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族志/民俗志

[高丙中]人类学反思性民族志研究:一种范式的六种尝试
  作者:高丙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3-11 | 点击数:12713
 


  反思(性) 、反观(性) 、反身性( reflection ,reflexivity) , 由哲学概念进入经验研究的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 是指一种由关于对象的知识生产反回到关于自我的知识生产的取向。我们原来习惯的思维是从自我到他者, 从主体到对象, 这是一种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熟到生的思绪, 而反思性取向要反转过来, 从他者到自我, 从对象到主体, 是一种转而由彼及此、由远及近、由生及熟的复杂程序。概括而言, 人类学的反思性是从这样一种转变开始的, 也就是使作为认识出发点的自我反而成为认识兴趣所指向的对象。

  西方人类学在马林诺斯基和拉德克利夫- 布朗成为学科带头人的时代(1922~) 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科学民族志范式。知识创新的批判精神在现象学哲学、解释学、后现代主义思潮深度影响经验研究方法的学术氛围下, 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和20 世纪70 年代催生了对于人类学加以反思的强烈意识②。人类学家对于自己的学术活动作为一种具有政治经济的动因和后果的社会实践的反思和批判是从人类学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密切却被忽视的联系开始的③。而反思的进程要想不止步于这些宏大话语层面, 就必然要与民族志结合。

  民族志研究被置于反思性的审视维度之中, 在1977 年产生了影响深远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④。此前, 民族志一直是通过田野作业单方面地记叙作为研究对象的群体的故事, 而拉比诺( PaulRabinow) 的这本薄薄的大作以十足的创意把田野作业过程本身作为记叙的对象。他在引言中提到,他出发前夕肯尼迪总统被刺杀, 他途经巴黎时感受到了1968 年知识分子学生运动失败后的压抑, 他在摩洛哥初入调查点时注意的是欧洲殖民主义历史的残余。他让读者看到, 他在调查中是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行动, 而那些被研究的人也是复杂的人。他经受了冲突和友谊, 也在最后阶段与一个具有明确的文化自觉意识的当地访谈对象(Ben Mohammed) 在关于各自文化的讨论中增加了对自己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与当地人的伊斯兰文化的隔阂的认识,彰显了西方文化中本质主义的“他者”和“他性”(Ot herness) 的问题。拉比诺在导言中申明了自己的学术路径。遵照保尔·利科( Paul Ricoeur ) 的说法, 他把解释学(hermeneutics) 的问题界定为“通过对他者的理解, 绕道来理解自我”⑤。他进而把解释学的这个策略引入民族志, 其中的“他者”自然是调查对象,其中的“自我”却不是小我。他说: “至关重要的是要强调, 这不是任何意义上的心理学, 尽管在一些段落中带有明显的心理学的色彩。这里讨论的自我( self ) 完全是公共的(p ublic) , 它既不是笛卡儿主义者的纯粹大脑的思考, 也不是弗洛伊德主义者的深层心理的自我。毋宁说它是通过文化中介、具有历史定位的自我, 它在持续变化的意义世界里发现它自身。”⑥

  社会学大家贝拉(Robert Bellah) 在该书的序言里表示他对拉比诺的欣赏就是从后者发挥利科的“通过对他者的理解, 绕道来理解自我”的路数开始的。贝拉说, 该书的大部分篇幅都被赋予了这个目的, 作者意图明确地面对在投身于理解他者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困难和千头万绪的问题。作者也暗示, 本来是去理解“他者”的这个研究项目其实是由对于如何理解“自我”的一种深深的困惑所驱动的。当然这个“自我”不是人格的、心理的自我,而是文化的自我。贝拉已然说明: “本书最辛辣之处或许在于, 读到倒数第二章时, 我们很清楚地看到,作者(以文化的自我而非人格的自我说话的作者)没有用一种‘我的文化’(我文化) 去与甚至相对来说最现代化的摩洛哥村民的言之凿凿的‘你的文化’对举。意识到这一点是颇为悲凉的。作为安慰, 书中隐约向我们透露出这样一种观念: 因为已经失去了一种传统的‘我文化’, 现代西方知识分子将各种文化合成的总体拿来为我所用。显然, 这就是‘绕道’所指的全部意思。”⑦

