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储卉娟]家国互构:社会史视角下的明代“大礼议”
————以霍韬为切入点
  作者:储卉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8 | 点击数:12033
 

  摘   要:中国基层社会秩序的讨论一直受到国家-社会框架的深刻影响,并逐渐从探究国家与地方之间关系的结构性机制溯源其上,重新开始关注传统家-国关系构造的历史渊源。本文尝试从社会史的角度切入这个问题,以影响近世思想至深的明代“大礼议”为背景,以明代霍韬的双重身份——“礼臣”与“乡宦”为线索,以其双重身份下的社会行为为主轴,重做作行动者的观念分析,试探庙堂礼制建构与宗族重建之间的思想关联,以“互构”的视角尝试关照国家与社会的历史形成过程。

  关键词:大礼仪;霍韬;家国;行动者;观念分析

  作者简介:储卉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法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与城市社会学。


  明嘉靖一朝,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件,史称“大礼议”。简略地说,就是世宗皇帝朱厚熜以藩王之子继承大统,一变而成为皇帝,之后极力为生父母争取礼制上的正统地位,因而与官僚们进行的一场持续近二十年的斗争(白寿彝,1995;孟森,2002;南炳文,1985;牟复礼,1992;傅衣凌,1993)。在此过程中,家-国,嗣-统,成为皇帝与士大夫争论的焦点。对于后人而言,这一斗争也因此成为旨在重新界定家-国观念体系的重要思想史事件。

  孟森先生从士大夫的角度入手,认为“大礼议”事件是“嘉靖一朝士大夫气节之表示”,将之定位于嘉靖皇帝欲崇敬本生父母的“私心自用”与士大夫阶层“始终以祀事为害政之枢纽,崇奉所生”的公心之对抗(孟森,2002:185)。此说影响甚广,但将一场关于礼制的二十年廷议简化为公私权力的争夺,无异于将关注点完全限制于斗争的根本目标,而忽略了论辩中言辞、话语的内在意义。

  针对于此,学界从不同角度有所推进。根据尤淑君(2005)的整理,有三种具代表性的思路:承继孟森并有所发展的皇权-道统说;思想史层面的朱学-王学对立说;以及近年来较为活跃的革新-守旧斗争说。简而言之,“皇权-道统”对立的分析框架,将恣意王为的皇帝和秉持公心的士大夫的斗争,转化为皇权与道统两种正当性来源的较量,以此来透视明代中期合法性的争夺,解释其后道统衰落的缘由(张治安,1972;Carney Fisher,1977;朱鸿,1978),但此种议论未能区分士大夫内部的分化:何以杨廷和一方就代表了“道统”的全部,而站在杨廷和对面的张骢等人则应当被驱逐在“道统”、“儒生”之外?又何以张骢等人既然代表皇权,又何以在“大礼议”后期站到了皇帝的对立面?此间转化何以可能?

  “朱学-王学”对立说与“革新-守旧”对立说仿佛一个硬币的两面。前者认为大礼议事件是朱学与王学冲突的思想体现与政治激化,强调从此场论辩中所衍生的关于天理、人情的争论来检讨当时的社会背景,将思想发展与社会情境做密切勾连(唐长孺,1987;阎爱民,1991;张琏,1997;左东岭,2000;邓志峰,2006),后者则强调政治斗争,将“大礼议”事件本身视为斗争工具,指出嘉靖是为了变法需要大展皇权,因此发起大礼议,摒斥旧臣,扫清新政障碍(罗辉映,1985;张显清,1988;张立文,2002;田澍,2002)。如果说“朱学-王学”对立说旨在淡化“大礼议”事件与皇权的勾连,将其描述为礼臣们所属学派的观念战争,从而将政治行动简化为学术行动,那么“革新-守旧”对立说就是将一切学术行动都归结为政治谋划,几乎彻底取消了事件中的思想维度。

  以上思路虽然秉持观点迥异,却共同划定了有关“大礼议”之争的基本问题域: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利益之争,皇帝与礼臣参与这一事件究竟所持动机为何,直接决定了研究者如何理解这场争论所开放出的历史意义。沿着这一问题的思路,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是否可以将人们的行动嵌入“对抗国家的知识分子”、“学派差异造就的观念之战”、“打着礼制幌子的纯粹政治利益斗争”这些简单模式之中的一种?

