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胡小伟]说年节 话拜年
  作者:胡小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7 | 点击数:7164
 



漫画:袁昕

【开栏的话】春节将至,“拜年”、“兔年快乐”的字句和声音,很快就会又一次铺天盖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和耳畔。今年春节咋拜年?这虽然是节日里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但却又是一个大多数人都不会认真琢磨的问题,因为人们似乎早已在习以为常中忽略了它背后的意义。拜年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评价的变化,折射出什么?回家、团聚、年夜饭、压岁钱在节庆文化乃至传统文化中还能扮演什么角色?年俗背后的文化内涵该如何传承弘扬?本报今起开设《从拜年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报道,依托光明网的调查,请专家和大家一道聊聊“年”字背后的话题与故事,敬请关注。



        中国人最重要的年节将近,光明日报和光明网重提拜年这个话题,很有意义。承继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年节是个大题目。

        中国的年节都与节令相关

        中国与欧美的节日有一点是大不一样的。他们的节日如圣诞、复活、万圣、感恩都和祷神有关,而我们的元旦、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都与节令相关。这与不同特质的文化起源密切相关。老祖宗强调“人天合一”、顺应自然、重视人伦的文化基因,就是通过年节风俗代代传承,并远播海外,影响周边的。过节之“节”,更是一年物候之“节点”,也形成了天时、人伦互动的好时机。这些文化基因,也早已编就于我们特有的生活“程序”,深植于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当中了。

        《说文解字》释“年”,是“谷熟也”。五谷皆熟则为“有年”。至于现在以地球环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作为“一年”的概念,似乎还是后起之义。华夏文明建立在黄河流域农业文明的基础之上,那么借寒冬将尽、春日将来之际,庆贺一年中最盛大隆重的节日,正合“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义,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安排了。

        年节礼仪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

        66%的网友认为短信拜年通常是转发或群发的,形式化,并非真正情感的传达;34%的人认为短信通过幽默或温馨的文字传递祝福,便于增进感情。81.9%的网友认为,与短信、电话拜年相比,串门拜年更能增进感情;18.1%的人则认为耗费时间和精力,短信、电话拜年也能达到同样效果。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大多数人还是希望保留传统的亲情和友情的表达方式。

        我们中国文化中,围绕“过年”,形成了一套渐进的程序规范。从腊月初八开始进入“编码”,二十三日起紧锣密鼓,除夕夜由核心家庭,渐至邻里、亲友,扩散到乡里社区、整个社会。元宵“闹”尽,方告结束。在中国,年节观念礼仪最富于标志性和代表意义,其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人文关怀。

        “拜年”之“拜”,最初就含有在节令“一元复始”之际,顺应天时、追念祖先的意义。因此家庭人伦的欢聚团圆,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涵。今天的“春运”热潮,就是离乡背井的老百姓没有遗忘这个传统的最有力的证明。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1-01-24 02:52:24

上一条: ·[高丙中]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
下一条: ·[徐立平]论唐代腊日的祭祀及其价值功能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