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张建新]面羊之殇
  作者:张建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8-10 | 点击数:29067
 


  再过几天的农历七月十五日就是中元节,这个节在我们这里(晋北)不叫中元节,就叫过七月十五,你和老百姓提中元节这个名儿很可能让他不明就里。

  过七月十五,我们这里民间自古没别的太多讲究,除了上坟祭祖外,就是家家户户要蒸面羊吃,过去家里穷,一年见不到白面,所以七月十五给孩童时期留下的美好记忆,就是能吃到白面做的面羊。

  说是吃面羊,其实七月十五家里蒸制的并不仅仅是面羊,还有面鱼、面猪、面猫、面鸡、面虎、面狮等其它各种各样的面制小动物。但面羊和面鱼最具代表性,因为过这个节,一般家里都要给所有的男孩子蒸一头大面羊,给所有的女孩子蒸一条大面鱼,这个面羊和面鱼到底该有多大没有俗定规格,视家里白面多寡而定,其它小猫小狗的个头就小多了,统称为“小弄的”(意为小玩意)。但家里要有新媳妇儿新女婿,这个面鱼或面羊,规格尺寸就要考虑能拿得出手,尽其所能要做到最大。比如数斤白面一个,蒸制时架在我们晋北特有的大铁锅里,一张箅子上只放得下一头羊或一条鱼,而且必定要请村里的巧妇能人来制作。那时候,说是谁家给新媳妇儿蒸了一条多大多大的面鱼,谁家给新女婿蒸了一头多大多大的面羊,东家脸上有光不说,也是七月十五前后街坊邻里津津乐道的谈资。

  面羊、面鱼等无论家里蒸了多少,孩子们一般是舍不得吃掉的。为了炫耀或装饰,也便于长时间保存,孩子们都会把分得的面制小动物用棉线栓了,挂在家中墙上欣赏。时间一久,它自然会慢慢风干,直至干得都快咬不动了,还是舍不得吃掉,有的甚至会挂到第二年春天,即使勉强来吃,也是满嘴陈味儿甚至霉味儿了。

  前不久回到村里,偶尔和人聊起过七月十五蒸面羊的事,一位表嫂笑着告诉我,“现在村里早没人家蒸这个了。”某对此吃惊不小,忙追问道,“真的现在家家户户都不蒸面羊啦?”“早就不了。”表嫂笑着肯定道。某知道,这位表嫂年轻时就是我们村有名的巧媳妇,捏面羊是把好手,她说七月十五村里早没人家做这个了,应该是真的。但某仍是疑惑,当年过七月十五家家户户蒸面羊,给孩子们分,给亲戚送,那是多大的动静啊?某不死心,后来又多次向其他村子打听,都说七月十五蒸面羊这个悠久的习俗,确实已经正式退出民间了。

  如今,要想见这些或想吃这些,面羊呀面鱼呀或者其它什么面塑食品还是有的,但它已经成为特殊的民俗商品在市面上开始销售,一些能人看准了大家一年到头婚丧嫁娶有这个实际需求,便将面塑制作当做生意来做了,你要什么可到他那里提前订制,数量、规格、品种,你要咋样都是一句话,质量包括艺术水准也属上乘。定襄县城现在比较有名的面塑厂家,最少也有两家,他们长年就做这个生意,而且很忙。

  但某面对此现象仍有几许失落感,商品面塑东西再好,它干巴巴的好像缺少生命,缺少民间共有的那种烟火味儿。为了找回曾经的记忆,思虑再三,近日选购了数十斤精白面粉,某要回老家组织村里的老姐妹儿们蒸面羊去!时间就定在本周周二,8月9日,农历七月十五前的七月初十。

  也碰巧,亲家过几天要赴美,正好可以给孩子们捎点过去,那孩子们指定不知道要高兴成啥样!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上一条: ·[郭英剑]文学史能不能这样写?
下一条: ·[刘锡诚]一个领域 一种参照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
·[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梁玉婉]消失与重构:儿童的仪式再生功能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王惠]同乡异地的“祖先”·“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