  布迪厄在跋中直接把拉比诺的创意概括为“把对对象的研究作为研究对象”。他说, 拉比诺把解释者的使命转变为针对他自己、针对他的解释。他以一组“决裂”来提升拉比诺的著作对于人类学的划时代意义: “这种以一种明显的自恋面向自我的转折, 本身是一种与文学灵感迸发的那种自我满足的决裂, 不仅如此, 它所导致的远不是什么私下的坦白, 而是对求知主体的一种客观化。但是, 它标志着另一种更具有决定性的决裂, 即与科学工作中的实证主义观念决裂, 与对‘天真的’观察的自满态度决裂, 与对尼采所谓的‘纯洁成胎说' (dogma of immaculate conception) 的自信决裂。它还包括另外一个从心理学来说无疑是最困难的决裂, 即与克利福德·格尔茨所展现的’精致化的实证主义‘标志决裂, 与格尔茨的写作风格所展现的全部诱惑决裂。”⑧布迪厄指出, 他把求知主体作为对象, 承认知识是涉及主体的一种建构, 凝视( gaze) 、观察(observation) 等看的方式不是天真纯洁的, 结论的得出是复杂的人为产物, 并不是像圣母玛利亚童贞受孕那样保有其纯洁性。在《思想战线》的“民族志经验研究”专栏中发表的《文化书写与对象建构》、《看的方式》⑨可以看作是对于布迪厄在此论述的观点的发挥。

  通过民族志方法来反思人类学学术活动的主体(自我) 及其背后所依赖的价值、假设, 在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的反思》之后蔚然成风。杜蒙(J ean2Paul Dumont) 的《头人与我》、克拉潘扎诺( Vincent Crapanzano ) 的《图哈密》、杜外尔( Kevin Dwyer) 的《摩洛哥对话》相继出版⑩, 直到1986 年,《写文化》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学反思时代的最后确立。我们在《思想战线》的“民族志经验研究”专栏中选介了《写文化》中罗萨尔多反思调查问询与被调查对象的关系的文章作为这个风气的一个代表⑾, 也以书评的方式介绍了这股思潮在当前的民族志中的表现, 其中罗香凝(Lisa Rofel)和刘新(Xin Liu) 的新书都是获得许多好评的例子⑿。我们之所以选介这两本民族志, 一是因为它们讲述的是关于中国当代和当前的故事, 我们读起来很亲切, 二是因为它们体现着西方人类学民族志新的理论关怀和明确的反思意识。

  我们看到, 中国人类学的民族志著述正在经历一个从写实性到反思性的转变。“民族志经验研究”专栏正是要见证这个转变。我自己在近几年参加的博士学位论文评议和答辩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种转变的冲动。民族志的写作和关怀确实复杂起来了。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学人来说, 民族志不再是一种客观呈现科学研究成果的简单明了的文体, 而是可以尽情发挥自己语言能力的文章; 不只是为了记录远方的对象, 也是(或者说其实是) 为了认识自己。他们在选题和论文构思上都是具有反思意识的。

  中国的思想方法里是有“反求诸己(身) ”的说法的。不过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反思性”、“反身性”( reflexivity) 还是一个西学概念。在人们熟知的意义上, 反思性是指研究者对他的研究所处的整个环境以及他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必然性的明确意识。如果从实证主义的科学要求来说, 研究者既然意识到了对于研究的这种人为的影响, 就要努力克服它对结论的客观性的干扰, 以达到最终科学的认识⒀。反思人类学的知识创新却是另一个思路: 既然研究者的背景和研究活动发生的环境必然要以各种形式出现(包含) 在研究中, 那反过来把原来被作为干扰因素要排除而实际上只是悬置起来的“影响”写出来, 是否也是一种知识或认识呢? 这种新思路的探索被证明是富于创见的。民族志原本生产关于对象的知识, 反思性使关于对象的知识的客观性、独立性、权威性受到了限制, 却意外地增加了获得关于研究者的背景(他自己的社会和文化) 的知识的机会。反思的多种视角则让这种机会从多方面得以实现, 这种由彼及此、由远及近的思想范式也就在实际研究中衍生出众多的方案。我们从本专栏中的研究个案中可以认识6 种可能的方案。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2012-03-01 09:29:2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张士闪]乡民艺术民族志书写中主体意识的现代转变
下一条: ·[辛世彪]法国人萨维纳和他笔下的海南岛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田逸凡]现代民俗问题格意识在中国的发生和应用性探讨
·[陶子煜]当局者观·[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张多:《神话观的民俗实践——稻作哈尼人神话世界的民族志》
·[卢锐]析毫剖厘:家庭民俗学视野下的“云阳面业”家庭成员的自我民族志·[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
·[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王杰文]表演的民族志及其伦理困境
·[苏永前]作为对话场域的“神话/历史”:两种人类学的“神话/历史”之辨·[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李牧]现当代艺术的民俗学根源·[喀毛措 东主才让]藏族女子成年礼”的仪式传播解读
·[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柏仙爱]礼俗互动传统中的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
·[周星]民俗语汇·地方性知识·本土人类学·[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
·[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赵世瑜]唐传奇《柳毅传》的历史人类学解读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