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陈泳超]《太姥宝卷》的文本构成及其仪式指涉
——兼谈吴地神灵宝卷的历史渊源
  作者:陈泳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0-17 | 点击数:13827
 

二 对《南游记》的借鉴与改造

  通过上述介绍,熟悉神魔小说的读者立即会发现,情节单元1—7显然是对明代余象斗《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即《南游记》)中部分情节的借鉴,具体的对应关系,已在上文每个情节单元末尾用【】标注了。对此,“周文”已经有所指明,但脱漏了情节单元4,其实该情节单元是对《南游记》卷四第一回“华光闹蜻蜒观”的改写,连受害女子的籍贯也都是成都人,而妖怪的名字“石落大仙”,显然来自于该回目中的“落石大仙”。

  除了上述作为基干情节的单元之外,许多细节也直接源自《南游记》,像五灵公用金砖对敌、让对手拔金枪赌赛输赢等等;甚至,其中涉及的诸多神名地名,诸如“红玉寺火炎王佛”“龙树法王”“凤凰山玉环圣母”,也显然来自《南游记》中的“洪玉寺火炎王光佛”“龙瑞王”[12]“凤凰山玉环圣母”,等等。另外,有些细节从表面上看不出特别之处,其实也暗含了身份信息。比如石落大仙被五灵公收服后现出原形,乃“马天君枪上的白蛇精”;而在《南游记》中则说原形只是白蛇,从此缠在了华光金枪上。这里其实正说明了华光与马天君(《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称“灵官马元帅”)以及五通神某种程度上的异名同实关系,这一关系后来逐渐罕为人知,所以常熟宝卷中的一些版本,比如“缪本”“朱本”和“丁本”就脱落了“马天君”,单说是白蛇精了。

  吴地宝卷中的五灵公,乃是“五通/五显”神[13]的本地异称。关于五通神的渊源演变,经过捷克学者蔡雾溪(Ursula-Angelika Cedzich)[14]、美国学者万志英(Richard Von Glahn)[15]以及中国学者贾二强[16]等人的众多考辨,其脉络已经相当清晰了,五通与华光、马元帅几个神灵之间互有异同,而《南游记》中的华光,相当部分即为五通神的叙事延伸,因此《太姥宝卷》借鉴《南游记》,就像近代民间信仰多借鉴《封神演义》一样顺理成章。

  但《太姥宝卷》毕竟不是《南游记》的节选本,它并不一味照抄《南游记》中的相关段落,而是根据本地对太姥和五灵公的信仰实践,重新创编的一部自足的地方神灵宝卷。它非但减省了《南游记》中太多拉杂的夸诞事迹,而且对人物关系也有所调整。比如《南游记》中的华光始终是一个人,虽然一胞五胎,但另外四个诞生后就直接出门修炼,真正留下活动的只有华光一人,这其实曲折反映了五通神到底是一人还是五人的历史纠葛。而《太姥宝卷》中虽明确说五灵公乃“花(华)光菩萨化身临凡”,但当地坚信五通神乃是五人,所以始终以五兄弟面目出现。至于《南游记》中五兄弟出生之后还带出一个妹妹“琼娘”,乃是照应书中琼花故事,她在吴地信仰中没有功能,故宝卷将之直接抹去了。此外,《太姥宝卷》中还有一些机智的发明。在《南游记》中,华光的生母乃是“吉芝陀圣母”,原本是个被镇压的妖怪,被华光莽撞放走后投身下界作孽。她在《太姥宝卷》中则被改造成上界天宫御桃园中金莲座上的一只蜘蛛,“蜘蛛”一名,显然是对“吉芝”的音变联想,可“吉芝陀”本来是一个专有名词,无法拆分,现在拆出“吉芝”二字,“陀”字便没了着落,一些文本中仍以“蛣蛛屠圣母”、“结蜘度圣母”、“蜘蛛屠圣母”称之,显然这个“屠(度)”是个历史遗留物(survival)。而另外一些文本索性以“蜘蛛”或“蜘蛛精”称之,当是长期失忆后破旧立新的断然之举。更有趣的是,《南游记》中的萧员外只是一个普通凡人,但在一些《太姥宝卷》文本中,为了强调他与太姥的夙世因缘,就给他添加了“螟蛉屠圣公下凡”的身世,而这个“螟蛉屠圣公”,显然是“蜘蛛屠圣母”的联类推想,显示出民间文学惯有的天真机趣。

