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郑信哲]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民族关系研究
  作者:郑信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4-22 | 点击数:13353
 
1.少数民族人口流动量总体落后于汉族。我国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一般独立地形成狭小范围的生活圈,过着相对封闭的生活。那里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加上民族传统习惯、语言阻碍等的影响,与汉族相比少流动和迁移。而一些地少人多的汉族早习惯于外出挣钱糊口,当外部政策环境为人口流动创造一定的宽松条件时,其人口流动迅速增多,远远走在少数民族之前,其流动人口遍布少数民族地区各城镇,客观上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从业范围具有鲜明特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许多人的经营活动首先开始于民族特色食品和其所熟悉的农牧业产品,如皮张、织品等。正是由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一些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才在许多城市得到广泛传播,为人们所喜爱。一些少数民族传统食品为主的餐饮业在许多城市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人们随处可见打着新疆维吾尔族风味、东北朝鲜族风味、西南傣族、苗族风味等旗号的餐饮业场所。
游街经营民族特色产品也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一种从业特点。随着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不断流动,出现了随身携带民族地区的土特产品沿街买卖的少数民族成员。在北京,在东南沿海及其它地区的城市,都可以看到经营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和穿着藏袍,卖藏刀、藏药的藏民以及穿民族服装,卖镀银首饰和茶叶的西南苗族妇女等。
3.一些城市已形成颇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落。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已经存在世居少数民族和因民族工作机关、民族教育机构的设立而形成的少数民族相对集中居住的聚落。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量进入大中城市,在一些城市也出现了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地方。其类型:
一是自组织类单一少数民族聚落。自发流动的少数民族人口在外出经商过程中,为了适应新环境,充分利用了民族感情和同乡感情,相互帮助,就近居住,从而逐步形成了一些小型的单一少数民族聚落。如,一些大中城市形成的经营民族特色食品为主干的单一民族相对集中的聚落,像北京魏公村的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村”等就属此类。
二是他组织类多个少数民族共居的聚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丰富的人文景观也逐渐得到开发,而许多大城市在城区建设的“民族园”、“民族村”和“民俗村”便是其中一景。这些景点不仅把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民居、风俗、传统文化按原样搬进城市,而且还招收大批少数民族人员进行民族歌舞和民俗等表演。他们尽管隔一定时间进行轮换,但仍然保持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成员长期居住于此,因而形成了人口至少几百人的多个少数民族集中居住的场所。
4.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婚嫁而迁至东部地区的现象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双向流动”,出现了西部民族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妇女嫁给沿海地区汉族的事例。特别是汉族流动人口到民族地区经商做工中广泛接触少数民族,一些人娶少数民族妇女为妻,并把她们带回流出地。之后,又经先嫁之女的介绍,陆续招来婚进少数民族妇女。如,自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共有615名少数民族妇女婚嫁而进,他们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26个民族成分;[8]浙江省绍兴县福全镇1998年纳西族有113名,其中108名是80年代以后婚嫁而迁入的妇女。[9]
5.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面临更多挑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除了一般流动人口的各种困难与烦恼外,还存在特殊困难和心理适应问题。一方面,大中城市居民绝大部分是汉族,汉文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对少数民族来说许多城市不具备他们必需的生活设施和条件。如,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饮食方面需要清真食品,信仰方面需要清真寺,丧葬方面还需专门的土葬墓地等。另一方面,对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而言,语言的障碍同样存在,大大影响了民族间的交往。
 
二、城市民族关系现状
 
(一)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引发区。
从人口分布地区类型上划分,我国民族问题可分为两大类,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民族问题和少数民族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关系调节在改革开放前是政府的主要关注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大量出现,民族之间的交往和接触日益频繁,杂散居地区的民族问题日渐明显和重要,城市则常常成为这类问题的交汇区。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胡阳全]近十年国内傣族研究
下一条: ·[孙正国]中国族源性女神母题的文化阐释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满俊廷]城市咖啡节:基于趣缘与业缘关系构建的都市新民俗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刘明菊]城市化语境下中国民间信仰新样态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刘冰倩]县域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空间中集体记忆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遗保护
·[徐赣丽]从乡村到城市:中国民俗学的研究转向·[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徐赣丽]现代民俗学如何可能·[刘文江]“类民俗”与城市经验文化
·[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张丽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与自我调适·[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
·[刘晓]城市边缘艺术节节日模式与发展初探·[季全保]古镇民俗留痕 城市融入乡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