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李建平]北京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作者:李建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6-11 | 点击数:4137
 


  北京史研究按学科分类属于地方史研究,但是又不同于一般地方史研究,其特点是北京为国家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史研究又属于国际大都市研究。研究北京历史,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北京有50万年人类活动历史;二是北京有3000多年建城史;三是北京有800多年建都史。北京人类活动连续不断,各个时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不断被发现。城市从小到大,规模不断扩充,规划不断完善,从而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城市或都市的最高峰。

  北京史研究现状

  民国时期研究北京历史的名家张次溪编有《燕京风土丛书》和《京津风土丛书》等。1949年10月,北京成为新中国首都后,开始有人编写《北京史话》。第一部《北京史》的编写开始于1958年,初稿完成于1960年,最终由北京出版社于1985年8月出版,展示了北京从“北京猿人”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历史,并在1998年10月再版时增加了“民国时期的北京”一章。

  1978年以后,北京史研究继续呈现繁荣发展的趋势,各类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其中,最具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十卷本的《北京通史》(中国书店出版社1994年10月),记述了从远古至当代的北京历史。此外还有《图说北京史》(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9月),展示了北京历史发展脉络。

  北京史专史研究最具代表性成果为《北京历史地图集》,由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主编。这部书的一集、二集已经由北京出版社于1988年和1996年分别出版。一集是北京市的政区沿革和北京城市自金代以来的演变;二集是对北京地形、地貌、气候、水系、土壤、植被描述,重点描述了北京从原始农业萌芽到新石器时代的转折变化。此外还有《北京邮史》、《京剧史照》、《北京戏剧通史》、《北京教育史》、《北京美术史》、《北京交通史》、《北京服装史》、《北京印刷史》等。在这期间,北京历史地理研究成就斐然,为北京史研究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北京史研究中,对北京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1980年代至1990年代,北京古籍出版社较系统地出版了记述北京历史的古籍文献。其中,1981-1983年出版的古籍文献有:《日下旧闻考》(1-8册)、《天府广记》(上、下册)等。以后,又陆续出版了《燕都丛考》、《光绪昌平州志》、《钦定国子监志》等。

  北京史研究专家学者自发对北京历史文献整理也有些成果。例如:《明实录北京史料》、《北京史地风物书录》、《北京史百年论著资料索引1900-1999》、《加摩乾隆京城全图》等。

  进入新世纪,人们对西方学者近代以来编写的北京历史文献越来越重视。这些文献不仅从外国人的视角看待北京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和人物,还保留大量实地拍摄的照片。例如,由吴建雍等人完成的“北京史外文文献珍品翻译”丛书,以及瑞典人奥斯伍尔德·喜人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美国人刘易斯·查尔斯·阿灵顿的《古都旧景--65年前外国人眼中的老北京》、德国人约翰·拉贝的《我眼中的北京》等。

  北京史研究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北京史研究在方法上、内容上、范围上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来源于思想解放、国际间学术交流、北京改革开放转型期的社会背景。由此,北京史研究发展将形成五个特点。

  一是结合北京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需要,对北京专史的研究、北京历史文献的整理还将持续、深入。同时,与北京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北京古代城市建筑、街巷胡同、地名文化研究,北京名人及故居研究,北京传统文化遗存研究,北京宗教及民俗研究,将进一步得到深化。

  二是随着北京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北京,越来越多的国外汉学家将把研究视角转向北京史研究,国外学者收集到的北京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将被重视,作为国内学者研究北京史的重要补充。

  三是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北京史研究视角将有变化,从传统的关注北京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政治、经济、军事,转入对北京历史长河中的环境变迁、城市生态、经济运行、百姓的社会生活、民族宗教等视野;研究方法也将更加关注社会调查、田野调查、统计数据。新的北京史研究成果中将产生一系列创新观点,并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

  四是北京史研究将形成更多的科普读物或通俗读物,北京史普及讲座将受到一般老百姓的欢迎。

  五是一些北京史研究专家学者将逐渐改变个体专业户的研究形式,组成研究团队,采取联合攻关的形式,为北京史标志性成果的产生做好基础性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5月2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牛学智]寻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下一条: ·[金泽]当代西方神话研究的新走向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
·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崔开欣]晋南地区丧葬的研究
·[施爱东]北京“八臂哪吒城”传说演进考·[杨利慧]社区驱动的非遗开发与乡村振兴:一个北京近郊城市化乡村的发展之路
·[万建中]民族交往与文化交融的历史演进——基于北京饮食文化的视角 ·[张金金]“无份”与“有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