是传说中游荡于宇宙空间中的怪兽。有趣的是,它们分别对应和纳人时间观念中的年、月、日。

  先来看“库”。和汉族一样,纳人用十二生肖来表示年份,以及个体的属相。不同的是,每个生肖(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都对应着空间上的具体方向:鼠和猪对应北方,牛对应东北方,虎和兔对应东方,龙对应东南方,蛇和马对应南方,羊对应西南方,猴和鸡对应西方,狗对应西北方,等等。相应地,每个纳人都有其固定的对应方向(例如,猴年出生的人属于西方)。达巴在驱逐恶灵时,必须非常小心,不要把恶灵赶到所在支系的任何一个成员的方向上;如果违反,则会为那个方向上的人带来厄运。同时,他也不能把恶灵驱赶到当年所在的方向。

  

图1:纳人的生肖和方向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张世萍】

上一条: ·[刘菲菲]妈祖信仰仪式的节庆展演和民俗变异
下一条: ·[朱靖江]二郎神崇拜与祆教“七圣刀”遗存比较研究
   相关链接
·视频 ‖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魁立先生访谈·[马盛德]仪式与舞蹈
·[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张芸朵]“热闹”:宁夏燎疳节的身体感研究
·[杨吉然]滇西地区“开财门”仪式研究·[徐鹏飞]生长与式微:农村丧葬仪式的变迁
·[席晓燕]宗族祭祖仪式的文化重建·[吴家敏 李雅嘉]“兔兔这么可爱”
·[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沈福裕]仪式与功能:栗园围香火龙的文化解读·[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
·[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宁祥文]开锁仪式主持者身份的建构
·[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路转红]肃北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变迁研究
·[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林诗瑶]婚嫁仪式中的身体实践与身体意义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