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李东红]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思考
  作者:李东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22 | 点击数:12394
 

 

内容提要:边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民族活动的大舞台,不同时间与空间内的族群流动,以及由此带来的“族群”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使边疆考古与“民族问题”的相关性凸显出来。一定的考古学文化,必然与特定的民族群体有关。因此,有了民族视角与研究范式的考古学,在为考古发现提供解释学依据的同时,更加注重对“人”与“社会”的关怀,在实践中促进中国考古学方法论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边疆考古;民族;研究范式

随着中原地区以外新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日益深入,“边疆考古”成为中国考古学最具活力的学术领域之一。当面对广袤的空间及流动着的族群时,边疆考古研究的特殊性就凸显出来。考古学文化与“民族问题”的相关性,成为边疆考古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以中国边疆与民族政治、文化关联为基础,以边疆考古新发现与学术实践为背景,对边疆考古的民族视角与范式做一些思考。
 
一、边疆考古与民族的相关性
 
(一)历史视域中的边疆与民族
 “中心”与“边缘”(center and periphery)是相对的概念,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漫长进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疆域变迁”。由于疆域变迁带来的“空间转换”,使“内地”与“边疆”(inner and frontier)一直处于此消彼长之中。①边疆考古所关注的地理范畴,因应着不同时期而有所变化。
与“中心和边缘”、“内地与边疆”相联系,是“诸夏”居“中国”,“诸蛮”在“四方”的“华夷五方格局”。华夏及汉族居住在内地,非汉族群体生活在边疆,形成地理上的“内诸夏而外夷狄”态势,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大特色。
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夏人、商人、周人及华夏诸族居住于黄河流域,其他族群的分布,有“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之说。《礼记·王制》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中国与位于东、南、西、北的夷、蛮、戎、狄,“五方之民”共为“天下”,同居“四海”。②这就是当时的民族群体分布格局。
经历秦汉时期的经营,“内地”的范围不断拓展,原来“夷、蛮、戎、狄”活动的广阔地域,多数地区已非“边疆”。譬如胶东半岛一带,秦汉两代已属“内地”,先秦时期活动在此区域的“东夷”族群,已融合到汉族之中。今天重庆、四川两地的巴国与蜀国,相继被秦所灭。巴人与蜀人,也融入汉族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历史经历了所谓“五胡乱华”的大动荡。一方面,大量非汉族群体“入主中原”,另一方面,原居住在北方的汉族人口,由于长期战乱而大批南迁,进入东部沿海一带,形成了中国南北人口的大迁徙与大融合。东部沿海地区,逐渐成为中原王朝倚重的“内地”。隋唐以降,中原王朝直接统治的区域不断扩大。“四夷”所在的边疆,退缩至今天的东北、蒙古大草原、西北、西南地区。中原王朝还“羁縻”着比边疆更广阔的“缴外”之地。
由此可见,不论中国边疆地理范畴如何变化,“边疆”大多是“四夷”聚集的边缘地区,是非华夏(汉族)族群体活动的历史舞台。历史上活动于中国边疆地区的民族群体,随时代不同也有所不同。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之中有的内迁并融入汉族之中;有的外走,跳出了中国历史的视野;有的几经分化与融合,演变成今天不同的“少数民族”;有的则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分割,成为跨国居住的“跨境民族”。但是,这并不能改变中国边疆地区,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不同民族群体的事实。
文化史观的“边疆”,与政治史观的“边疆”既相联系,又有区别。在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只有“天下观”,没有“世界观”。中国即“中央之国”,是天下的中心。《诗经·小雅·北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说。“中国”与“四夷八荒”的关系,更多的是“中心与边缘”的关系,而非“内地与边疆”的概念。“五服”地域概念,一直支配着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国家只有边陲(frontiers),不存在清晰可见的边界线(borders)。中心区域先进,边缘地区是不断接受中原文化而进入文明阶段的“华夏中心论”,长期以来为人们所接受。
(二)边疆考古中的文化与族群关系
在传统的中原地区进行考古工作,一般都不用考虑文化的族属,而边疆地区的考古工作,确定各种考古学文化的族属,即文化创造者,往往成为最重要的事项。③边疆考古的特殊性在于:它研究的空间不断转换,它关注的族群不断流动。
转换的空间与流动的族群,其活动轨迹并非毫无踪迹可循。事实上,自古以来,活动于中国边疆地区的各民族群体,都有相对确定的时间和固定的活动空间。举例来说,“聚族而居”是中国民族分布的重要特征。从大地域视角来看,我们所熟悉的蒙古族与蒙古高原,藏族与青藏高原就是典型的例子。以云南境内的小地理单元为例,藏族主要聚居于迪庆地区,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丽江地区,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德宏地区,哈尼族主要聚居于红河地区,傈僳族主要聚居在怒江地区等等,呈现出民族性与地域性的高度统一。以当下的分布格局为基础,通过对民族发展与演变轨迹的探索,回溯历史发展过程,就可以确定不同时期各民族群体大致的活动空间。④
一定的考古学文化,必然与特定的民族群体有关。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畴内,往往可以看到族群与考古学文化遗存上的各种继承关系。⑤因此,将族群演变的线索和规律与考古学文化序列进行识别与比较,找到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考古学文化的族属的方法,就成为中国边疆考古的基本范式。当然,也可以运用考古新发现,研究边疆古代民族群体的起源、发展过程,探讨各民族群体的社会生活状况。民族视角与范式在边疆考古中的实践,是考古学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传统与文化背景下的发展,或者说是考古学中国本土化的具体表现。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吕俊彪]民族文化资本化的困境与出路
下一条: ·[马进 武晓红]论西北少数民族日常交往的社会心态
   相关链接
·《民族艺术》:2024年第1期目录·[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民族艺术》:2023年第6期目录·[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目录·[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
·[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
·[吴晓梅]符号与传统:南北盘江流域布依服饰国家叙事研究·[温秀秀]仪式文艺视域下新时代赣南采茶戏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陶子煜]当局者观·[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秦天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赛事的创新传承策略探析
·[彭栓红]民族“三交”视域下云冈石窟的宗教新质素·[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