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巴莫曲布嫫]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及其实践路径
  作者:巴莫曲布嫫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7 | 点击数:11359
 

摘   要:21世纪以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学人引领的史诗研究在口头传统的学术格局中形成了全新的定位,并在本土化实践中从偏重民间文学的文本研究走向口头诗学的田野研究。回观中国史诗学的制度化经营,学科专业化的主导原则和实践路径也在推动学科发展的过程中超越了既有边界,使人文学术的知识生产呈现出跨界重组的动态图景。

关键词:中国史诗学;学科化;口头传统;口头诗学;学术传统

作者简介:巴莫曲布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诗学”学科带头人之一。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优势学科建设“中国史诗学”2017年度项目成果。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汉代大鸿胪到清代理藩院,从巴比伦史诗和荷马史诗到格萨尔、江格尔及玛纳斯三大史诗,将民族事务和民族文化传统置于时空深远的历史人文谱系中参互考源,深具启发意义。史诗研究之重要自不待言。从2016年第四期起,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与《西北民族研究》编辑部达成共识,陆续推出“中国史诗学”专栏文章,意在推进中国史诗研究的知识生产和学术对话。

  就中国史诗学的发展路径而言,朝戈金、尹虎彬、冯文开等所内外同行都曾作过系统而深入的梳理。借专栏开出周年之机缘,本文仅以撮要方式接续这一有意义的工作:立足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下称“民文所”)的学术实践,大致勾勒2000—2015年间“中国史诗学”重点学科的若干相面,聚焦学科化实践与代际传承的基本路径。而难以赅备的方面,尤其是关联文献的辑引和讨论,则留待今后整理和呈现。

  小引:史诗研究的学科化与制度化

  自民文所于1980年创建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搜集、整理及研究就一直是学科创设、治理和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史诗的抢救和保护,先后将之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六五”“七五”“八五”重点规划项目;此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又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列为“九五”“十五”和“十一五”重点管理项目,“中国史诗学”也先后成为所、院两级规制的重点学科建设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民文所的中青年史诗学者成长起来,一批以民俗学田野研究为技术路线,以口头诗学理念为解析框架的史诗研究成果相继面世。老一辈学者开创的中国史诗研究在口头传统的学术新格局中有所继承,也有所发展,学科化的内在理路日渐清晰起来。应当说,口头传统理论和方法论的引入及其本土化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中国史诗研究,不仅为学科化的制度建设和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也为学科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进而对相邻学科产生了显著影响。

  在民文所的学科建设进程中,制度化经营是一个关键。2000年以降,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媒资库/档案库”为学术资源依托,以“口头传统田野研究基地”为信息增长点,以“中国民族文学网(中英文)”为传播交流平台的整体发展计划得以贯彻。这些统称为“‘资料库/基地/网络’”三位一体方略,为中国史诗研究的学科化实践和学术传统的秉持提供了前瞻性视野和整体治理的长线发展路线图。今天看来,这一顶层设计的提出和持续性推进取得了预期效果,对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事业和本土口头传统的理论方法论建设也起到了主导性的学科规制作用。

  一、从史诗研究走向口头诗学

  “十五”时期,中国史诗学建设确立了新的总体目标:围绕“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持续性发展”的基本方针,依托学科优势,秉持学术传统;扩展中国各民族史诗的研究布局,厘清中国史诗学术格局的内在理路;加强学科能力建设,提升理论创新水平,构筑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史诗学”体系,建立口头传统研究的“中国学派”。十五年来,本学科在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领域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格萨(斯)尔、江格尔和玛纳斯三大史诗诗系研究、北方史诗研究及南方史诗研究;专题研究则涉及中西方史诗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及其学术史,史诗的演述、创编和流布,传承人及其受众,史诗的文化意义与社会功能,史诗文本的采集、整理、翻译和比勘,史诗演述传统的数字化建档,当下史诗传统的存续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中国史诗学与学科建设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超越对史诗本身的研究,进而总结“口头传统”的学科规律,以“口头诗学”的理论建构为突破,深拓少数民族文学传统的学术发展空间,也成为民文所史诗团队的共识。

  学科提倡和坚持的基本技术路线是围绕特定的口头文类、传承人群体、文本与语境,以及与口头文化密切相关的民俗生活事象,进行长期的形态学和类型学的定点追踪研究,通过科学地观察、忠实地记录和实证地分析研究,以契合学科所要求的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观察的两相结合,从学理上探索史诗传承的内在规律,进而从口承与书写的理论关联层面阐究人类口头文化的表达之根。十多年来,民文所史诗学者先后承担了若干研究课题。“口传史诗文本研究”“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结构与母题比较研究”“口述与书写:满族说部传承研究”“蒙古族佛经文学口头传统研究”“卡尔梅克民间故事及比较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已结项;“蒙古族口传经典大系”“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歌手传承研究”“《格萨尔》掘藏艺人研究——以丹增扎巴为个案“”卡尔梅克民间散体叙事文本集注”等院级重点课题和“柏拉图笔下的荷马——柏拉图引荷马史诗考”“白族石宝山歌会研究”等院级青年启动基金课题先后顺利完成。与此同时,在创新工程的框架下,“中国史诗学”“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音影图文档案库”“格萨(斯)尔的抢救、保护与研究”及“口头传统与作家文学”等项目也连续滚动多年,学科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目前,在研课题主要有4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包括“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格萨(斯)尔抢救、保护与研究”“柯尔克孜百科全书《玛纳斯》综合研究”及“中国少数民族口头传统专题数据库建设:口头传统元数据标准建设”。此外,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蒙古源流》叙事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台语民族跨境族源神话及其信仰体系研究”“新疆乌恰县史诗歌手调查研究”“口头传统视阈下藏蒙《格萨(斯)尔》史诗音乐研究”“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的口头诗学研究”等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从知识生产到知识重组的过程中,原本仅被视为“少数民族文学”范畴内的一个文类研究方向成长为一门“特色学科”,而与毗邻学科的互动和对话,包括西方古典学和民族音乐学人才的渐次引进,也昭示了史诗研究走向口头诗学的内在理路和话语空间的延展。这种学术理念的转换和实践,或许可以看作是通过上述具体研究项目的实施得以进一步彰显的。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旭]论“民间笑话圈”
下一条: ·[曹成竹]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
   相关链接
·[姚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
·[张举文]从实践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学科概念“文化遗产”的转向·[巴莫曲布嫫]以口头传统作为方法:中国史诗学七十年及其实践进路
·“中国史诗传统”展在阿拉木图开幕,涉及中国20多个民族·[孙正国]20世纪后期中希神话比较研究之批评
·[尹虎彬]作为体裁的史诗以及史诗传统存在的先决条件·[陈安强]羌族的史诗传统及其演述人论述
·“三大史诗”保护成果公布 搜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CCTV-13 新闻直播间,2018年5月26日)·[巴莫曲布嫫]遗产化进程中的活形态史诗传统:表述的张力
·[丹珍草]《格萨尔》史诗的当代传承及其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李连荣]百年“格萨尔学”的发展历程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一带一路”与口头史诗的流布和传播·杨恩洪:《民间诗神——格萨尔艺人研究(增订本)》
·[李粉华]亚瑟·哈图与《玛纳斯》史诗的英译·[巴合多来提·木那孜力]《玛纳斯》的当代传承与史诗演述传统的发展走向
·朝戈金:“中国史诗学”开栏语·冯文开:《中国史诗学史论(1840-2010)》
·动画电视剧《英雄江格尔》:民族史诗迈入影像时代的新尝试·博科娃:在世界诗歌日的致辞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