  不止于此,对太姥名字的改动,更深层的用意还在于祛除她在《南游记》中的妖怪身份,尽量将神灵塑造成正面形象,“蜘蛛”“螟蛉”虽然只是小小昆虫,但却是上界天宫中的真灵,自然不同凡响。事实上,这样祛魅求正的努力,充斥着《太姥宝卷》的全文。比如圣母吃人这一中心事件,《南游记》中只说是恶习难改,这恐怕难以餍足群众的信仰心理,多数《太姥宝卷》对吃人事件未加说明,可能是比较原始的版本;而另有一些版本则以“养空肚皮”(“胡本”)或“失子之恨”(“丁本”“马本”)等并不一致的理由来解释,其中“马本”解说得最为详细:说五灵公去妙乐天尊那里学艺不归,太姥四处寻找不得,“那夫人自从不见孩儿,日夜啼哭,谅必孩儿被妖怪吃掉,顿时起了杀心便了”,这就大大减轻了太姥吃人的罪恶。五灵公来自五通神,该神在历史上颇有劣迹,以致江苏巡抚汤斌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予以禁毁,便引发全国性禁毁淫祀的政策。在《南游记》中,华光也是一位不守规矩、正邪相参的角色;即便在今天的吴地信仰中,五灵公也远非光明磊落之神。但在《太姥宝卷》里,还是要尽可能为他们正面说话的。像娶铁扇公主一事,《南游记》中说是因为华光丢了看家法器金砖,就觊觎玉环圣母的金塔,于是一路打斗,才引出玉环圣母的女儿铁扇公主的。而在《太姥宝卷》中,则说是铁扇公主母女几个口出狂言,引动五灵公的好胜之心,多少有些不平则鸣的正面品德了。关于《太姥宝卷》祛魅求正的用心,“周文”中多有提及,此不赘述。

  尤为重要的是,从上述各情节单元与《南游记》的对应关系可知,《太姥宝卷》并非完全按照《南游记》的顺序来安排情节。从情理上分析,情节1、2、3、5、6是《太姥宝卷》的主体,在交代太姥和灵公的来历之后,主要围绕灵公救母展开情节,逻辑与时序井然顺畅,也都与《南游记》顺序相符。而情节4“救王小姐”和情节7“比武娶妻”,是与主线相对疏离的插入段,其位置就不必非常固定,因而与《南游记》的顺序颇有不同,却正显示了宝卷文本的特定功能。

  “救王小姐”这一情节单元,以单纯的文学叙事眼光来看,它对“灵公寻母”这一叙事主线毫无用处,只是途中发生的一起孤立事件罢了。它在《南游记》中的功能在于让被救小姐为之建庙供奉。事实上,“显灵--供奉”是神灵信仰得以发生的常见套路,在《南游记》中就出现多次。而在《太姥宝卷》中,情节虽然大为简化,但“显灵--供奉”的功能丝毫未变,而且它不同于《南游记》那样的一般性供养,它是要为吴地民间信仰里五灵公乃“树头五圣”的地祇属性、以及“三尺一箭、彩板画像”这样奇特的供奉形式,提供合法性的。明代晚期吴县(一说常熟)人钱希言《狯园》卷十二里记载:

  树头五圣

  苏杭民间,凡遇大树下架一矮屋如斗大,绘五郎神母子弟兄夫妇于方版上,设香烛供养,以时享之不废者,此名树头五圣。[17]

  而这样的信仰方式,至今还在常熟有所遗留,凡供养太姥或灵公之家,一般都设有“庄台”,以代替“三尺一箭”的小庙,仍不塑像,但也不直接画神像,而是有宣卷先生画一个“塔符”贴在墙上,可见其传承中又有变异。因此,这一情节单元的功能主要不在叙事,而在于对地方信仰实践的直接说明,这才是吴地神灵宝卷叙事的核心特质。“比武娶妻”的情节单元也是如此,因为在吴地信仰中,五灵公和五夫人是必须同时供奉的,因而《南游记》中的一个铁扇公主,在《太姥宝卷》中就必须变成铁扇公主五姐妹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
下一条: ·[李耕]富贵与忠孝:北方某市占卜从业者的道德话语分析
   相关链接
·[祖晶晶]昭君故事民间书写的世俗功能指向·[张润平 李才景]岷州宝卷存目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场域的文化流动与传承研究
·[李贵生]中国宝卷在河西走廊的独特发展·[李丰]宝卷中的“回文”与仪式实践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陈泳超]明清教派宝卷中神道叙事的情节模式与功能导向
·[郑土有 李亚棋]伊维德河西宝卷英译研究·[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
·[任积泉]河西宝卷中的曲牌曲调音乐遗存及活态传承状况浅析·[刘明花]河西宝卷展演的场域问题研究
·[纪秋悦]赵景深先生旧藏宝卷研究·[霍福]历史场阈中的目连戏研究
·[陈泳超 陈姵瑄]民间宝卷的身份叙事建构·[苏长鸿]“何处是江南”抑或“处处是江南”
·[任积泉]“守正创新”是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必然选择·[李婷宜]葫芦与花篮:韩湘子宝卷中的“法宝”意象探赜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