  清代考据学的努力,在此问题之下,似可带给我们更多启发。毛奇龄站在历代礼学的脉络中,直接入手分析“大礼议”中有关礼的争论,辨析张璁等人的人情论和杨廷和等人的濮议论,指出他们的议论背后隐藏的实际主张,以及与礼不和之处[1](张寿安,2001:241-255)。由此,有学者尝试回到有关“礼制”的言辞本身,充分理解行动者的复杂动机:在大礼议这场以前途与性命为赌注的斗争中,参与者究竟基于什么原则选择立场,他们争取的又是何物?在各种激烈议题的核心,他们自身认定的“礼”与“非礼”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什么样的“礼制与名分观念”造就了这一事件?尤淑君指出,“当嘉靖君臣讨论‘大礼’时,双方皆牵引出‘天理’是否重于‘人情’、‘尊尊’是否高于‘亲亲’及‘大公’是否必须‘无私’的讨论串,其争执的中心点显然不在于谥号字数的多寡,而是在于身份(identity)的判定”(尤淑君,2005),并从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的角度,具体论证了大礼议中皇帝与礼臣的行动及其背后的名分坚持,及其对于整个嘉靖朝政治文化的影响(尤淑君,2006:23-24)

  然而,尽管对行动者的研究已从“气节”“学派”“利益”具体化为“观念”,但以上研究均局限于观察庙堂一端。换言之,以朝堂为行动主体唯一的意义建构领域,“大礼议”意义的讨论因此也局限于国家观念层面。因此,当科大卫对礼制的研究将视野扩展到明代基层社会时,令人有惊喜之感。他注意到明清的宗族建构运动与礼仪改革的某种同步性,而前者的核心条件则被归结到明初的里甲登记和中期由“大礼议”开启的礼仪改革(科大卫,2009:127)。在此基础上,一种新的可能探讨路径被勾勒出来:“大礼议”一事的走向和过程——同时具备礼臣和乡宦身份的参与者的行动——发生在岭南地区(但不限于此)的地方社会结构变迁,三者之间有无可能存在深层的相关性?

  科大卫对此亦有未暇详论的判断:“通过里甲登记,通过礼仪改革,珠江三角洲的百姓得到了朝廷的承认,也因此改变了身份。一个建立在礼仪上的权力机构成形了,它把地方社会和国家结合起来,在此过程中,一个阶级也从草莽百姓中诞生”(科大为,2009:127)。在此,他所强调的是珠江三角洲百姓对于上层礼仪改革的利用:国家层面的礼仪合法性被假设为不证自明,地方社会只是搬用其礼仪结构来加强自身的合法性。 然而,下层社会的结构与运动也可能反馈给这些置身其中的礼臣。那些并非逢迎之辈的严肃礼臣,在“大礼议”事件中所表现出的礼制与名分观念,如对统、嗣、大小宗,亲亲与尊尊问题的认知,除了来源于各种官方文本儒学思潮的熏陶之外,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礼法安排、时事舆论是否存在某种关联?

  因此,本文希望把宗族重建的历史过程作为社会史的背景,对来自岭南浙西南区域的大礼议参与者,重做“行动者的观念分析 ”,并以兼具礼臣与乡宦身份的霍韬为切入点,做一尝试。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本文责编:郑艳】

上一条: ·[阎明]“差序格局”探源
下一条: ·[陈泳超]《太姥宝卷》的文本构成及其仪式指涉
   相关链接
·[温小兴]祖先、烈士与家国:瑞金新谱的红色文化书写·[段友文 柴春椿]祖先崇拜、家国意识、民间情怀:晋地赵氏孤儿传说的地域扩布与主题延展
·[侯仰军]端午感念家国情·“礼敬传统 感念家国”让端午节传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
·文汇报:中秋节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萧放]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
·[萧放]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