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彭忠富 ]走进羌族的精神家园
——读《清平山韵》
  作者:彭忠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03 | 点击数:5762
 

 

作者:孟开金、慕雨  出版者:珠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近日,文友周仁华送我一本民间文学集《清平山韵》。清平,原名大石坝,茂州土司衙门就曾设在这里。翻山过去,就是四川茂县羌族聚居区。居住在大山深处的那些乡亲,当然就是羌族人了。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现在他们虽然用汉语、汉字来表情达意,但是却顽强地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生态。

  《清平山韵》一书的封面上,画着茫茫雪山和高山草甸,这反映了羌族的生活环境——既美不胜收也神秘莫测,期待着更多的有心人去开发。本书资料的收集者孟开金和编者慕雨就是这样的有心人。

  孟开金,是清平山乡的本土人士,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却数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清平山歌和传说的收集,达到了几十万言。这些资料的内容非常庞杂,涵盖了山歌、传说、典故、民俗、地理、历史、姓氏渊源和风物禁忌等,相当于一部清平民间的百科全书。让人钦佩的是,老孟的写作环境实在寒碜,他收集的资料都是记在小学生用的作业本上的,有用钢笔写的、圆珠笔写的,甚至有用铅笔写的。我不知道,是什么信念支撑着老孟完成这些资料的记录。也许这就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吧!另外,老孟还组织了一个羌乡山歌队,教大家演唱自己搜集到的山歌,把那些停留在老人记忆深处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慕雨”是周仁华的笔名。周仁华做过教师和编辑,近年来专注于散文和散文诗的创作,发表了多篇具有本土特色的经典作品,是一位实力派作家。《清平山韵》的问世,是孟开金和慕雨二人合作的结晶。慕雨的修改和润色,实际上就是一种再创作,这种创作让那些山歌和传说显得更加规范,更富有文学性。

  《清平山韵》一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山歌荡漾的清平》,包括48首山歌,大多是男女情歌,反映了羌山儿女热情奔放、敢爱敢恨的个性。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表达性爱的大胆和直接,不仅未婚男女间调情无所顾忌,就是叔嫂之间、婶侄之间的渴慕与相思也直言不讳。这在汉族的民歌中是很少见的。汉族讲究含蓄委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清平羌歌却直白奔放,例如《耍嫂歌》、《婶娘唱情》、《太阳当空过》、《爱嫂歌》、《俏哥哥是个双骑鞍》等,反映了羌族自由洒脱的感情生活。这些山歌大量采用了川西俚语和衬词、呼应语,读来朗朗上口,别有风味。想象一下,在劳作的时候,一人或两人领唱,众人合声,加上悠悠羌笛伴奏,这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如果书中能为每首歌加上曲谱,那么只要识谱就人人会唱,将会更加完美。

  第二部分是《趟过传说的河流》,包括3篇传说:《仙山传奇》、《石龟换神记》和《美人山与鸽子花地传说》。民歌和传说,是清平羌族精神家园中的奇葩,也是当地文化底蕴的表现。这些传说对清平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反映了清平羌族人的信仰和价值观。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1年11月18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剑波]埃文斯·普理查德:宗教并非完全非理性
下一条: ·[苗得雨]民歌中的鬼谷子、孙膑和庞涓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目录
·[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
·[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
·[胡南]回到人的立场·[符腾]浅论《搜神记》民间文学的小说编成之我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