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陈墨:口述历史采访者应成为心灵考古学家
  作者:陈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10 | 点击数:6376
 


  应当怎样做好电影人口述历史?首先我们不应当仅仅把受访人当做一个“信息传递员”,也不应该简单地把他们当成电影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而是应该把他们当做真正的主人公。无论受访者的职位是高是低,名气是大是小,不论他从事的是电影行业中的哪个行当,他都是我们唯一的主人公。  

  再者,我们对采访者也应提出更高的要求,采访者不能仅仅停留在采访和会话的阶段,我们的最高标准,是要求采访者成为“心灵考古学家”。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每个采访者除了要做必要的史料背景准备工作之外,还要对受访人的性格、心理、记忆能力、社交倾向等各方面进行全面评估。面对一个满心创伤的人和一个春风得意的人,一定要采取完全不同的交流方式;同样,与采访一位身处高位、习惯说官话的人相比,采访一个身在底层、不太敢在镜头前表达自己的人肯定要做大不相同的准备工作。我们要尽量在采访中打捞连主人公自己都想不起来的历史记忆,这才是我们做电影人口述历史的最高境界。

  (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国电影口述史学研究研讨会上,《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主编、著名电影史学家陈墨提出了自己的电影史学观。本报记者 李博 整理)

 

【相关报道】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出版

2011年05月13日 14:39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丛书”前4卷近日由民族出版社出版。这4卷丛书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联合开展的“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部分成果。

  该项目一期工程从2007年底启动至2010年底,历时3年多,对207位耄耋老人进行1949.5个小时访谈。项目本着以人为本的采访目标,即不把个人作为提供历史信息的简单工具,而是把人当做历史的核心要素加以关注。让老电影人进行生平讲述,内容包括其电影从业经历、社会经历、个人生活3个向度,力图在口述历史采访中探索并建立专业史、社会史、心灵史三合一的丰富历史档案。 (舒 平)

 


 

  文章来源:中新网-中国艺术报 2011年06月10日14:3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陈墨]口述历史意义何在?
下一条: ·[王亚南]民间口承文化中的社群源流史
   相关链接
·[周玉洁 梁莉莉]以“记”载“道”:传统手工艺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口述史访谈的实践与思考·[肖志鹏]口述史理论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语言范式研究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江帆]地方性知识在民间叙事中的嵌入策略及其功能
·[邹元江]昆剧“传”字辈口述史的当代意义 ·杨利慧:抢救性建设京津冀大运河口述史影像库
·《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研究》天津发布·[孔军]个人叙事、集体叙事与知识生产
·[邱国珍]民国时期浙江畲汉民族的互动与友好——以两则口述史材料为中心·[侯儒]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家族式传承口述史研究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非遗学术大家口述史项目启动
·[杨建华]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运河记忆:在嘉兴船民的口述史中,寻找对民间生活的敬意
·民间文化保护注重细节追问·[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中村贵]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梁聪聪]公共食堂的日常生活实践研究
·[侯聪]非遗生产性保护视野下的民间曲艺生存问题与对策·口述史的独特作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